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的记忆》专集全章节
消息五
这是今年夏末发生的一件让我感动的事情。
今年夏末,秋庄稼已经长得老高,省作协李国平副主席陪同北京《文艺报》的记者,带来了台湾的两位客人,一位是台湾清华大学的博士生,一位是台湾师范大学的研究生,都是女孩子,二十来岁,他们为研究大陆文学、研究柳青而来,特意要与当年和柳青在一起的老人相见。要实地感受长安皇甫蛤蟆滩。我们接来了当年在皇甫搞合作社的王曲区委书记孟维刚老人,找来了《创业史》中原型人物高增福的后人、书中的才才娃刘田民等人。客人们瞻仰了柳青雕像,到柳青墓祭拜了柳青。这期间,听到我们讲述柳青的故事,她们落泪了,人们都落泪了,她们在柳青墓前虔诚地献花、鞠躬,表达着台湾学子对柳青的崇敬,她们站在神禾原头,眺望着终南山下的十里蛤蟆滩,没有人给她们指点,她们就能够从读《创业史》一书中的情景指出:哪里是皇甫村,哪里是汤河,哪里是原,哪里是坡,哪里可能就是草棚,哪里可能就是稻田,等等。我十分惊讶,她们的判断是如此准确,也十分赞叹她们对《创业史》研究得如此细致。我回来后,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我在想:台湾和大陆是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地方,特别是年轻一代,和我们在意识形态上有差异。但她们却对已经去世了30多个年头的柳青和他的书仍然有这么样浓厚的兴趣,并跑到大陆来研究,特别是对《创业史》所描述的那个特定年代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么了解。开始,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明白了:优秀的文学作品的魅力和影响,是超越地域及社会制度的,何况台湾人也是中国人。
消息六
明年7月2日,是柳青诞辰95周年,柳研会要举办纪念活动。再过六年,2016年,是柳青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规模和内容将更大、更多。到那时,也是第四届柳青文学奖评奖颁奖之时,希望文学界的朋友们关注,希望同志们参加,也希望柳青文学奖基金汇集得更广更多,甚至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文学奖项之一,也希望在座的领导和朋友们一如继往地大力支持。
(注:本文发表在2011年2月27日《陕西日报》)
附3:沉甸甸的谷穗儿
——献给第三届柳青文学奖颁奖典礼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文学艺术界的女士们先生们、培华学院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的心情非常高兴,大家又来到我们长安区,来到柳青曾经生活工作了十四个年头的皇甫村北的神禾原畔。
今天的长安区,迎来了隆重、喜庆的第三届柳青文学奖颁奖典礼。今天的培华学院,群贤毕至,欢聚一堂,跟过大年一样喜气洋洋,我这心里,说有多高兴就有多高兴。怀着这样一种喜悦、兴奋的心情,让我代表柳青文学研究会,代表柳青文学奖基金会,向领导和同志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第三届柳青文学奖颁奖典礼的隆重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获奖作家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按照大会的安排,我有个发言,说实在的,这对我这个庄稼汉出身的农民来讲,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特别是面对各位饱学之士、文坛巨星,我就更有些怯场,不知道该咋样说,咋样说才算好。前几天,我请教了畅广元老师,畅老笑着说,你想咋说就咋说,说心里话就对了。其他的,咱是外行,不会说,也不敢说。既然是庄稼汉出身,咱就从庄稼的事儿上说。柳青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种谷记》,是说种谷子期间发生的事。咱就干脆从谷子说起,把沉甸甸的谷穗,献给获奖作家,权当庄稼人的一点心意。
一
我敬重沉甸甸的谷穗,沉甸甸的谷穗多像我们满腹经纶、深藏不露的作家。谷穗儿虽然丰盈饱满,头却垂得很低,而且是越饱满,头垂得越低。它把内心的美,只亮给懂它的人。它坚守属于自己的秉性,不媚俗,不哗众,不取宠,不张扬,也不盛气凌人。再大的磨砺都当是对生命的考验,再大的荣誉都只当圆满了平常的每一天。就如天边的月亮,天色越暗,它越能散发出迷人的光亮;就如美丽的珍珠,本身光彩夺目,却永远只藏在粗粝冰冷的贝壳里。
二
我敬重沉甸甸的谷穗,沉甸甸的谷穗多像我们所尊崇的外表沉默、内心炽热的作家。沉甸甸的谷穗儿永远头朝下,目光注视的永远是它脚下的土地,心底牵念的永远是生它养它的大地。它把内心的火热和骄傲都化成了金灿灿的谷穗,它的外表却是一身沉静的绿色。“文学是愚人的事业”“六十年是一个单元”,这就是对它的诠释。
三
我敬重沉甸甸的谷穗,沉甸甸的谷穗多像我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作家。宁愿自己压弯了腰,宁愿嘶哑的喉咙淌出血,也不喊出心底的累。哪怕被大风拦腰刮断,也要向大地奉献出生命的果实。大家观察过谷穗吗?谷子到了收获季节,谷杆就变脆了,稍一触碰,就断了。所以,乡村人把割谷子叫“撞谷子”或“砍谷子”。有作为的作家,哪个不是像谷子这样,为了写出好的作品,他们能把心血劳干!比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的第一代作家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等;比如现在的陈忠实、贾平凹和已英年早逝的路遥、邹志安、京夫等,这一个个响彻大地的名字,多像一株株沉甸甸的谷穗。时光会逝去,可是他们高贵的人格精神,他们思想和艺术的光芒将永远为我们照亮前程。
四
我敬重沉甸甸的谷穗,沉甸甸的谷穗多像我们能耐得贫瘠、生命力极强的作家。谷子的生命力极强,是五谷里最易保存的果实。有报道称,从深埋地下几百年的古墓中挖掘出的谷子仍然可以播种发芽。它抗干旱,耐贫瘠,你把它撒在黄土高原或者梁垄河滩,它都会生根发芽拼命生长。当然,谷子耐得贫瘠,并不是不需要施肥,不喜欢浇灌,给了它需要的养分和适宜的环境,它的产量会更高。所以,我们要像保护珍宝一样,保护作家和他们的创造力。我们柳青文学奖基金会的成员,愿意承担这样的使命,并为此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五
我敬重沉甸甸的谷穗,沉甸甸的谷穗和谷莠子在出穗后表现出明显的不同。谷莠子轻飘飘地高扬着头,生怕别人看不见,到处高喊:“看我长得多高啊,快来看我啊。”其实它没结下一粒谷子,它还要装扮成谷子的模样,强吸属于谷子的营养。我们要警惕莠子,剔除莠子,做沉甸甸的谷穗。愿三秦大地文学艺术的园地里,长满沉甸甸的谷穗,愿我们的作家在新时代的创业征途中,写出新时代的“种谷记”。我们柳青文学奖基金会的成员,心甘情愿为此捐出部分劳动所得,资助柳青文学奖,以告慰人民的好作家柳青。我们会为此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注:文章发表在2013年1月9日《西安晚报》)
附4:五月的收获
——献给第四届柳青文学奖颁奖典礼
同志们、朋友们:
首先,让我代表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柳青文学奖资金管理委员会向第四届柳青文学奖获奖的作家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我们颁奖的这个时节,是农历五月。大诗人白居易诗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农历五月是关中地区的收获季节,也是播种的季节。我们在这里收获和庆贺陕西文学的丰硕成果,也播下对陕西文学未来的希望和嘱托。
就在神禾原五月的时光里,此时此刻此地,太让人感怀了!
二十年前的五月,陈忠实先生和我们长安区的朋友们来到刚刚收割过麦子的神禾原柳青墓地,为修建柳青墓园奔走。那时节,是纪念柳青诞辰八十周年的时候。
十年前的五月,陈忠实来到长安,为柳青广场、柳青雕像、柳青纪念馆建设奠基,那时节,是纪念柳青诞辰九十周年的时候。
今年五月,纪念柳青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他却随柳青而去了。两年前他说好了要来的,一定要来的,但是,五十四天前他走了,走得那么匆忙。
此时此刻此地,我们怀着对柳青先生的无限崇敬、无限缅怀、无限追思、无限敬仰的心情,又相聚在五月的神禾原,是为纪念柳青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来。我们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我们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陈忠实先生,我们总感到陈先生还活着,他仍领着我们大家一起来纪念柳青,仍想再次领悟柳青先生对我们的教益。
纪念柳青就应该说柳青,怎么总提陈先生呢?岂不跑题了吧?但对于我,难以忘怀那些真真切切的往事:二十年前,陈先生联系我们为柳青修墓,不是冲动,更不是作秀,而是发自内心的对柳青的崇拜和虔诚,他的行动亦感染着我们,去学习柳青,去探寻柳青的心怀和精神。这一探寻,越觉得柳青越发了不起,越发伟大,越了不起越伟大,就越是激发起了我们的干劲,越觉得应该为弘扬柳青精神做点事——特别是作为长安人民中的一员,更应该如此,责无旁贷。
二十年矢志不移,二十年探寻不止,二十年筑梦圆梦。
我们在探寻柳青这座宝藏的同时,也在探寻自称是柳青弟子的路遥、陈忠实、邹志安、京夫等陕西柳青流派的作家们成功的秘诀:他们是崇拜和尊崇柳青的,他们是扎实的而不是敷衍的,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切实的而不是空洞地去学习柳青和一切优秀的文学经典。他们也努力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人民而歌。他们去耕耘、去播种、去收获,矢志不移,痴心不改,坚定“六十年一个单元”的恒志,在“三个学校”里当愚人,他们都成功了!这就是对中国文学事业的贡献,就是纪念柳青百年最好的献礼,也是对为什么要弘扬柳青精神最好的诠释。
“作家是靠作品立身的。”平凹先生在纪念柳青的多个场合一再强调:“作家们要像柳青那样深入生活,把心融进人民,潜心写作。”他也一再希望要把柳奖办成名牌奖。
我们没有太多自己的话,只是把他们的话复述给大家,也一遍又一遍地复述给我们自己。
需要强调的是:柳青文学奖是2006年一百多位长安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合提议,由十几位企业界人士捐款促成的,它代表了长安人民的心愿,里面凝结着长安人民对柳青的一片深情和对后来作家的殷切希望。这是民意,民意比天大,民意不可违,这个奖是沉甸甸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柳青文学奖的评委们是非常认真的,他们提出了“三个神圣”,即:“文学的神圣、柳青的神圣、柳青文学奖的神圣”的诫律和追求。在“神圣”面前,评委们的情怀都升华了,都十分的认真和公允。
柳青文学奖截至2015年12月共评奖四届,总计评出优秀长篇小说15部,优秀中篇小说7部,优秀短篇小说6部,优秀散文奖12部,优秀诗歌奖9部,优秀文学理论奖8部以及文学新人奖19人,荣誉奖11人。这些获奖作品的作者,组成了陕西文学大军的排头兵。列阵向前,浩浩荡荡,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我们为你们的成就喝彩,为你们祝贺,也为你们而自豪,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评论:再读“南董北曹”(雷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