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正文内容

    《平民的记忆》专集全章节

    作者:董颖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0日 点击数:
    我和四类分子的子弟们睡在工棚,挨过斗。

    我过年没有回家,在沣河岸的草棚中遥望村中的炊烟,

    我侧耳听到鞭炮声,一狠心钻进工棚,在写作中过年。

    我也曾经想上人家门,当“倒插门”女婿,但“小产”。

    我发狠:别人把自己不当人,自己要把自己当人去活着!

    走出去,寻找出路,换一个活法,寻一片蓝天。

    在西安钢厂拉过电杆,在大峪,沣河自动闸当民工,拉石头,修水库,涉险滩。

    我爱上了文学,它净化了我的心灵,给了我自尊,燃起希望的烈焰,

    我结婚时炕上没有单子,用油光纸糊了当被单,

    80年到文化馆,但维持不了生计,

    又回建筑队,办培训班,1985年《放年炮》故事发表后惹了祸,

    大队干部对号入座,大年三十剪了我家的电线,断了电,

    我们在黑暗中过了年。

    社会要我们“夹着尾巴做人”。

    飞来横祸,父亲被人在菜市场残害,至今仍未破案。

    在父亲坟头,我发誓要活出个人样来:

    腰要挺起来,要让这个家族兴起来。

    我决定下海办纸厂,是在我三十八岁生日的那年。

    1989年我与我心爱的文学告别,难分难舍啊!

    我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还要回来。”

    豁出去了,下海一搏,从此我下海了。

    我的自行车轮子,一定要跑过汽车轮子。

    这里有一段故事。

    是坐着小车嘲笑我们干不成的那位“白冒尖”。

    办纸厂并不那么简单,筹款、征地、建厂、投产。

    厂子盈利了,又出现股东纠纷,家族矛盾……

    更可怕的,麦草半夜被坏人点燃,烧了一天一晚。

    还有更险的:讨债路上被“砍刀队”在头上连砍数刀,死里生还。

    …………

    十年奋斗,我终于有了第一桶金。

    1998年,纸厂停办,我重操建筑业。

    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和众多的“兄弟们”一起实现了向城市的转战,

    但也有不尊严的时候,

    派出所要暂住证,把民工们关进黑房子,要罚款,

    请人吃饭买单,打牌,找小姐,是家常便饭。

    我只能随波逐流,充满了无奈和茫然。

    文化人也有自己的弱点:

    常常是“缺临门一脚”是干不大的遗憾。

    用现在的话说:“你没有抓住机遇。”

    “抢”抓机遇,你不“抢”,

    心不“狠”,不会硬吃“車”“货不到位,等于零”。

    “和一把手没关系等于没关系……”

    咱一辈子都学不会,枉吃了这些年的糊涂饭。

     

    2005年,我想为我后半生设计一件事情,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想找回做人的尊严。

    这件事是柳青文化品牌建设。

    到2016年柳青诞辰百年的时候,已经做了十年。

     

    其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咳!做好事咋就这么难!

    但是,在朋友的支持帮助下,

    我们没有打退堂鼓。

    在困难面前不服软,

    该咋样做还咋样做。

    朝着目标,勇往直前。

    终于,我们实现了,

    我们胜利了。

    我这些年来提了100多条提案,

    80%被采纳兑现,

    我自豪,我心欢,

    是因为提案的“兑现”,

    圆了我的一个个心愿。

    朋友们,各位委员:

    我今天的发言,

    既无自己的五马长枪,

    也无他人的说长道短,

    我只是想,表达一个最基层政协委员的心愿。

    我老董只是长安区马王镇马王村小百姓一员,

    我何德何能,我知道自己的小名,我姓啥为老几。

    一顿能吃几个馍,能喝几碗饭,

    我想挣钱却没挣下什么大钱,

    也未创下什么伟业,

    在这里,

    我绝不想哗众取宠,

    也不想发表什么高见(也无什么高见),

    有的只是一点点想法,一点点真言,


    首页 上一页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评论:再读“南董北曹”(雷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