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还没有任何内容!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薛志毅>>正文内容

    薛志毅:梦断幽燕(中篇传奇)

    作者:薛志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08月30日 点击数:
    问道: “ 你怎么才看小学课本? ”

    刘英回答:“我从小没文化,现在补课。”

    王义问:“学校在哪?”

    刘英答:“前边那个巷子。”

    王义说:“我有个想法,你把课本全买回来,不用去了,我来教你。”

    刘英答:“那太好了,我早有这个想法,还没敢说,你这个大学生,懂得多,讲课一定讲的不错。”

    王义说:“我想不会比他们差,也正好帮你做点事。”

    于是,王义为刘英开了三门课,国文、算术、历史。他认为识字是学习之本,会算是人生之道,学史能明白道理。

    在国文上,他除了每天教刘英识生字,还手把手教她写毛笔字,大楷、小楷,一撇一捺,在算术上教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九九乘法歌,在历史上从三皇五帝,逐步讲到朝代更替,近代历史。

    这时已是1942年夏天,天气炎热,刘英为王义做了丝绸长袍,白细布短衣,自己则白衣黑裙,二人每天除了三顿饭就是学习,学习间隙,也讨论人生。

    半年多过去,刘英已学完了高小课程,一手毛笔字写得有点功夫,对算术,历史也大略清楚起来。

    这时已快到四三年春节,腊月中的一天,刘英忽然想起心思,心想淑珍姐陷入虎口,生死不祥,思索当年买了自己,原是他的人,但他从大义出发打发个人上了西安,在西安才有了这样一个出路,而今他在难中教个人文化,对自己可以说是恩重如山,自己如何报答他,不如干脆嫁给他,也少了孤男寡女在一起的尴尬,和邻居的议论。再则老太在去时,西安还有几处百货店,长期托人管理也不行,由他来掌管,自己当老板娘,不是名正气顺,而且生意也好做。

    于是,她就走到厢房,看到王义在看书,就问:“先生,以后有啥打算?”

    “我最近也在考虑出路,是不是你要赶我走?”王义说

    刘英说:“你别误会,我这条命曾经是你给的那敢造次,我有一个想法,不知当说不当说。”

    王义道:“你对我有救命之恩,什么话不敢说。”

    刘英道:“说了你别见怪。”

    王义道:“你尽管照说。”

    刘英说:“淑珍姐已陷虎口一年多,吉凶难卜,出来的可能性很小,王强在何处,你也找不见。你一个大男人又不会照顾自己,身边没个女人不行。我们孤男寡女在一起长期也不好。我想,当年你一个大学生,我是个穷丫头不敢高攀,现在你在难中,我也有一点家产,懂一点文化,配得上你,咱们干脆明媒正娶地招你为婿,办个手续,你帮我照管生意,你在外,我主内,又是个幸福的家。你可否同意。”

    王义看到已成熟干练的刘英,红扑扑的双颊上呼灵的大眼放射着希冀的目光,高耸的双峰激动得起伏,这个当年的姑娘现在出落成一个美丽的待嫁闺中的女子,算来她也二十岁了,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个人来这快一年了,受到她百般的照顾,她已尽了一个妻子的义务了,和她成婚是自己的福气。就说道:“刘英你漂亮美丽,成熟干练,人又善良,和你成婚是我的福气,只是我现在身无寸金,足无寸土,配不上你。”

    刘英说;“王义你比我大七八岁,更明事理。我不图你金钱,就图你一个人。我们相依为命,什么你的我的,过去你不这样讲,我现的一切都是你的。现在咱们结婚,将来淑珍大姐找着了,她仍为大、我为小,我相信我们可以过在一起。”

    王义说:“那都是小事,就依你吧,谁做媒人?”

    刘英说:“这由我找,两年前老太太收我为女儿时,曾让巷口胡大爷当中人,因老太太家也姓刘,我的姓都不用改,老胡大爷一直关心我,太太过世时,她的几位远亲来要赶我走,分家产,还是胡大爷做了主,胡大爷前不久还问我婚事,说他还要作公正人、主婚人。”

    王义说:“那就交给你了。”

    两天以后胡大爷来见了王义,和王义谝了一会儿,连夸刘英有眼力,找了个知书达礼的丈夫,保证能使老刘家兴旺起来。

    一周后是腊月十六日,在胡大爷的主持下,他们招待了远亲近邻,结了婚。结婚那天,刘英身着雪白的婚纱,显得更加美丽可人,王义身穿藏青色西服,也潇洒倜傥,二人拜过老太太夫妇的遗像,进入了洞房。

    新婚之夜,刘英拥着王义说;“王义,我们终于走到一起了,你永远是我的大哥,我永远是你的小妹,从此夫唱妇随,永不分离。”

    王义也吻着刘英说:“是你,又给了我这流浪儿的幸福。”

    红烛闪闪,洞房温馨,一对经过风霜之苦的人又尝到了人生的甘甜。

    在张北的农村中,小陈和王强在庄主的照料下生活王强被安排和庄主的儿子一块读书,小陈则除了照顾王强外,每天帮庄主干点活儿,日子一天天地过去。

    当淑珍就押解到保定后,戏园里曾派人打听过消息,说淑珍还过得不错,半年后,又传说淑珍被送到了太原,从此就再也就没了信息,小陈和王强哭了一回,也毫无指望在那里混日子。

    庄主对他们依旧精心照顾,视王强如自己的孩子,对他的读书也挺关心。庄里的小学是个私塾,一个教师教着四个孩子。这个教师虽老,但富于爱国心。在课堂里给大家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慷慨激昂地说:“现在日本鬼子就像当年的金军铁蹄残踏中华大地,多少英雄在前方作战,舍生求义。你们长大了也要当岳飞那样的英雄,为中国、为民族立功。”在张北这偏僻的农村,在沦陷区中一块敌人从没来过的净土上,升腾着一股爱国的凛然正气。

    王强听了老师的话,想起身陷囹囵的母亲,泪流满面,回到家中,爬在小陈的腿上说:“姐姐,姐姐,妈妈不在了,你就是我的妈妈,从今后我就叫你妈妈吧!请你在我背上刺上字,要精忠报国!”

    小陈说:“傻弟弟,我才比你大七岁,怎能作你妈妈,现在是什么时候,还要搞滴血刺字,只要你有心就好了,好好读书才能救国。”
       
    王强说:“你怎么当不了我的妈妈,你从小将我抱大,又领我一起逃命,白天管我上学,夜里搂我睡觉,关心我吃穿,每天三餐为我做饭,不是妈妈是什么!”

    小陈说:“不要胡说,不要胡说。”

    可王强一连叫了好几个“妈妈,妈妈!”

    庄主见了说:“小孩这样叫,也可理解,你就像一个当妈的一样管着他,不是妈是什么?”

    王强自从这以后,就管小陈叫了妈,小陈先不答应,慢慢也习惯了,答应了起来,这年十六岁的小陈姑娘,觉得自己一下长大了许多。

     

    6、淑珍苦尽甘来入八路 王义命运多歼巴蜀行

     

    光阴如梭,碾转到了一九四三年春。在山西太原前线的淑珍又经历了一番生死搏斗,四二年她在那个营中的三百多官兵轮番折磨得欲死不得,欲活不能,浑身酸臭的时候,命运又转来一道生机,井上被八路军在一次游击战中击毙了,小林因过去战功卓著从军法处出来又接任了太原日军的头目,因小林还怀念她,还特别关心,专程去医院看了几回,让医生一定要治好她的病。

    这样,医院先给她全身清毒,补充营养,养了三个多月,到了这年夏天,惠淑珍已恢复了过去的美艳。

    小林给她送了几套中国式的旗袍,将淑珍打扮成一个中国型的少妇,又接见了她。

    小林说:“你受苦了”。

    淑珍不说话,只是流泪。

    小林说:“我已接到指令,不能和你在一起,但我也不能把你再交给野蛮的士兵了,让你受太大的折磨。

    淑珍说;“你放我走吧,我有丈夫和孩子。”

    小林一笑:“那个不行,东亚圣战还需要慰安妇,你这样的一个女人,可以使我的多名军官得欢心。”

    淑珍骂道:“你没母亲,没有姐妹,你愿意她们受辱吗?”

    小林说:“这那叫受辱,这是支持圣战,一个女人献给官兵。承受男人们的关爱也是幸福的。”

    淑珍骂道:“你放屁!”

    然而不管淑珍再骂,她这天还是被送到太原军官慰安所,这里主要接待营以上军官和营以下的立功人员。

    军官慰安所稍文明些,一个人有一间小屋,一天接几个军官,星期日可以休息,就像一般的妓院。

    在这里淑珍呆了几个月,到了四三年冬天,她又被带到前线,慰安前线的军官。

    在这里淑珍的命运来了次真正的转机,那是天晚上,日军营长正压在她身上,淑珍被压得眼看着又要昏死过去时,外边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原来这是太行山前线,八路军部进行夜袭战斗。

    日军营长听枪声,跑了出去,门口的卫兵也走了。淑珍一看有机可乘,挣扎着穿上旗袍,踉踉地跑出帐篷,这时营房中片枪声,爆炸声,几个八路军的战士跑了过来,大喊:“缴枪不杀,优待俘虏。”不知哪个人看到了在帐篷外,月光下瑟瑟发的淑珍说:“这里还有个日本娘们,”淑珍大声说:“我是中国人,不是日本人。“她就被战士们带走了。

    第二天,在八路团部里,她几年来第一次受到了人的对待,该团穆团长招待她。

    团长让她坐在椅子上,递给她杯水,问起话来。

    团长问:“你是哪里人,在日军中干什么?”

    淑珍说:“我是北京人,唱堂会时被日本人扣下来,已经在日本人营中呆了快三年了,我能干什么?我是女人,只能受欺侮。”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薛志毅:林场重逢(小说)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