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正文内容

    《平民的记忆》专集全章节

    作者:董颖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10日 点击数:
    村里修城隍庙时,我建议里边修建一间文化室,并为此捐款一万元;同时给村上的每位老人发放慰问金100元,共发放近万元。

    2022年,我捐款五万元,请全村老人吃顿饭,全村60岁以上老人约有1000多人,我想让老人们开开心心地欢聚一堂。因当时受疫情影响推迟在2023年重阳节进行,活动主题为“2023重阳节尊老敬老千人百席长寿宴”。

     

    04 举办弘扬传承优秀周文化暨《秦岭》丰镐专刊首发座谈会

     

    马王地区、斗门地区是丰镐遗址保护地区,是西周丰京镐京所在地,为了加深人们对丰镐历史的了解和认知,进行文化建设,我出资两万元,组织各方面的文史专家及学者,编辑出版了《秦岭》丰镐专刊,于2023年8月19日在马王街办举行了“弘扬传承优秀周文化暨《秦岭》丰镐专刊首发座谈会”,各级领导和各界群众代表共80余人参加,座谈会开得非常成功,宣传了丰镐文化,引起政府各级部门的重视,反响非常好。

     

    05 繁荣家乡文化

     

    2018年11月,在尊老敬老捐资会上,我提出了编写马王村史的建议,接着我又拿出了编写马王村史的提纲,交马王村两委会,马王村两委会采纳了我的建议,成立了马王村史编写小组,经过两年的努力,马王村史终于和群众见面。

    为了宣传马王村,我出资邀请《西安晚报》的记者到长安马王采访,2013年8月18日《西安晚报》以《马王村:西周丰京遗址上的风水宝地》为题,用整版的篇幅介绍了马王村。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家乡办马王镇文化站,开展了多项文化活动,如:举办了张建哲先生国画义卖展、长安西部锣鼓大赛、沣河音乐会、纪念张周勤就义四十周年、国庆文艺会演、开展图书阅览、春节灯谜等多项文化活动,活跃、丰富、繁荣了马王镇的文化事业。

     

    06请全村老人吃顿饭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2023年九九重阳节当日,马王村举办了场面异常宏大的“千人百席长寿宴”活动。这次活动,由我出资五万元承办,马王村村委会举办。活动主题为:“尊老敬老,关爱老人,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活动当天,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多年不曾见面的同龄人,以及比我年岁大些或者小些老人们欢聚一起,欢欣热闹的气氛令人感慨万分。活动上,我做了这大半辈子以来最为质朴的会议发言:

     

    请全村老人吃顿饭

    ——在马王村2023年九九重阳节千人百席长寿宴上的发言

     

    哎呀,今天来了家乡这么多人,很长时间想见都见不成,今天终于见面了,我心里高兴得很!要多高兴,就有多高兴。老人见了老人面,简直那个心情啊,比今天的天气还好(阳光灿烂,天高云淡)!

    去年,在我侄子给娃结婚的时候,请来了许多亲朋,我队上和村上的干部都在场,我跟队上的干部说:“我想见见咱家乡的老人,你给咱张罗一下。”结果村干部说:“啥?你光请你队上人,不成,你把咱全村的老人都请上,你给咱弄。”我当时脑子一热就说:“弄就弄!”结果,我跟村干部说:“需要多少席,50席够不够?”村干部说:“不成,得100席1000人!”哎呀!家乡这么多老人,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咱村现在有5000多人口,有1000多老人,相当于全村总人数的20%,也就是说这个社会已经进入到老龄化社会了。所以,老龄问题、老年人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和全社会重视的焦点的焦点,关键的关键。

    这些老人过去苦得很,现在80多岁的老人是1940年前后出生就叫40后,像我这75岁的就是1949年、1950年前后出生的就叫50后,60多岁出生的就是60后,也就是40、50、60后的是现在老年人的主体,而这些人过去就把苦都受扎了。在那个粮食短缺的年代,大家受饥挨饿,养活全家老小,不容易,不容易啊!我妈10个娃,你看怎么养活啊!?现在,想起老人们过去走过的路,确实令人感到心酸。但是,他们都挺过来了,他们把儿女都养成了,他们还幸福地生活在现在。所以,我就觉得老年人遇见现在的盛世,就要好好享福,这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啊!

    其实,我愿意请全村人,请全村老人们吃顿饭,因为细想起来,全村人就是一家亲。

    我的本门宗是西门社7、8、9队,土改合作社时划分到北门社。我妈她舅家是马王村西堡子的蒲家,蒲家就是我妈她舅家,我大他舅家是南门社的张家(张建哲、张建旗一家和北门社的张建兴一家),我大孩子的舅奶的舅家是东堡子董彦秀(音)那一门,孩子他舅奶姓董,我奶妈是东堡子姜家,她是西堡子蒲家的姑娘。再往上追几代,全村人的血统都连在一块哩。这说明,马王村人是一家亲,血缘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愿意请全村的父老乡亲,我给全村的父老乡亲鞠个躬,祝你们长寿、祝你们幸福、祝你们快乐!

    你们的在世,就是后代们的幸福,就是全村人的希望,祝你们福寿康宁!祝你们身体健康!祝你们快快乐乐!祝你们永远幸福!

    其实人这一生,主要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你仔细想想、你深夜睡不着了,就好好想想,人都是为着生存下去、生活下去这个主题,这个主线而不断奋斗着、忙碌着,人要生存下来真不容易!要幸福的生活下去更不容易,特别是老年人要活得幸福就更不容易。

    今天,村两委会把老年人聚集起来,让大家聚一聚、见见面、谝一谝、说一说、乐一乐,这是天大的好事!难得有这样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让大家聚集在一起、欢乐在一起,这是非常好的事,应该大大地点赞。

    最后用我一首思乡诗来表达我的心情:

     

    沣水北去乃自然,入渭穿黄渤海湾。

    随流漂浮数十载,梦回依旧故乡田。

     

    谢谢大家!

     

     

    附:故乡

     

    故乡是一方圣土,

    捧一把泥土泪水流。

    故乡是一坛老酒,

    喝一碗老酒忆乡愁:

    故乡啊!

    沣河流水千层层浪,

    倾听儿女诉衷肠:

    在外谋生万般般苦,

    苦水只能在肚里走,

    仰望南山发血恨啊,

    不混出人样不回头!

    东出的日头西残的月,

    南来的大雁北风的口。

    一路路走来一声声吼,

    一碗碗老酒水中流。

    故乡的亲人故乡的酒,

    点点滴滴在心头。

    掬一把沣水喝不够啊,

    凯旋日我定回家走。

    抱定故乡不松手,

    亲爹亲娘亲故土。

     

     

     

     

     

     

    第  十  三  章

    几 次 纪 念 活 动

     

    英烈情结

    三秦自古多豪杰,慷慨悲歌唱未歇。

    群雄英魂归长安,峻陵高碑耸原野。

    殷勤凭吊告亡灵,隆重公祭慰先烈。

    浩然正气横长空,丹心入土化碧血。


    首页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评论:再读“南董北曹”(雷涛)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