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正文内容

    《平民的记忆》专集全章节

    作者:董颖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0日 点击数:

    承办单位:长安区慈善会、佛教界有关寺院。(大慈恩寺、兴教寺、大兴善寺、法门寺、法门寺博物馆等)

    协办单位:各社团组织及有关单位

     

    (四)经费筹资

     

    由民营企业家、社会各界及佛教界寺院筹措,朱将军亲属捐赠。负责人:董颖夫、释宽严(道安寺住持,省佛协副秘书长)等人。

     

    (五)方法步骤

     

    1.争取以省、市慈善会名义主办,在筹备阶段以长安慈善会为依托,为发起单位、联络各有关方面,组成一个半官方的民间纪念机构,决定有关事项,先进行舆论宣传,即进行舆论准备和组织筹备。

    2.在明年将军诞辰日前修缮好朱子桥墓。搜集整理朱子桥文献资料,为纪念活动做准备。对修建墓园和活动费用进行募捐,并请朱将军亲属到长安共同商讨、祭奠。

     

    《六》目的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老一辈慈善事业楷模朱子桥的精神,做好慈善事业,救助弱势群体,建立和谐社会。

     

    策划人:董颖夫

    2013年3月第一稿8月26日再稿

     

     

    四、举办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

     

     

    2015年是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70周年,从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到1945年8月日本侵略者签署投降书,中国人民用3500万军民的死伤换来了抗击外来入侵的第一次彻底胜利。

    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组织编撰了《纪念抗日战争专栏》文章,出刊《秦岭》专刊,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人们记住这些为了今天的和平抛头颅、洒热血的人,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特别让陕西人难忘的是:陕西十七路军将士在孙蔚如将军的率领下奔赴山西中条山抗日前线抗日,英勇牺牲二万余人,歼灭日寇一万余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阻止了日军进犯陕西的图谋。八百勇士勇跳黄河,英雄壮举惊天地、泣鬼神。我和十七路军后裔组成陕西各界赴中条山祭奠抗日英雄代表团赴山西祭奠,在八百勇士跳黄河纪念碑前,我代表陕西各界宣读祭文。

    长安诗人魏有奇先生走访百余名健在的陕西抗日老兵,撰写、出版了《陕西抗日老兵颂》,他从南京档案馆抄回陕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两千余名抗日英烈名单(部分),我们发起了筹建“陕西抗日英烈纪念碑”活动,让英灵回归故里,让陕西人有了一个纪念抗日英烈的地方。我捐款和筹集7万元交魏有奇先生筹办并刻了纪念碑,上有两千余名英烈姓名,计划将在长安慈恩园人文纪念园树碑,后因故移放他处。这成为我最为遗憾的一件事。

     

     

     

     

     

     

     

     

     

     

     

     

     

     

     

     

    第  十  四  章

    难 以 磨 灭 的 记 忆

     

    慨叹人生

    春华秋月度流年,韶光易逝堪慨叹。

    忍看朋辈成新鬼,对镜容貌见苍颜。

    惟有文字存尘世,且让名声留凡间。

    莫笑下里巴人俗,任凭子孙论长短。

     

     

    一、回忆陈忠实先生

     

     

    忠实兄长我7岁。私下里,我称他老哥、老兄,公共场合称他陈老师。

    我这个下里巴人和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相处了几十年,他和我之间的点滴往事经常映现在我的面前:我们相识于上世纪70年代初,他的一些小说、散文常见于复刊不久的《西安日报》,我记住了他的名字。特别是他在《陕西文艺》(原《延河》)头版发表的《接班以后》更让我惊叹地大呼“好文章”。我用笔在文章上面划了多处:人物怎样出场、怎样描写、情节怎样展开、矛盾怎样发展等,因一连看了好几遍,所以标记了许多。我还推荐给其他朋友欣赏。我的故事《真实的故事》也是经张月赓老师之手,发表于1973年12月16日的《西安日报》“延风”副刊,我们因此而相识。陈忠实1974年发表的《高家兄弟》,1975年发表的《公社书记》我都读了。敬佩他塑造人物的艺术功力,他在陕西“文革”后期的业余作者中闪亮而出,出类拔萃。我们都认为他的发展前途无量。

    1980年,我被临时选聘到县文化馆担任创作干部。市文化馆在西安市西大街市政府招待所(西京饭店)召开故事创作改稿会,讨论本子。我带去了《石榴花》(后在《长安》杂志发表)陈忠实也带来了他的故事作品,好几天我们都是在一起讨论、修改作品。他很稳重、谦虚,谈吐颇有见解。我对他的印象更深了。

    1982年10月,我由文化馆回到家乡建筑队,1985年办文化站,1989年下海办纸厂,我已搁笔不写文章了。由于距离县城较远,我与陈兄来往少了些,但他发表的小说,出的作品集我大都拜读了。1992年,我资助成立长安作协时,又见到了陈忠实,他的《白鹿原》出版了,大家都祝贺他。他对我下海创业给予了高度肯定,说:“颖夫啊,你有魄力,你这条路走对了,人总是要生活的!”

    《白鹿原》出版后引起了轰动。有一天,文友李下叔带着陈忠实坐着吉普车到纸厂见我,我非常高兴。他们知道我这些年办纸厂挣了钱,到纸厂车间参观后,下叔告诉我:“陈兄的《白鹿原》要在北京开研讨会,广播电台要连播,陈兄手头确实紧张。”我当即没说二话,答应全力支持。我请忠实、下叔在沣西小学门前的涛涛饭馆吃饭,李下叔为我们照相。后来彼此作别,我望着他俩离去的背影,心中无限感慨:都知道作家成名后的荣耀,可有谁知道作家一路的艰辛和背后的困苦。我在心里默默鼓励:陈兄,你要挺住往前走啊!

    后来,《白鹿原》在参评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时出现争议,要求陈兄修改,我和长安的翟耀、肖建安等几位文友探望问候他,听他说只修改了一百零几个字,也是无奈之举,他不能老僵持着,会耽误其他获奖作品的发布。《白鹿原》修改本递上去后,茅奖名单公布了,《白鹿原》名列其中,大家纷纷为忠实庆贺。

    1996年,陈忠实找到我,说他就任省作协主席,想做几件事情,其中的一件事情,就是想筹建陕西几位已故作家的墓地、纪念馆,有的已经建了,有的正在进行。他想给柳青建墓园,而征地款无法落实,又很难落实,他找当地政府,找县委宣传部成德奇部长,也找我这个老朋友帮忙。

    我对陈老师的作为很感动,我当时正在办纸厂,虽然资金紧张,但一听要办这事,当即慷慨答应:“墓园征地款由我一人包了。”征地款有了着落,陈老师和县上的几位领导非常高兴,陈忠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成德奇、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王乃练和省作协的同志一同到皇甫协调,皇甫的干部、群众也很支持,一拍即成,遂签了合同,量了地界。时值夏天,墓园要在纪念柳青80周年之前建成,时间很是紧张,我住在长安最西部的马王镇,距县城较远,距皇甫更远,怎么办呢?适逢我的好朋友、文友周博学在县城搞建筑施工,设备、人员也有,我找了他,他二话不说,拉上一帮人马,在王旭东等同仁的料理下,冒着酷暑砌起了围墙,保证了纪念活动按期举行。

    纪念柳青诞辰80周年活动在西安雍村饭店举行,县委书记杜锁强和我应邀参加,忠实主持会议,他当场把我给柳青修墓的事通报给大家,称我为“企业家”,当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时,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心想“咱咋能算个企业家”。

    1996年初夏,长安作协主席肖宝善组织文化活动,委托我请陈忠实参加,我买了两条好烟,去省作协见忠实。他拒不收烟,说:“我抽这个,巴山雪茄。”巴山雪茄是价格很低的烟。我对他说:“咱没有高级轿车,就坐伙的重庆小面包。”他说:“这就好么,能代步就不错了。”车到陕西师大门前,我对他说:“我弟弟在这里开了一个聘珍楼饭店,咱进去吃个早点吧。”他说:“吃早点进啥饭店,小摊上随便吃一点就行咧。”我俩在师大门前的小摊上每人喝了一碗豆浆,外加两根油条。

    2001年12月18日—22日,第六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召开,在第六届第一次会上,陈忠实被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友和朋友们要在长安绿园聚会庆贺,我也应邀参加。当我发言时,忠实又一次拍着我的肩膀向大家说:“我和颖夫是老朋友了。”并说了许多对我的溢美之词,忠实是不说过头话的人,他这么一说,反倒让我有些不自然起来。后来,长安举办文化活动,主办方大都要让我请忠实参加或题字,我咋都推托不过,主办者常会说:“你和忠实好么,不找你,找谁去。”

    忠实也因此题字不少。柳青广场柳青雕像下方题字:人民作家柳青;纪念柳青90周年题字:弘扬柳青的文学精神和人格精神;为长安编写《创业者风采》题写书名;给长安吉源小区立石题字:创业石;他也为不少作者题写书名;为抗日老英雄题词祝寿,等等。他都一一及时题写,因为次数太多,且从不要报酬,弄得我后来都不好再向他张口了。

    2006年7月2日是柳青诞辰90周年纪念日。我想利用好这一契机,举办纪念柳青的


    首页 上一页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评论:再读“南董北曹”(雷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