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正文内容

    《平民的记忆》专集全章节

    作者:董颖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0日 点击数:
    来,对一下火,煨锅烟抽,

    咱——算抽,算谝,算抠,

    摆出事实,

    道个根由。

    柳书记把咱写进了书里头,

    里边有咱农民的欢乐和忧愁

    说起柳书记,话题语不休。

    他来皇甫,拖家带口。

    破庙安家,史铸春秋。

    宽宽的额头戴眼镜,

    粗布衫子对襟扣。

    开会在槽头,

    拉话在田头。

    磨房里谈面,

    油坊里说油。

    ……

    说不尽的趣事,

    道不尽的忧愁。

     

    柳书记把咱写进了书里头,

    里边有咱农民的欢乐和忧愁。

    不管帮子长,底子短,

    总归一句话:

    关键看你能不能把人心收,

    收人心,靠的是优越性儿足。

    咱农民看的是碗里饭稠,

    求的是幸福把实惠图。

    当年梁生宝办起了互助组,

    稻子获得了大丰收。

    村里人眼馋、服他,

    才鼓着劲儿跟他走。

     

    咋样?叔没说错,

    没把理儿丢。

    从古至今一个理:

    创大业靠的是的人心齐,

    人心齐,泰山移。

    谁把咱的日子能整好,整红火

    咱就认了谁,跟着谁,

    任着性儿朝前走!

    高兴了,再把几句秦腔吼。

    记者问村老:

    代代人看《创业史》

    柳青故居今何处?

    对话戛然止,

    风静语塞喉。

    庙毁地荒人已去,

    仅留荒草沟。

    为啥?因为啥?

    记者追声促。

    村民不语,不语,

    摆摆手,自有难言诉。

    拾起身,抬起头,

    眼下,是滈河,河水湍湍流,

    放眼,是南山,白云飘悠悠。

    嗟矣!

    柳公无他求,

    血往书里流。

    跃出新人物,

    驰骋天地游!

    远处,

    传来村民的秦腔吼

    柳书记把咱写进了书里头,

    里边有咱农民的欢乐和忧愁

    ……

     

    2015年5月6日于长安

     

     

     

    07 采访柳青通讯员张振武

     

    有一天,乡友袁益善说:柳青的一位通讯员叫张振武,家住长安区马王街办泥河村。我一听,很是吃惊和感叹。我的故乡就属于马王街办,我怎么就没有这方面的消息,真是灯下黑呀!据史料记载:柳青在皇甫是有通讯员的,后来不知去了何方,听人说当兵去了。2019年元月15日,我约上袁益善一同前往泥河村,探望采访这位久违的老人。

    马王街办地处长安西部沣河西岸,与户县大王镇接壤,北边是长安区高桥乡,与咸阳市区为邻,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设立后,2017年马王街办划入沣西新城。

    大泥河村、小泥河村两个自然村合成一个行政村,为泥河村。108国道从马王街道通过,泥河村紧挨国道北侧坐落。

    泥河村我很熟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曾多次来过,许多人我都熟知,都曾共过事,也写过他们的文章,却偏偏没见过张振武老人,真有些懊悔不已,甚至责怪自己失责。世上有些事阴差阳错,无缘却也有缘,我得赶快弥补缺憾,真是踏破铁鞋无处寻,相见却在故乡地。

    张振武老人住泥河村村北,房子是新盖的,宽敞明亮。一见面,我握着老人的手,迫不及待地开始采访。

    张振武1942年出生,西安秦川机械厂退休,今年77岁,身子骨看起来非常硬朗。

    他1958年在长安王曲毛毯厂参加工作,三年自然灾害时厂子下马,厂里留了两个人看守,一个是他,一个是王务本。

    从1960年开始,18岁的张振武调任柳青通讯员(上一任通讯员当兵了),一直到1965年8月离开,共五年时间,个人关系由王曲毛毯厂转入省作协,后被安排到五机部安装公司89号信箱工作(后合并为秦川机械厂)。

    张振武告诉我们:他当时


    首页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评论:再读“南董北曹”(雷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