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的记忆》专集全章节
董生蘭字香廷,行一,宏先公之長子,生于:康熙五十二年正月三十日子時,卒于: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初五子時,享年七旬有九。生有一子,名:董思聰
董生桂字月廷,行二,宏先公之次子。
董生楨字幹廷,行三,宏先公之三子。
董思聰字大興,號聽訓,行一,毑贈:儒林郎(生三子,長子董朝鼎,次子董朝璣,三子董朝鼒)生于:乾隆六年正月十八日吉時,卒于:乾隆十五年十月三十日酉時,享壽五旬有三。
董朝鼎字正卿,號大定,行一,大興公之長子。生于:乾隆四十三年閩六月二十七日酉時,卒于:嘉慶年間二月十四日辰時,享壽三旬有七。生子;董凌霄。
董朝玑又名:漸逵,字亨衢,號用儀,行二,太行公次子,官職,太學生鄉飲介賓議叙鹽運司知事,生于:乾隆四十五年九月二十七日酉時,卒于: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十一日午時,享壽六旬有五。生子董凌翼,董凌翮。
董朝鼒字寶卿,號陳堂。行三,大行公之三子,官至:布政司理問廳鄉飲大賓。生于:乾隆四十七年九月二十八日酉時,卒于:咸豐二年正月十六月已時,享壽七旬有一。生二子:長子董凌漢,次子董凌閣。
董凌宵字涵九,號華峰,行一,正卿公之子也,年三十三泮亥,制薦舉孝廉方正。生于:嘉慶六年八月初九酉時,卒于:同治年閩八月初七甲時,享壽六旬有二。生三子:長子董夢熊,次子董夢龍,三子董夢周。
董梦龙字,卧仙,行二,涵九公之次子,生于道光八年初八。
董梦周字,志臣,行三,涵九公之三子,生于道光十八年二月十八日寅時。董夢熊字勛臣,行一,涵九公之長子,生于道光二年二月初八,生三子:長子董澤,次子董沛,三子董孝順。長子:董澤生于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初五,次子:董沛生于咸豐之年初八酉時。三子:董孝顺,據推斷,應在咸豐二年以後出生,卒于民國末年以前。
董孝順生四子:長子董大榕,次子董大樟,三子董大椿,四子董大權。
長子董大榕早故未成家。
次子董大樟生于1910年,卒于1997年,終年87歲
三子董大椿生于1913年,卒于1996年,終年83歲
四子董大權生于1915年,卒于1986,終年71歲
董大權:生六子,長子董穎生,過繼給董大椿爲長子,(董大椿後生一子董瑞生,行二,大行七),次子董颖正,過繼給董大樟爲長子,三子董穎宏,四子董穎夫,五子董颖利,六子董勤生,生四女董织娥,董串娥,董婉娥,董西娥(董西英)
董颖生:妻刘凤琴,生一男三女,男董晓明 女董亚绒 董亚文 董亚朋
董颖正:妻山海桃,生一男二女,男董鹏飞 女董小萍 董亚萍
董颖宏:妻白葵花,生一男一女,男董晓鹏 女董亚锺
董颖夫:前妻胡莲梅,生一男一女,男董晓旭 女董沣君
现妻王新娥,生二男,董晓智 董晓勇(董泊辰)
董颖利:妻杨淑花,生二男,董磊 董鹏
董勤生:妻王芳丽,生一女,董倩
董瑞生:妻许清云,生一女,董亚男
根據推斷,此家譜成書時間應在董夢熊的第三個孩子即董孝顺出生以後,因爲孝順的名子已在家譜中所列,夢熊的三個孩子:董澤、董沛衹有生的時間没有卒的日期,由此推斷家譜成于這三人在世之時。
说明:1、董生桂董生楨兩大廷未録。
2、董孝順之後爲家譜後續。
3、從始祖董應時起至董穎生輩止。
备注:据传,马王村董姓是明朝初年(大约公元1400年前后)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移至西安咸阳段村落户(段村原名断村,其得名因是周文王求贤为姜子牙拉车绳断的地方),后又从段村迁移至马王村定居。以前,后辈们每年都要到咸阳段村祭拜祖先,后来我先祖将祖先的灵位迎回马王村,并建了董氏宗祠。我们家族有记载的先辈至今辈已十八代了,我们尊第一世董应時为始祖。从第八世“生”字辈开始,以各自的“字”为名,分为三个世系图:1.香廷世系图;2.月廷世系图;3.幹廷世系图。本册为香廷世系图(董生蘭),据记第五世先祖董元善,字:济宁,康熙午戊科举人,先任洛川县学正堂,后升凉州府学正堂。第十世先祖董朝鼎,字:正卿,封为:承德郎,董朝璣,字:亨衢,官职:太学生乡饮介宾议叙监运司知事,董朝鼎,字:寶卿,官职:布政司理问廰郷饮大賓。董朝嘉为大兴公之三子。
三、我们的大家庭
家谱记载,我们祖上有不少人做过官。此外,先人们除务农外,也经商,生活上应该一直很富足,据说曾在西安西大街桥梓口开有十几间街铺,在宁夏固原、陕南汉阴等地也有生意。到我祖父辈时,家境仍然富裕,一大家子人口,有三十多亩地,但算不上地主。据马王村老辈人讲,我们家族的家教甚严,多是教导后辈耕读传家,因而对后代的文化教养颇为重视,且世代传承维继。
01 先辈记忆
叙说到此,我不免有些感慨:虽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但人终归是活不过草木的,百年千年的树木常有,而活过百年的人稀有。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大都是活不过三代的——多半活不出孙子辈的记忆,在此就是终结点,会彻底销声匿迹。活过四代的很少,这话咋说?孙子辈对祖辈,或有音容笑貌的记忆,或仅能记得相片跟名字,再向上探问太祖辈名号,恐怕他连一个字都不知道。不信此话,你去验证,绝大多数都是这样,除非有家谱记载!
于我而言,虽有老家谱帮我追忆先人名讳,但我真正的记忆,往上没超出三代,确是止于祖父。我的祖父名讳董孝顺,是清末秀才,科举废除后,功名难成,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潜心研读中医,悬壶济世,医术高超,远近闻名,人称“三老爷”(祖父在兄弟中排行老三),也呼董先生。当年,连平辈人也称他“三老爷”。现在,老辈人提起祖父,仍称他“三老爷”,可见乡亲们对他的敬重。祖父1947年去世,我未和他见过面,只是看见过他的半身照片——面容严肃,花白的山羊胡子,头戴宽沿大礼帽,身穿盘扣老式褂子。听二姐说,祖父屋子格子门里的墙上挂满了牌匾。牌匾上大抵都绣着“妙手回春”“华佗再世”之类的内容,那应是乡亲们对祖父不凡医术由衷的赞誉。
我的祖母张氏,马王村南门社张家人。我父亲舅家的表兄弟即张建哲、张建祺、张建兴一门。我的祖母,给我留下精明强干,对人严厉的印象。祖母1956年去世,葬礼办得很隆重,所以让我记忆深刻。祖母在世时,三哥因身体不好,祖母便偏爱三哥,有好吃的东西也不给我,我从小就害怕祖母,但不知道为什么怕。现在想来,大概是她常拿拐杖指责我教训我的缘故吧。
我父亲兄弟四人,大伯父董大榕,二伯父董大樟,三伯父董大椿,父亲老四董大权。
大伯父英年早逝,未成家,无子嗣。
二伯父生于1910年,故于1987年,享年87岁。我童年时,二伯父、三伯父一直和我父亲生活在一起。祖父活得明白,早早就对几个儿子的人生都做了规划,他让二伯父跟他学医,二伯父却不爱医术,只迷恋《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岳全传》《红楼梦》等古典小说,最终成了一个说书人,逢场说书并乐此不疲,十八岁上娶了户县西联庄大户人家女子杨玉珍为妻。
三伯父生于1913年12月14日,1996年元月1日去世,享年83岁。在同门几个兄弟中,三伯父读书最多,毕业于西安乡村师范学校,曾在国民军第一军当军官的董钊家做过家教,也在我们马王村三官庙学校做教师,后来和四姑母家的乔光含一起去了汉中赵寿山的部队,在部队上做过38军教导队教员,同时秘密从事地下党工作。三伯父有文化,思想上进,追求革命,多次参加过抗日战争,前文已有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我的三伯母名叫张芝兰,生于1915年农历九月二十四日,故于1968年农历三月十六日,终年53岁。三伯母是长安灵沼冯村人,我叫她三妈。三妈有文化,母亲说三妈的文化是“硬”学来的。听母亲讲,三妈照着祖父的药方学识字,有时候字会写了,却不认识,就请教别人,日积月累下来,三妈就能读书念报了,还记账、算账。三妈后来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在西安刘胡兰商店当过主任。
我的父亲名董大权,生于1915年农历正月初九日,卒于1986年阳历3月30日,享年72岁。父亲是庄稼人,一生务农赶车。在庄稼活路中,父亲是全能手:吆犁,种地,套车,拉运,收割,碾打,等等。父亲确实是全把式,四季农活样样精通。尤其是吆车扶犁,父亲的手艺特别好,是我们马王一带是有名的“车把式”,具体情况后文我会详细叙写。
我母亲名叫山玲贤,生于1918年农历五月十五日,卒于2009年农历八月二十日,享年92岁。出生于户县大王梧村的山姓大户人家,母亲自小聪慧刚强,坚决抵制裹脚,长成了大脚、大个子,身子骨也硬朗。她纺棉织布,裁剪做衣,样样精通,更是持家有方。她不仅在马王村火车站做过小买卖,后来也做过生意,丝毫不逊于男人。在长安的“社教”“文革”运动中,母亲受过批斗和牢狱之苦,她所受苦厄后文我将述及。
母亲生育了十个孩子,六男四女。我们兄弟六人:大哥董颖生(过继给我的三伯父董大椿),二哥董颖正(过继给我的二伯父董大樟),三哥董颖宏,五弟董颖利,六弟董勤生。我姐姐名叫董织娥。我的三个妹妹分别叫董串娥、董完娥、董西娥(又名董西英)。串娥奶妈家在沙河村王家,她和王家感情深,不愿回我家,就改姓王了。
祖父一生望闻问切,深谙阴阳五行,且好做前瞻规划,冥冥中早有先知先觉,他在世时就为孙子辈起了名字,依次为:生、正、宏、福、利、勤,颖字辈。这是祖父寄予我母亲的多生孩子兴旺家族的美好愿望,祖父的这个愿望后来成为现实。母亲的确没有让祖父失望,董家自我这一辈起人丁兴旺,母亲也以此告慰了祖父的在天之灵。
我有四个姑母,除二姑母的具体情况我不清楚外,其余三个都嫁到了大户人家。大姑母嫁到了长安大原村赵家,那是长安西片人都闻名的赵舒翘的家族。三姑母嫁到了户县大王王守村郑家一个地主家里。四姑母嫁到了长安大原村地主乔家。旧时的婚姻讲究门当户对,我们董家家底殷实,娶妻嫁女自然找寻富裕人家,我几个伯父的岳丈家,家境也都很好。二伯母杨玉珍娘家是户县西联庄一个地主家庭。三伯母张芝兰娘家是长安灵沼冯村一个地主家庭。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评论:再读“南董北曹”(雷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