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静静流淌的沧桑(吴景桦)
吴廷锡还是西安官报的创始人。据西安市档案馆史料载,光绪二十二年,陕西布政使樊增祥主导,陕西省购置一台铅字印刷机,在今西安青年路开设秦中官书局,由藩司文案吴廷锡主持创办陕西笫一张报纸《秦中书局汇报》,报纸为期刊型,月出一期,以政论为主,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十一月出版第一期,光绪二十四年(1898)停刊,他也因此成为西安笫一张官办报纸的创办人。据1996年西安市第二印刷厂《厂志》记载:“公元1896年,陕西笫一台铅印机到省。秦省布政使于长安二所一坊梁府街“提学使衙门”以东(今西安市青年路13号),开设秦中官书局,隶属秦省布政使衙门,由藩司文案吴廷锡兼理主持创办陕西笫一张报纸《秦中书局汇报》。报纸为期刊型,月出一期,以政论为主,于1898(戊戌前)停刊。”佐证了这一史实。吴廷锡对陕西的贡献,受到辛亥革命元老、陕西督军、陆军统领张凤翙的厚爱,也深得杨虎城、邵力子、孙蔚如、熊斌等历届陕西省主席的敬重。孙蔚如曾致信先生时称谓:“敬之先生史席省、钱极佩”,喻其为珍贵之佩玉,足见其“道德文章”非同一般。1946年,祖父吴廷锡病故,享年82岁。他逝世后,陕西各界人士纷纷前来吊唁,通过赋诗作词赠匾、举行各种悼念活动等,以表达敬仰之情。次年春,其灵柩归葬原籍江苏江宁时,陕西省政府特为其送行,省政府要员、各界名流、社会贤达等参加了送别,沿街的百姓也自发在门前摆放香案、供品,行跪拜礼为其送行。
吴桦的大表哥涂成志先生也曾给吴桦讲述了这一历史画面,为祖父送行的人群浩浩荡荡排成几公里之长,老百姓自发地摆上香蜡、供品,长跪于自家门前目送祖父的灵柩从门前经过,场面感天动地甚为恢宏和悲壮,表达了陕人对这位外藉文士、史学家的最崇高敬意和至高无尚的礼遇。
斯人已去,吴廷锡先生的后辈们从此在西北这座历经了十三朝古都的长安城扎下了根,先生共有两子两女,他们就是吴桦的父亲、大伯和两个姑妈,父亲是他们四兄妹中最小的一个。
吴桦的家原座落在南门里的湘子庙街33号吴公馆,三级的进户门槛是用清一色、整块的清石板砌成的,经过天长日久的踩磨已变得油光发亮,黑漆的双开大门高大而威严,门板是用5公分厚的紫檀木板制成的,门扇背面安装有防盗的机关,当门杹子插进门纂时,机关会自然落下,掉入门杹的槽窝,起到固定门杹、防止门杹从外面被人拨开的作用,构思奇妙,做工非常精巧,极具艺术性和创造性。门扇的正面镶嵌着两个黄铜的大门环和门环挡板,门环光滑圆润、金光闪亮,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门环挡板在门环长期的击打过程中,已磨砾出一道半园的弧型,每当有人回家敲门时便发出浑厚响亮的声音,即使人在后院也照样能够听得见。进入大门后便是一道红木质地的二道照碑门,作为屏障隔开外界直接看到院落的视线。整个院落的房屋错落有致,由上房、东西厢房、偏院和后房组成,月洞式的圆型拱门将正院和偏院分开,连廊迂回曲径通幽,连廊上面全部被葡萄滕缠绕覆盖着,四面修着高约50厘米的木制隔挡,掩映在花草翠绿中,正院的中间是一块四四方方的空地,是家人室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偏院有南、北两个客厅,专门用以接待来往家里的宾朋好友,幽静而舒雅,南客厅为主客厅,也是祖父的书房,客厅的地面上铺着暗红色的波斯地毯,房内的中堂上悬挂着诺大的一个黑色生漆的牌匾,上面写有 “年高德硕” 四个金黄色正楷大字,两侧是一幅对联上面写着“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的字样,横批为“仁义礼智信”,中堂两侧各放有两把核桃木的高背太师椅,两边的扶手也较高,整个人坐上去两只胳膊肘儿搭在扶手上,尤显得端庄而凝重。太师椅的中间摆放着核桃木的几案,几案大约宽60厘米,长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户杜文士王景民(吴景桦)
- 下一篇:散文:户县抗击传染病史上的"三大战疫"(…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