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的记忆》专集全章节
雨生百谷。2021年4月20日,谷雨这一天,我见到了张顺维的孙子张草。
立即勾起了我兴奋的记忆,忙说:“嗨!你就是张顺维的孙子,长得这么帅气,真像你爷年轻时的模样,真叫人高兴啊!来,让我细细瞧瞧。张草啊!几十年来,我常常梦到你爷,你爷是个了不起的人哪!我十分敬重他,怀念他,如果不早逝,他绝对在事业和文学上能干出一番成就!”
顺维兄,1938年出生于长安马王镇泥河村,我俩都是马王镇人,那时马王镇叫沣西公社。他聪明好学,认真刻苦,酷爱文学,1959年毕业于长安细柳高中。那时在整个公社,高中毕业生寥寥无几。他毕业后任教于黄良高级中学,因其马王老家成分不好,他就和乔村的姑娘结婚成了家,当地人叫“上门女婿”。
他酷爱写作,小说、故事、诗歌、评论,涉猎广泛,善于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我们意气相投,很快成了好友、挚友,无话不说,无事不议。1980年,我调到县文化馆负责全县的业余创作,我们的来往就更频繁密切了。
翻开1980年—1982年在文化馆的日记,十几处活动都有张顺维的名字,他是长安县少有的几位重点作者之一。他的名列庞惠农、翟耀、李希仲、何少南、崔皓、樊耀亭等人之中。日记中记录着顺维兄的作品:《群众艺术》第9期《小公主的名字》,《群众艺术》第4期《麻雀的遭遇》(故事)。1980年10月27日的日记中写到:“27日返回馆里看了张顺维同志的16篇童话和寓言故事,我认为《假楠木认字》《打算盘》《闫大夫开方子》《说白话》《鸽子的苦恼》等篇很好,即作了回复。”由于情投意合,我们感情很深,我为顺维兄送稿纸的事,顺维兄为我送来发表有我的作品《高墙内外》的样刊《陕西少年》等,这些事情都记录在日记中。
日记里还记录着张顺维多次参加创作会,以及与我私人交往的许多事情。1980年夏,在西安参加创作座谈会,长安参加的作者有我和张顺维、翟耀、何少南,灞桥区参加的有陈忠实等,还有贾平凹和《群众艺术》的张中兴、南子仲等各区的作者。大家都带去了各自的作品进行讨论。那时,左的思潮在一些作者的意识中仍然残存,在讨论作品时难免有人意见相左,张顺维思想解放、敏锐,勇于冲破禁区,为新思想、新文艺而呐喊,有时甚至拍案而起,陈述己见,这一点给我印象最深,这个形象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
我准备编《长安文艺》1981年第1期,小说栏目里录着张顺维的两篇小说《不死的心》《扭转乾坤的人》,杂志编好后,因馆里无经费等方面原因而搁置,我非常惋惜、烦恼、无奈。为长安作者办一份刊物,一直是我念念不忘的事。2008年,我们办起了《秦岭》文学杂志,终于圆了我的这份心愿,遗憾的是没有发表顺维兄的作品。
1980年前我盖了新房,需要木料打几样家具,他用拖拉机送来了木料,此事让我十分感动。
顺维兄下海经商,办起了木器加工厂,我到他的木器厂看过。厂子规模不小,到处堆着木材和半成品。他告诉我秦岭里好几个县的林业局所属的林场每年都要组织民工清山,把那些枯死的和被大风刮折的“天伐木”清理出来,办好出山手续后运出山来变成钱,维持林场的经营。乔村在沣峪口外右侧,是办木器厂最佳的地方。他在西安南门内路东的旅社租了房子作为办事处,我去过他的住处。
顺维朋友很多,文友中不少是在当时已经是有名气的作家,如陈忠实、贾平凹、刘心武、焦斌、赵熙、费秉勋等。他仗义疏财,广结朋友,真诚待人,乐于助人,是朋友中刚毅坚挺的一条汉子。
1982年末,我回到马王镇又搞起了建筑,后来忙于办文化站,好几年时间和他没有来往。突然有一天他来找我,说和几个朋友在泾阳创办轮窑砖厂,资金链断了,四处借钱,都已焦头烂额了。听到这里,我拿出仅有的4000元存款交他周转,朋友嘛!有难就得舍力去帮。
1988年底,我准备办纸厂,筹措资金时高利息借私人的款,仍然不够,就去乔村找顺维兄,听我来筹钱,他脸有难色,无限的愧疚。我便不再多问。分别时,他把我送啊,送啊,送了一程又一程,我们走了一段很长的路。一直走到了公路上,彼此难分难舍,最后他说:“等好转了,我一定……”我连忙说:“不说了,我再想办法。”
我真不知道他那时已经患病了,后来检查已进入癌症晚期。1989年顺维兄去世,我和马王泥河村的张顺喜、张国维等人去为他送行。我为过早的逝去这样一位有才华的文坛好友而惋惜!
就在我办纸厂几年后的一天,突然来了两个人,名字已记不清了,来人自称是张顺维的朋友,一人拿出用报纸包着的一沓钱说:“顺维兄离世前留下遗言,有欠账单,他说等砖厂好转了,一定把借你的钱和利息还上,我们是带着他临终遗嘱来的,请你把钱收下。”
我顿时眼泪夺眶而出。顺维兄啊,你咋还惦记着这事,你不瞑目啊!顺维兄的形象在我心目中又一次升腾,高大!真是一个硬朗朗的汉子,行走在天地之间!
张草带来了厚厚的一本已经发黄的报刊剪贴、文稿和几本《群众文艺》《延河》杂志,有顺维兄生前发表过的作品和未发表的文稿。这是顺维兄的心血,是他追求文学艺术的印记和结晶。在那个年代,一个人一年发表一两篇作品都很不容易,他竟然发表了这么多作品,不少我未曾读过,这让我感叹不已!
张草拿出了顺维临终时的欠账单,一一指给我看。满满的一张纸上,记着他借钱的人名和数目,有借500的,有借300的,有借1000的,借我的最多:7000元。我看着几十年前的账单,眼睛又一次湿润了。顺维兄当年创业真不容易啊!他千万嘱托后代和朋友一定要把钱还了,这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的良知和气节啊!
顺维兄曾用笔名“一枝草”,多有意义啊!他就是一枝无人问津的小草,深深地埋在泥土里,生根、发芽,顶开压在头顶的石头,勇敢地探出头来,渴望阳光雨露,顽强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张草把爷爷的作品收集起来,取名《终南草集》,还准备刊印,嘱我做序,我答应写一篇回忆顺维兄的文章以作纪念,以表达我内心深深的思念吧。
五、长安文学艺术60年回顾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在举国欢庆新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时刻,梳理、研讨长安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出现在长安大地上的长安文学艺术现象,对推动建设“文化长安”,具有很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前30年我区文学艺术事业发展概况
在这一时期内,长安的文化职能部门及设施逐步建立,长安群众文化队伍初具雏形,有的达到了一定规模,文学艺术事业初步发展,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最突出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诗歌、演唱活跃长安。
在着名作家柳青的影响下,农民作家庞惠农,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享誉西安。他出席了1956年第一届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先后在《延河》《群众艺术》《工人文艺》等省、市杂志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戏剧等近300篇,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人称临潼有农民诗人王老九,长安有农民作家庞惠农。在这一时期,以诗歌演唱为主,影响较大的有乔生益、何兰芳、惠德普、侯岳池、张礼、王英侠等人。
60年代,县上召开了第一次业余作者座谈会,有17名青年作者与会。以后陆续涌现出了多名骨干作者和较有影响的文艺作品,如翟曜的《吴耀富》、崔皓的《回门》、樊耀亭的《涌河畔》、尤永杰的《火热的夜晚》、毋东汉的《棉花与西瓜》、姚金泉的《红爷和老伴》等等。
(二)戏剧、故事创作达到了新高潮。
五六十年代,电视没有普及,戏剧、故事、诗歌、曲艺等成了当时文艺演出的热门,再加之样板戏的提倡推广,戏剧得到了空前发展,村村有剧团、大村有戏楼,曾风行一时。
在戏剧编创方面,先后涌现出了王涌汛的《杏花峪》,崔皓、王军武的《送水》,张平、卢恺的《一袋水泥》,王昭玺等人的《银海怒涛》,樊延绪的《护林曲》等剧作,都参加了县、市文艺演出,获得了甲等奖。长安戏剧编创的优秀人才,受到省、市的重视,不少优秀人才被选拔到省、市文艺团体任职。如马王镇张平、石匣村王军武、县剧团卢恺等人,后来成为专业编剧,各有建树。张平现为国家一级编剧,省艺术创作研究室主任、省剧协副主席。其创作的戏剧《司马骞》《造俑记》《虢都遗恨》均获全国戏剧奖。王军武现任省文化厅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其代表作《郭秀明》等剧获全省戏曲大奖。专业作家、长安剧团编剧卢恺主持编辑的有《长安文艺》《长安故事》等。本人着有《门外集》《访贤集》等。
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长安的故事创作异军突起,翟曜的《挖泉》《共产党的干部》《王老五借钱》,董颖夫的《上任以后》《石榴花》《张三老汉的心事》《钢锭子与刃片子》;崔皓的《陶大妈敲钟》,何少南的《我和宁宁》,刘双计的《老闷不闷》,肖宝善的《钢笔的故事》,郭永森的《蝎子弃母》等均参加了省、市故事调讲,获得了奖项;柏成武改编的《出车》,何少南的《西瓜熟了》均获市戏剧创作奖,长安被评为全省十佳故事先进县。
二、改革开放30年来我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区文学艺术的复苏和崛起,长安文坛百花盛开,群芳争艳,新人辈出,新作不断,显示着文艺春天的勃勃生机。
(一)出版了近百部文学作品,形成了长安文学现象
1、长篇小说有:王峰的《风雨桃花村》《桃花镇》(上下部)、《河湾梦》(上下部)、肖建安的《枣林湾》、王渊平的《水幻终南》、崔皓的《苍莽神禾塬》、李绪民的《红裤带》、张军锋的《方子渡纪事》、李武迅的《南山草》《黄土魂》、越翼展的《驼乌?流浪签证》、李树林的《苏武父子传奇》、毋东汉的《怪灵外传》《同窗俊友》等。其中,王峰的《桃花镇》、肖建安的《枣林湾》、王渊平的《水幻终南》曾获第八届“西安文学奖”。王峰的《桃花镇》被多家刊物连载。《风雨桃花村》荣获中国世纪大采风银奖。《河湾梦》获陕西省第二届柳青文学奖。
2、中短篇小说散文集有:成德奇的《少陵随笔》、肖宝善的《神禾集》《藤缠槐》,王峰的《纵横集》、翟曜的《翟曜文集》、阎道勇的《蓝衫根》、卢知民的《故乡,我心中的美文》《三国新语》《涓流集》、肖建安的《终南情》、王兆利的《岭上人家》、尤永杰的《野塘集》、李希仲的《石蛙自鸣》、张耀富的《疏枝零叶》、张来善的《情钟山水》、陆程久的《平生记》、袁民权的《恨》、石观山的《蜡朗灯女》等等。
3、文史资料及人物传记类着作有:王作兆的《长安史迹记略》、冯鹏程和成德奇合着的《抗日名将张灵甫》、冯鹏程的《宋绮云传奇》、《英雄,人民不会忘记》、李志中的《枫林文存》《枫林一叶》、樊耀亭的《长安兴教寺》《终南山佛寺游记》、崔皓的《长安社火艺术》,张世明的《生命流程》等。其中王作兆、冯鹏程、成德奇等人的着作获市优秀图书奖。樊耀亭的《瑰宝长安》获西安市第八届文学奖。
4、诗词类着作有:惠德普的《终南短笛》《秦岭长城》、贾楚风的《流浪水仙》《孤独的青春》、王渊平的《爱的默言》《秋之湄》、陆程久的《清心集》《南乡子》、刘双计的《儿歌集》、张景耀的《泥土歌谣》《长安诗情》、李志中的《清白诗稿》、张惠民的《流淌集》、毋东汉的《樵仙居诗草》、吴清宣的《清风轩语》窦文彬的《生命的浪花》等等。
5、新闻通讯类着作有:张宝贵的《田园报春花》,薛亚利的《风雨长安情》《耕耘在长安大地》《金灿灿的谷穗》、王润年的《金色的种子》、王峰的《创业者之歌》《历史的足迹》、崔皓的《郭杜纪事》《大写韦曲》《上塔坡巡礼》、张来善的《长安魂》等等。其中张宝贵的《女麦客王出征陕甘宁》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薛亚利、王润年、王峰的多篇作品获全国征文奖。
6、写作论文集有:樊耀亭的《文心绣凤》、毋东汉的《作文教学刍议》、王峰的《文海导航》等。
7、以政府有关部门、政协和各社团组织出书的有:《长安县志》《长安年鉴》《瑰宝长安》《长安风》《名人咏长安》《游长安》《创业者风采》《长安百村》《青春长安》《中国长安》《长安概览》等。《长安开发》有《长安风》文艺专版,长安电视台有自办文艺专栏。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评论:再读“南董北曹”(雷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