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树蕙百亩 艾不损芳—茹桂先生一幅书法之读感
茹桂先生是书坛之大家,亦是我的老师矣。
我尊其德,刚健中正,泰而不骄;尊其贤,鸿朗高畅,敬业乐群;尊其才,诗词书画,迥然独脱。虽未礼投先生,甚幸关门,然心师也、义师也。
我常见先生的笔墨。先生的字,在西安、在国域、在友邦,可谓树蕙百亩。一日,有友人来,携一大轴,丈八长卷,为先生所书苏轼之《水调歌头》。徐徐展开,气势逼人,峭拔烂漫,拍手称喜。
书字亦如作文、亦如成事、亦如打仗,非随意所为,非莽夫轻动。孙过庭《书谱》有云:“同自然之妙,非力运之能成”。写字讲究妙道自然,并非用苦力、用蠢力所轻易而达到。这其中彰显着书写人的学识、修养、功力、悟性。所以一幅好的作品,首先是整篇之天成布局。布局成则大半成,布局败则大半败。先生此幅字之布局,前后连贯,首尾呼应,泰然稳妥,沉雄浑朴。此一喜也。
谋篇要有开有合,行文要有高有低,字体要有大有小,字间要有连有断。为纵有行,横行无定,此为章法也。章法不乱,思之不乱,情之不乱。先生此篇之章法,长而短之,短而长之,因气取势,因势抒意,高低隐显,大小互托,近百字长文,洋洋洒洒,方寸无亏,形态绝纱。此二喜也。
布局之好,谋篇之妙,全靠用笔而为之。笔无功力,布局枉思,谋篇枉费。因之,用笔乃一幅字成功与否之关键。欧阳询在《用笔论》中说:“刚则铁画,媚若银钩”,引用到先生此幅字上,实不为过。先生用笔,很有个性,独有风骨。苏轼这篇巨文,既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之问,又嗟“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叹;既抒“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之痛,又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之情,高昂与委婉共有,哀叹与祝福同存,实乃千古绝唱。因之,书写时不能死水一潭,无波无澜,亦不能有情无韵,有韵无神,故而刚时应如铁画,媚时应如银钩。先生书写,粗而不肿,细而不飘,疾而不浮,徐而不滞。情寓之,意达之,字通之。此三喜也。
一幅好字,好在感人,好在动人。动人亦如雷电长风,摧人肺腑;亦如流云彩霞,耀人心眼。现时时髦用语,谓之冲击力、震撼力。一幅字,没有情,不温不火;没有味,不咸不淡。看则看矣,弃则弃矣,不如不写,不如不看。读先生此幅作品,似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之感,似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美,可谓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手欲舞之,足欲蹈之,情乐无极。此四喜也。
喜则喜矣,倒也有二点苛求。纵观全篇,似觉“我欲乘风归去”句,“欲乘”二字连接太紧,稍逊爽朗。还有“不知天上宫阙”与“不应有恨”两个“不”字,是先生书写之习惯,还是刻意别趣,总觉不很俊俏,生涩难认。此二点对之于通篇,如美人腮边之雀斑,不掩俊美,但不能不吐。
当然一字当中有败笔,一篇之中有败字,是书法作品中之常事,每幅字都不可能字字珠玑,连书王书圣亦是如此。有道是艾不损芳,不足怪哉。但作为大家之先生,作为鸿篇之力作,理应不怕挑剔,力争尽善尽美矣。
尊之,就应视而谦学,学则就应诚言实语。吹毛求疵也罢,蛋中挑骨也罢,皆为钟爱所致。先生在上,恕学生率真拙语,轻狂无知耳。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骨气罗平安
- 下一篇:(评论)德者仁爱—杨建果先生读记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