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薛志毅>>正文内容

    薛志毅:梦断幽燕(中篇传奇)

    作者:薛志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30日 点击数:
    “这倒是个新问题,不能重婚呀,我们是共产党呀,你走,你走吧!”

    第二天袁东找来了门捷生,告诉他人家是有夫之妇,孩子都12岁了。

    老门沉吟了半响才说:“我以为她是姑娘呢!”

    袁东说:“哪有这么大的姑娘,人家都三十五了。”

    那天晚上,淑珍思索了许久,想到作为一个女人怎么这么难呀,走在那里都有人盯上,她面对窗外的星星,想念王义:“你在哪里呀!我好想你。”

    她脱去衣服,躺在床上,想起三年多的屈辱生活,那数以千百计在她身上作过乐的日本人。又想到既然当初能苟且偷生,现在献身于一个英雄又何妨,让他了得到一点人生的幸福。但是有一想,当新婚之夜人家看到自己身上这字,自己岂不成了坏女人,日本特务了,她决心教好戏,个人再不上台,不露面了。

    想不到,第二天袁东又来找她,传达领导的话:“淑珍的丈夫已失散多年,儿子也找不见了,就算离婚了,为了老门和她的幸福,你们可以成亲,这是命令,请转告惠淑珍同志。”

    淑珍说:“让我跟老门也可以,但要要单独找他谈一谈,你们组织不能包办。”

    袁东说:“我赞成。”

    晚上,老门来到淑珍的办公室,说;“你要讲啥,就明说。我是个粗人,只会打仗,没有文化,喜欢直来直去。”

    淑珍说:“好,对你老门本人,我无太多意见。但有两件事我要告诉你,你心中要有数,你能同意,就同意,不同意就拉倒,我可不管什么命令。”

    门书记说:“你说,千条万条我同意。”

    淑珍说;“我有丈夫和孩子,丈夫不说了,孩子以后找见了,我要扶养。”

    门书记说:“人人都有孩子,咱们以后了也会有孩子,这没啥。”

    “第二点,你了解我么。”

    “我和你在一起工作,怎不了解你。”

    “你可知道,参加革命前我被日本人抓去,当过三年军妓,身上也被强迫纹了身。”

    “军妓,是干什么的?”

    “军妓就是慰安妇,日本人将中国良家妇女抓去,供他们官兵侮辱的女人。”

    “什么意思?”

    “你什么都不懂,就是让日本人奸污侮弄。”

    “就是睡觉。”

    “多少人欺侮过你。”

    “少说也有一千人,有时一天就几十人。”

    “日本人真他妈的不是人。”气得老门直咬牙

    淑珍又关门,拉上窗帘说:“既然今天给你说开了,我再让你看看我身上的刺字。”

    “在身上”

    于是淑珍脱了上衣,展现在老门面前的乳房用彩色纹身一圈圈子直纹到乳头,上面有几个字。

    门捷生愤怒了,他在淑珍背上摸了一把说:“洗不下来,难道。”

    淑珍哭了,“除非揭了两层皮。”

    淑珍穿上衣服说;“多亏八路军救我出来,否则我就死在日本人手中了。”

    她又说:“这见不得人,也取不来,十分屈辱,是日本军官将我绑在床上刺上去的,就这一行字日本字,使我多受了多少欺侮。”

    五十多岁的门捷生啊了一声。

    淑珍说:“你要找我,我将真情告诉你,这是我受侮辱几年来的第一次向男人坦露真情。你愿意吗,反悔还来得急。”

    门捷生沉思了一会说:“你是个好女人,受侮辱是逼迫的,只愿中国太软弱,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我不反悔,我要保护你,作你个好丈夫,保证再也不向第三者说这件事。”

    几天后,门捷生与惠淑珍结了婚。

     

    广元在川北,是个山区,清代以前曾属陕西,后来又划给了四川。这个山区,经济落后,文化欠发达,但又是蜀中的北方门户,在军事上有重要价值。

    王义上任后,发现广元几十万人的大县只有一所完中,几所完小,他决心在教育上大干一番,在他的任上,为百姓干点好事。虽然那时国民党政府也大喊教育兴国,但最终因贪污腐化盛行,到处都是空喊,并没有行动,他想在全县再办两所中学,每个乡一所完小。

    于是他直接打报告向重庆教育部要经费,一方面动员地方仕绅捐款办学,并当下决定他只留伙食费,其余工资全捐入办学基金。他的倡议委实感动一些人,人们都为这个贪风盛行时代还有这样的好官而感动,觉得应该支持他,广元几家大地主相继卖地捐款,教育部也拨下一点钱,一年之内各乡相继建起完小,县上也建起两所中学,王义一时成为四川的教育名星,他的老校友,广元老县长拍着他的肩膀说;“老弟果然有两下子,广元全县的百姓感谢你。”

    学校建好了,余下的就是教师,没有教师,学校是白搭。小学教师由高中生可承担,这本县有,不用愁。而中学,尤其是高中教师必须是大学生呀,在这风雨飘摇的时节,谁来这偏远的山区呀!

    这天他正发愁,县一中校长郑琴来了,三十多岁的郑琴,毕业于华西大学,她父亲是成都一个大企业家,这位个儿高挑,丰姿绰约千金小姐,是广元县第一女才子,又是在四十年代年龄最大的未婚姑娘。她在穿着上,开化上自领一代潮流;说话上干脆简洁,但莺啭动听;办事风风火火,很有男子气,在筹资办学曾给王义出过不少好主意,是王义的好帮手。

    今天她穿了一件深篮色的女式西服,两个扣儿,下边衬一件雪白的翻领衬衫,领子翻在西服领上。下着灰色过膝裙,一双六公分高的黑皮鞋。更显出她白如细瓷的脸,双峰突起的胸和纤细的腰,构成了卓尔不群的风度。这种装束上海也刚流行于白领女子之间,成都不多,广元之山城更是鲜见。

    郑琴看见他,莞尔一笑说:“让我猜大局长在想啥?”

    王义谦然一笑说“郑笑长好气派呀,你能猜出我想啥,成了隆中的诸葛亮了。”
       
    郑琴仍笑说:“诸葛不敢比,但比个上官婉儿之类,为武皇代笔还是可以的。”

    “那你猜猜!”

    “当年诸葛亮猜周瑜的心思是,万事齐备,只欠东风,我猜你是学校建成,只差教师。”

    王义大笑“知我者,郑女士矣”未几又说:“你是四川人,你说怎么办?”

    郑琴说;“哟,果不出我料,我说这事还得我出马去成都一趟。”

    王义说:“那就多多拜托小姐了。”

    第二天,郑琴只身前往成都,去华西大学邀集一群同学,又叫来一批毕业生亲身说法,说去广元的好处,未来的前途,人才的重要,并说她就是广元的一中校长。

    学生们先是被她的风度所折服,嗣后又被她的言谈所折服,但又由于其工资可否按时发放来。

    郑琴于是搬出父亲的企业来,愿以企业担保,县上出不起,向她来要。

    当下就有数十人报名,她只要三十人,定了协议。

    回到广元,她将经过告诉王义,王义说;“你的话,你父亲同意吗?”

    郑琴说:“他只我一个继承人,他的还不是我的,没有必要告诉他。”

    王义不由一阵敬意。在这期间同事们知道他是独自一人,多少人都给他介绍对象,可总被他婉言谢绝。他说:“在婚姻上我已经对不起两个女人,我不能再伤第三个女性的心了。”

    这年秋天当东山枫叶红了的时候,郑琴约他上东山。那是个星期天,广元郊外的天气很好,王义和郑琴心情都很好。他们爬了一会山就在一个古亭坐了下来,郑琴便给他讲起川中的遗事:当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她说:“作为一个女人,应该关心上司的婚姻问题,尤其是象你这样在这里没有任何人照顾的男人,不知你的心中在如何想着?有甚末标准?作为你的下司,也作为了解你的相知,我想帮帮你。你在广元这一年为百姓办了那末多好事,也不能耽误了你自己。”王义说:“你我是相知,我不说假话。我也不是独身主义者,但我要等一等,等到县里的教育全搞上去了,我会考虑的。但不是现在。”郑琴问:“你说的我理解。但我要问你,你的条件是甚末,是大家闺秀呢?还是小家碧玉呢?是读书识礼的;还是风流新潮的呢?”王义说:“我不敢妄想多好,但起码找一个有点文化的,有点理想的现代女性,至于长相应有点女人味才好。”郑琴说:“你的条件不低呀!”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薛志毅:林场重逢(小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