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正文内容

    《平民的记忆》专集全章节

    作者:董颖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0日 点击数:

    生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早对这种变化的感受,我在一篇文章里写过,对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晚上,是1982年的春天,我被我们西安市灞桥区派到渭河边上去给农民分地,实行责任制。区上派的工作组到各个乡镇(当时叫公社),开始给农民分地。我在我驻的那个公社先作了一个村子分牛分马分地的试验,总结经验然后再推广。我记得在渭河边上第一个分牲畜的那个村子,晚上分完牲畜以后大约到了一点左右,我骑着自行车回驻地的时候,路过一个大池塘——莲花池,刚从分牲畜的纠纷里冷静下来,突然意识到,我在1982年春天在渭河边倾心尽力所做的工作,正好和柳青五十年代初在终南山下滈河边上所做的工作构成了一个反动。完全是个反动。三十年前,柳青不遗余力,走村串巷,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宣传实行农业合作化的好处;三十年后,我又在渭河边上一个村子一个村子说服农民,说服干部,宣传分牛分地单家独户种地最好,正好构成一个完全的反动。那个晚上从村子走回到我驻地的时候,这个反动对我心理的撞击至今难忘。生活发生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在我们文学界,多年以来涉及到对《创业史》的评价,也是最致命的一个话题,就是农业合作社不存在了,那么《创业史》存在的意义如何,包括柳青的写法,畅老师刚才做了很精辟,又很理性的概括,我就不啰嗦了。我这是作为柳青一个忠实的读者,截止到今天,《创业史》里头的那个梁三老汉、郭世富、姚士杰、梁生宝、徐改霞,依然在我脑子里栩栩如生,作为中国乡村的典型人物,似乎还没有哪部作品能把这些人物掩盖了,更别说抵消了。柳青和他创造的生命的意义,我想就在此。这就是我的理解。

    谢谢大家!

     

    02 感悟柳青

     

    2018年6月13日,是柳青逝世40周年纪念日,我再一次来到柳青墓地祭奠,望秦岭云开,滈水流淌,见物思人,顿生无限感慨,无限感悟:

     

    记得是在上个世纪,时任中国文联主席周杨在总结中国十七年文学成就时,把《创业史》排在了第一位,人民作家柳青是应该享誉的,他是新中国文学界领军的旗帜性人物之一,柳青的文学精神这面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中国许多着名作家都在想方设法进行文学的突围,柳青也突围了,成功了。他用超凡出众之魄力,在秦岭终南山下的长安皇甫村根植沃土,苦练修身,磨笔亮剑,完成了他的艺术创造,创造了一个中国文学艺术的高峰和他人格的高峰。大树参天,高山仰止,“文坛巨星,人民赤子”。

    陕西后来的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为代表的一批作家尊柳青为教父或导师,称誉柳青为“三秦师表,一代文宗”。沿着柳青所引导的道路,他们一个个攀上了新的高峰。巍巍秦岭,群峰林立,陕西的星空,群星璀璨,实践和历史表明:柳青的道路,就是中国文学的道路。

    柳青是“柳青流派”的奠基人开拓人和掌门人。是开山鼻祖,是长老,亦是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大师。铁凝曾说:“陕西文学的高度,就是中国文学的高度。”此话落地有声,声振华夏,大概源于此,基于此吧。

    有意思的是,柳青给七个子女起的名字依次是:刘可风、刘长风、刘晓风、刘梅风、刘松风、刘正风、刘竹风。

    中国人给孩子起名字,意思往往是自己的心迹愿望的表达,也包含着对下一辈人的希望与寄托。柳青也不例外。

    我猜:“风”字贯名,起“风”字辈,取意长风可歌,长风当歌,勇立潮头唱大风之意;松、梅、竹岁寒三友,要有他们的品质;人要正直,正气,望晓风常来,劲吹。柳青一生都在为人民“唱大风”,具有松、竹、梅的品质和正直凛然的气节,因而锻就了“大写的人”。大浪淘沙、经典留存,世事更迭、民心永在。柳青升腾为人民心目中的“文圣”和“神圣”。被后人敬仰,朝圣,追风。其风范永存天地间。

    柳青的子女们都很争气,都成才了,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一番成绩。他们都不愿抛头露面,而是低调生活,柳青的家风传承令人敬佩。

    神禾原畔瓜果飘香,桃鲜柳绿,收了麦子,蛤蟆滩又种上了新一茬庄稼,农民们寄托着新的希望。(《长安开发》载发,发布时间:2018年07月01日)

     

    03 柳书记,我们看你来了

     

    在首届柳青文学奖颁奖后,时值2009年清明节前夕,陕西各界人士和首届柳青文学奖获奖作家及评委、组委会人员同赴皇甫村柳青墓园祭扫,在祭奠仪式上,我作诗并朗诵,表达对先生的缅怀之情。

     

    柳书记,我们看你来了

     

    ——清明祭柳青

    又是清明,春雨在下,

    潇潇雨声中,是缓缓的步伐……

    轻轻地,轻轻地说一声:

    “柳书记,我们看你来了……”

    也许你叫不上我的名字,

    ——你走的时候,

    我还是个不大懂事的后生娃娃。

    而你,在我的心目中,

    是一位尊敬的长辈,

    一位伟大的作家!

    高山一般的巍峨,

    苍松一样的挺拔。

    即使走到了你的面前,

    看到了你慈祥的笑容,

    我也不知道该说些啥……

    只好快步回到我那茅屋草舍,

    捧起你那史诗般厚重的《创业史》,

    听你“讲话”,

    在聆听与阅读的感动中,

    我那冻结的心灵,

    伴着泪水,悄然融化……

     

    我知道,

    长安不是你故乡的热土,

    可你却执著地把她当作你的家!

    14年寒来暑往,

    14年秋冬春夏。

    你和这里的父老们相濡以沫,

    一颗心时刻把乡亲们的疾苦牵挂。

    田间地头,拉的是家常事,

    房前街后,说的是贴心话……

    你说:“我是人民的儿子。”

    你和人民共尝生活的酸甜苦辣;

    你说:“我是大地的儿子。”

    你和大地一样抗击岁月的风吹雨打。

    于是你把对大地、对人民的无限深情,

    付诸笔端,

    书写出史诗长卷,

    抒发你炽热的赤子情怀,

    感动着神州华夏!

    一部《创业史》,

    让后来人在历史的天空中,

    审读时代风云,

    与命运对话!

    柳书记,我们看你来了,

    我知道你没有远去,

    一个高尚的灵魂,


    首页 上一页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评论:再读“南董北曹”(雷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