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的记忆》专集全章节
中华文明的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的魂魄,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内在根据。儒家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主体,是中华文明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其所形成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永恒的价值魅力,是中华民族每个成员恪守的价值准则。
中华文化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大体上从西周开始,以《诗经》为首的六经是儒学的根本经典。六经“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尧舜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结晶。孔子及其弟子通过作传、述论、解经等形式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内容作了综合性的集成发展。之后历代一直居于中华文明主要传统地位,维系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生生不息与繁荣发展。其本身也随着历史的进步而繁衍变化、推陈出新,与其他中外思想文化碰撞融合,海纳百川,自强不息,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一般认为,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思想的主要来源是周文化。周文化的主体内容,是周公制定的礼乐文化,同时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地升华粹取,形成了以礼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如此说来,说周文化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源头,孔子的“克已复礼”就是恢复周礼,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基石。中华文化与中华美德的传承与弘扬,对民族生存、发展和壮大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普遍性价值,中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自陕西关中丰镐滥觞的周文化,不只是弥足珍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属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整个民族为之骄傲的无价之宝。保护、开发、挖掘、研究、利用周文化和丰镐文明资源,是我们守望民族文化精神家园的重大历史责任。
我的家乡在沣河西岸的马王村,是丰京遗址所在地,我和我的同仁中的一些人也出生在这个地方,或曾工作生活在这个地方,或热爱文史。
目前,丰镐遗址这片地区已划归沣西新城、沣东新城,属西咸新区托管,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开发机遇,周文化是西咸新区文化建设的制高点,特别是沣东新城、沣西新城在建设中应该充分重视和彰显的文化地标,是陕西重要的文化符号和名片,这是我们编辑这部专辑的初衷之一,也是为这个地区的开发建设服务,以期引起西咸新区建设者对丰镐遗址的开发、保护,对周文化的弘扬、传承。
11 地灵人杰
马王一带地灵人杰,以董姓为例,仅清代中举者、太学生、武举人、知府、都尉、布政司大宾、盐运司知事等官职达十几人,董姓族人后代存祖辈朝庭圣旨多道,均在“社教”“文革”中被毁。
民国时期有国民党将军董钊,其祖籍马王村,从其父起迁住长安县东桃园村(后划归西安市)。董钊,1901年生,黄埔军校一期毕业,先后任国民政府陆军第28师参谋长、师长、西安警备区司令及陕西防空副司令、第16军军长、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第一军军长、第18绥靖区中将司令、陕西省政府主席等职。董钊在抗日战争中立功,解放战争期间率军围攻延安,兵败。1949年去了台湾,于1988年病逝。董任陕西省主席期间,蒋中正亲题“耆贤令望”四字巨匾,悬挂于马王村董家祠堂门庭之上。
另外,在西安市和长安地方革命史上,马王村人引以为豪又不无感慨的是:村子里出了“二董”,即董大椿和董志英。
董大椿是我的三伯父,毕业于西安乡村师范,毕业后受聘于董钊家教私塾,因政见不和辞教回家,在马王村三关庙办学,教授村内子弟,分文不取。1933年,董大椿和大原村乔光含投入17路军赵寿山汉中部队,曾任排长、(教导队和营部)副官、连长、营长等职。1935年,随部队驻扎在三原,接受革命思想教育。1939年,董大椿经第17路军地下党负责人范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著名的中条山、娘子关和河南黄河岸等抗击日寇的战役,出生入死,屡建军功。抗战胜利后,受地下党组织派谴,负责第17师挽马二团地下党工作。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他在汉中被捕,受尽严刑摧残,未暴露党的机密,后经营救出狱,回西安参加组建西安市委、市政府工作,历任科长、处长、办公厅主任,西安市生产委员会主任。在1965年的“社教”运动、1966年“文革”运动中受到冲击,后长期受到迫害,下放陕南劳动改造。1980年后平反离休,享受副省级待遇。
董志英受董大椿影响参加革命,在38军担任排长、连长等职,秘密联络地下党组织,活动于川、陕等地。《长安县志》记载:“1945年9月,共产党员薛高涛(原在国民政府38军)受中共中央西北局统战部派谴,到长安、咸阳、户县、周至、高陵等地布点,在长安建立了由董志英负责的马王村,董大椿负责的国民党挽马二团(驻西安北郊井上村),史绪哲负责的长、咸、户三个秘密联络点。”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董志英历任中共长安斗门区委书记,中共长安区委书记处书记、中共长安县委副书记等。1965年长安“社教”,“社教”工作团错定董志英为“现行反革命”,并于1965年5月28日将其逮捕,入狱8年。因受董志英牵连,董大椿被关在西北局地下室达8个月之久。董志英在1978年平反后,复任长安县委副书记。1976-1981年,任长安县政协主席,离休后,不幸因车祸逝世。
“二董”在革命战争年代加入中共地下党,打击日寇,策划起义,为革命赴汤蹈火,出生入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忠心为党工作,却在“社教”“文革”运动中长期蒙冤受屈。在那个极左年代,这种极为荒谬的事不由不令人愤慨。乡亲们常常这样说:“世事对他们两人太不公了。”
马王村还有许多文化人和享有崇高威望的人,如东堡子教书先生董彦秀,早先办学人董振明(董俊道的父亲)、董一致、白元坤,在畜牧业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西北农学院教授董光明,书法家张仲道、董天吉,画家张建哲、张建章,剧作家张平,名医董孝顺(我的祖父)、焦陈一,卜宪文、董化周、赵天荣等,为几代人接生的接生员肖正果和乡村医生付彩文,身残志不残的盲人张喜平,终生行善、多处修庙的居士蒲清芝(姜有林的母亲),等等。其中,有人已经逝世多年,但他们的事迹仍被乡亲们津津称道。
二、风雨过后见彩虹
岁月沧桑,马王村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雨洗礼后,终于显现出彩虹般俏丽的容颜,成为远近闻名的魅力城镇。
01 风雨飘摇终安泰
我这里提到的风雨,既有自然界的风雨,也有政治上的风雨。
1957年7月15-16日,持续下了两天暴雨,沣、潏、浐三河决堤81处,其中沣河柳林庄决堤,马王村南滩被淹,几千亩良田被毁,白家堡多处房屋倒塌。
1958年实现公社化,掀起大跃进、大炼钢铁河道浪铁沙、放卫星、高产方、食堂化运动潮流,粮食比1956年减产18%-20%;1959—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全村人吃糠挖野菜剥树皮充饥。从1960年代到1970年代,马王人从沣河滩拉沙挣的钱,大都送到了渭河以北的原上,买来粮食度饥荒。
1964—1965年的“社教”运动,阶级斗争扩大化,干部个个被斗争“上楼”补订富农地主成分,极大地损伤了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1970年“一打三反”运动,马王村出了“假反革命案”,全村的地富反坏右、军政警宪等,先被办班集训、打扫街道进行劳动改造,后又被集中关押在沣西棉花收购站,刑讯逼供长达数月之久。《长安县志》记载:“沣西公社沣三大队社员张生华,因与临潼县破获的反革命组织‘中国修正党’成员相识,被告发有参加反革命组织之嫌。大队、公社‘集训班’集中围攻审问,张生华假供9人参加反革命组织‘中国青年救国党’。刑讯逼供下,此案竟被搞成80余人参加的‘反革命集团案’,是年6月,县军管组查实此案,纯系捏造,致1人死亡,2人重伤。”
1990年代以后,公路建设速度迅猛,公路代替了市郊铁路,马王村火车站的客运、货运都停止了。经过几十年的开采,沣河马王段的沙子几乎采掘空了。一度景象繁荣的马王村陷入了沉寂,乡亲们面临着经济转型的巨大挑战。好在改革开放又为马王人带来了机遇和活力,乡亲们办纸厂,搞预制,或者出外承包工程谋求发展。马王村沿街盖起了门面房,建成商业店铺100多家,马王街道形成了商业一条街,马王也成为长安西部一座有相当规模的工商业城镇。
02 马王村火车站
西户铁路(西安—户县)也称西余铁路(后延伸至余下),1951年动工修建,1954年竣工通车,沿途车站有:西安—三民村—新西北—常家庄—斗门—马王村—显落村—户县—余下。马王村火车站位于马王村西,是西户铁路线中最大的一个车站,设客站、货站和马王领工区,马王村火车站共有股道4道,站房面积1179.2平方米,候车室容量60人,车站北端向沣河滩修有装沙专用线,是陕西建工局为采沙铺设的专用铁路线。
马王村火车站轨道南北两侧的货位,主要用来装运沙石。轨道西侧北端货位,主要用来卸煤。站台上的货位,用来装运其他物资。当时在车站上,马王村设有沣桥大队采沙站和装卸队,采沙站专门负责为各生产队划定货位及装沙货运结算等事宜,装卸队负责其他物资的装卸业务。公社也成立了采沙站,为其他大队办理货位和装沙业务。
马王村火车站是长安地区货物集散地和客流中心,因而在马王村催生了许多事业、企业单位,在一个时期内,积极地促进了长安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事业的繁荣。
但是,到了2022年,西户铁路段进行升级改造,相关部门未顾及马王地区人民的利益和诉求,实行封闭式改造,几条东西道路被封死了,使得原本便民利民的铁路变成了“阻民损民的铁路”,引起群众极度不满,民怨颇多,有关部门承诺纠错,重新打通东路,将会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弥补。
03 马王镇街的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沣河老桥(石拱桥)西侧的客省庄街上有几处小店铺,马王镇还没有形成正规的街道。马王村火车站建成运营后,随着沣西供销社、沣西粮站落成,马王镇街道发展有了开端。沣西机械厂、沣西税务所、沣西食堂、沣西派出所(均在马王村地面)等先后在公路以北沿街兴建,沣西肉食站、沣西运输站、沣西信用社等,也在公路以南马王村的城壕边逐步兴建,诸多单位一路从东到西分布,这便是马王街道的邹形。
1956年,马王村火车站营运后,西安新联砖厂征用马王村50余亩土地建厂,砖厂生产取土时,发现了西周车马坑遗址。砖厂因而被迫停产,文物部门出面勘护后,这片土地几易其主(先后有西安液压元件厂、西安挖掘机配件厂、西安沣河毛纺厂)。在毛纺厂鼎盛时期,全厂职工人数近千人。毛纺厂北侧建有西安造纸网厂(从东北佳木斯迁建于此),职工500余人,加之陕西建工五局建成铁路专用线采沙场(在沣三大队地界上),长安县生产资料公司在火车站西侧征地建了煤炭厂,还有建在马王村村内的沣西卫生院,等等。各企业、事业单位纷纷落户马王村,沿公路两侧建设发展。1980年后,马王镇街道进行改造,道路拓宽为四车道。马王镇街道从此形成。
1978年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个体经济蓬勃发展,马王街道沿公路两侧的民舍纷纷改建,原来的空闲庄基得以利用,马王街道形成了商业一条街。后又延伸发展,沿马王——灵沼公路两侧建起了许多商铺,马王镇街更加繁荣。
04马王村新貌
马王村村庄在进行规划以后,要求民众严格按规划建房,自此家家拆旧盖新,逐步将土木结构的土坯瓦房,盖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砖混楼房、楼板房,这是马王村建房史上的一场革命。
马王村两委会打通了各条断头路和堵点,使白家堡子、四门社及西堡子连城一片,各条道路硬化,浇筑了水泥路,埋设了上、下水和雨水管网,打了深井,修了水塔,家家通上了自来水,实行了电网改造和路灯照明,真正实现了路通、水通、电通。
上世纪80年代初,马王村耕地最早实行了园田划方和土地平整,50—100亩一方,“井”字形棋盘状,修建了生产路,田园里配套了机井电网,为庄稼的机械化作务奠定了基础。
在村南新建了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评论:再读“南董北曹”(雷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