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正文内容

    《平民的记忆》专集全章节

    作者:董颖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0日 点击数:

    一、纪念杨虎城将军

     

     

    01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暨追思十七路军抗日英烈

     

    因我的伯父董大椿曾在十七路军参加抗日战争的缘故,我和他儿子董瑞生加入了西安事变研究会第十七路军研究会。我看了十七路军在孙蔚如将军的率领下奔赴山西,立马中条,英勇抗日的事迹,特别是看了徐剑铭、张君翔两人合著的描写这场战争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立马中条》,被十七路军陕西将士英勇抗日的事迹所感动。研究会的负责人找到我,他们看到我策划举办纪念人民作家柳青的活动搞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深受启发。他们让我策划纪念追思十七路军抗日阵亡英雄的活动。我经过仔细思考,根据当时的政治气候分析,这一活动是无法单独进行的,只能套在纪念西安事变,纪念杨虎城将军的活动之中。十七路军是杨虎城将军的旧部,这个部队被中共地下党掌握,是一支抗日的革命部队。两个放在一起,顺理成章,一脉相承。对于我这个思路,他们都非常赞同。

    我算了一下,时值西安事变70周年之际(2006年12月12日),这是活动开展的最佳时机,我起草了举办《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活动的方案》,大家一致通过。

    方案是这样写的:

    杨虎城,陕西蒲城人,1892年生。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1924年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党第17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等职。1936年12月,与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抗日。西安事变后,杨虎城被蒋介石逼迫出国。“七七事变”后,他要求回国抗日,遭蒋拒绝。1937年11月由法国回到香港,准备参加抗日工作,后被骗囚禁达12年之久。1949年9月6日,杨将军及其幼子、幼女,他的秘书宋绮云夫妇和幼子,在蒋介石亲自策划下全部被惨杀于重庆歌乐山半山坡上的戴公祠。1950年1月15日,重庆市政府举行隆重的追悼会,刘伯承、邓小平等党政负责人及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文教界、新闻界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了追悼会。同年,将杨虎城迁葬于西安城南长安县韦曲镇的“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

    为了缅怀英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决定在杨虎城将军陵园联合举办“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活动”。这场活动要顺利开展,必须得到官方的认可和参与,我是长安区工商联副会长,工商联归区委统战部领导,这场活动符合统战性质。

    2006年11月,我和西安事变研究会,十七路军军史研究会到区工商联商讨共同举办“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活动,大家一致同意我起草的策划方案,工商联党组书记杜尊武大力支持。方案送到统战部后,也得到了长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区委办公室主任)柴跟科同志的赞同,方案也得到了长安区政协主席成德奇的高度肯定和全力支持。这个方案刊登在区委主办的“长安通讯”上。

    11月28日,我们在长安举行了“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新闻发布会”,30余家省内外媒体参会。我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公布了纪念活动方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响应,各大媒体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了消息,并连续数日用整版篇幅进行全方位报道。十七路军研究会没有经费,区工商联也没有,我自己先捐款,并动员爱心企业家赞助,共筹得10万余元的活动经费,我为企业家设置了在纪念活动中向杨虎城将军墓献花篮仪式,以彰显企业家崇敬英雄的爱国情怀。

    12月2日,纪念活动在杨虎城将军陵园隆重举行。省政协副主席朱振义,范明将军,宁必成将军,原政协主席周雅光,原省人大副主任、刘志丹的女儿刘力贞,省记协名誉主席张光,省党史办主任姚文琪,长安区政协主席成德奇,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柴跟科,区人大副主任王作兆以及全国政协委员、杨虎城将军的女儿杨拯美、侄子杨拯湘、长孙杨协,孙蔚如将军长子孙存汉等省市区领导,原十七路军老战士及杨虎城将军亲属子女代表及企业家代表在杨虎城烈士墓前敬献了花篮,我代表社会各界和主办单位宣读了祭文,深切缅怀了杨虎城将军的丰功伟绩。下午,在长安常宁宫举行“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暨十七路军抗日先烈追思座谈会”,悼念缅怀十七路军在山西中条山英勇抗日牺牲的两万多名先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纪念十七路军抗日英烈的独特方式,媒体报道:

    我以区工商联副会长、柳青文学奖基金会会长的身份宣读祭文,在场的500多名各界人士无不心潮起伏。

    我在追思会上回忆了伯父董大椿参加十七路军地下党,奔赴山西抗日前线英勇作战的事迹,与会者深受鼓舞。这篇回忆文章后来发表在《山西老年报》上。

    《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大公报》《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长安报》等三十余家媒体纷纷报道,《华商报》连日来用六个整版,《三秦都市报》用四个整版进行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向杨虎城将军被害致歉。12月12日,全国政协举行了“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座谈会,把纪念活动掀向了高潮。

     

    附:丙戊初冬公祭杨虎城将军文

    董颖夫

     

    惟丙戊冬十月十二日,恰置西安事变七十周年来临之际,西安各界暨杨虎城将军亲属、部属谨备鲜花多簇,肃立于杨公墓前,祭告英灵曰:

    天生英豪,非唯有过人之智,亦且具超凡之肝胆气节也,观杨虎城将军之生平为人,尽知之矣。

    公之英年,家境贫寒,时置清末,吏治腐败,世路惟艰,民不聊生。父蒙不白之冤,公有辍学之痛,血海深仇,不共戴天。遂揭竿而起,结交志士,成立“中秋会”,横戈渭水,打富济贫,豪强丧胆,贫弱拥戴。其后,仰望武昌义帜高举,遂率部参加秦陇复汉军,与清军浴血奋战,功勋赫然,声威响震关中八百里。

    镇嵩军围长安,其疯狂不可一世,奸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西安四郊百姓流漓失所,十室九空。公扼腕愤叹,誓解民于倒悬,遂率部与李虎臣协同守城,空腹持戈,砺兵待旦。见黄叶飘飘,问敌人之诡秘行踪,闻寒蛩夜鸣,效武穆之巡检士卒。誓与西安共存亡,如是者八月有余,西安围解,公愿亦遂。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加紧侵我中华,践踏我国土,蹂躏我同胞。蒋介石力主“攘外必先安内”之谬论,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人,致使神州有沦亡之险,民族有灭种之危。杨虎城将军以天下为己任,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挺身而出,力挽狂澜,积极响应中共之主张,高举抗日大旗,与张学良将军,联手“兵谏”,逼蒋抗日,是以有震惊中外之西安事变。当此之时,日月为之失色,地球为之战栗,全球之人奔走相告,曰:“非有捅天之胆,不敢为也。”遍览古今典籍,虽旷世英雄,有此举者,能有几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成,民族救亡有望,而杨公被迫解职,后竞身陷囹圄十二年之久。试想,十二年间,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苦雨寒风,铁窗冷月,孰知其间之况味?鼠声沙沙,常防特务之暗至,雨雪侵户,恒念国运之兴衰。见晨光而啸歌,望夕月而咏志,盘桓于孤松之侧,流连于竹林之内,清白坚毅,不为利诱,壮志如山,何惧威胁,巍巍泰山,傲睨世间丑类,滔滔江河,尽吐凌云浩气。不屈不挠,爱国之初衷不改,顶天立地,其人间一伟丈夫也!

    孰知天道不公,一代英雄,擎天一柱,民族之魂,竟被暗杀于重庆戴公祠前!当是时也,星月为之寒心,草木为之涌泪,天地为之发抖,江河为之啸歌。壮哉,杨公!

    杨公被迫解职之后,依旧神寄泰阿,志彰云表。其亲手缔造之十七路军,继续高举抗日救亡之大旗,与日寇殊死拼搏。娘子关前,赵寿山将军率部血战三昼夜。中条山间,孙蔚如、孔从周将军亲率三秦健儿,杀得日寇血水成河,骨肉堆山。两万英豪,为国捐躯,八百义勇,蹈河守义,风云变色,星河摇坠,环球之人,孰敢小觑我中华男儿!

    杨虎城将军去后之半百年间,中华民族,改地换天,百业兴旺,国力强大。杨公英灵有知,当含笑于九泉。

    杨虎城将军,永垂不朽!

    十七路军之英烈,永垂不朽!

    丙戊冬十月十二日

    (本文2006年12月4日刊登于《西安日报》)

     

    02 纪念杨虎城将军遇难60周年

     

    苍松翠柏映先烈,丰碑矗立慰英灵。2009年9月5日,地处少陵塬畔的杨虎城将军陵园内鲜花簇拥,哀乐低徊,省、市、区各界300多人士聚集一起,隆重纪念杨虎城将军遇难60周年,深切缅怀这位千古功臣、民族英雄。

    杨虎城将军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早年参加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后,响应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36年底,同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了“西安事变”,后被蒋逼迫出国考察。抗战全面爆发后,杨虎城回国准备参加抗日,被国民党囚禁12年。1949年9月7日,与次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秘书宋绮云夫妇和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以及两位副官等人,在重庆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上午9时许,各界人士胸佩白花,神情肃穆,沿台阶缓步而上,静默于将军陵墓前。省政协副主席王晓安,原省级老领导张勃兴、安启元、李溪溥、董继昌、蔡竹林、吴庆云和杨虎城的女儿杨拯美等一一敬献花篮,缅怀这位民族英雄。区政协主席成德奇,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柴跟科,区人大副主任温德厚、区长助理史伟代表区四大班子敬献花篮。

    作为长安区工商联副会长、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我代表各界人士朗诵他创作的缅怀祭奠长诗《共和国不会忘记》,感动了在场的每位祭奠者,把纪念会的气氛掀向了高潮,《陕西日报》用《共和国不会忘记》作标题在头版对活动进行了报道。

    原省委副书记蔡竹林、西安事变研究会暨十七路军史研究会主任孙存汉和区领导成德奇、史伟等讲话,表示要继承和弘扬将军的爱国精神,为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杨虎城将军女儿杨拯美、长孙杨协,宋绮云烈士女儿宋振平等亲属追思了先烈事迹,并向各界人士致谢。

    此次纪念活动由西安事变研究会暨十七路军史研究会、西安下店玉米开发实业有限公司、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共同主办。

     

    附:共和国不会忘记

    ——杨虎城将军殉国60周年祭

    董颖夫

     

    轻轻地,走进墓园,

    走进墓园,请把脚步放轻!

    怀着思念的悲伤,

    怀着景仰的虔诚,

    九月的秋风中,

    我们来拜谒,

    长眠于少陵原畔的

    不朽英灵!

    杨将军,


    首页 上一页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评论:再读“南董北曹”(雷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