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长安方言一二七(每小平)
方言是语言的玫宝,是遗产、是中国最高雅最美的语言,是中华民族的密码。中华文化由许许多多的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共同组成的,其内涵博大精深。有人认为,语言不过就是一种口头表达方式,实际上,语言是人类历史的D N A 。
方言凝结着一个地方民众的D N A ,从古至今口口相传,历久弥新。长安方言即土话,土生土长的话,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方言看似土气,实则“高大上”,外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人说方言流变,是民族融合的一种文化印记;还有人说方言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一言以蔽之,长安方言让文化落地生根,让长安熠熠生辉,值得传承。
长安方言一直保留着秦地古风,体现出古韵悠长。它宛如一部历史典籍,每个语句、每个词汇都包含着典故传说、生产生活等方面。
长安方言是大唐雅韵,是有生命力的。任何一种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完全有赖于多少人说了它多少年。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妙语连珠和口吐莲花,在千百年中传承至今。恰似一锅熬煮了千百年的老汤,最终凝聚成了今天的长安方言。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独特标志,在长安大地上,方言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华夏文化的浩瀚夜空,恰似一颗古老而明亮的星,闪耀在长安大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情感记忆。
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不同。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社论: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普通话也是方言的一种,方言才是时光的流响,是普通话的本源……
普通话的推广普及,对长安方言有很大的冲击,传承千年的长安方言大都消失了。其实,长安方言是语言里的活化石,文言文里的战斗机。
雅言出长安,传承大发展。陕西自古帝王都,长安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十三朝古都、是京畿之地,长安方言曾经是当时使用的官方语言。经过了融合发展形成各民族共同口口传播的长安方言,形成了丰富多彩一字多音多意的文化内涵。在长安人的语言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传统的俚语方言在城乡通用。这些方言既通俗又大雅,极具西安特色。
长安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若消失对我国文化是种缺憾和损失。《诗谱》载:“商王不风不雅,而雅者放自周。” 即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在丰镐建都开始,丰镐地区的语言即成为官话(雅言) 。秦汉时期民族大融合使长安话影响到全国各地,唐代达到鼎盛时期。
长安方言承载着浓浓的文化乡愁和文化基因,在戏剧,民歌、民俗等都以长安方言为主要展示方式,浓缩着陕西文化的精华。因而古汉语,史记及唐诗宋词、都需要用长安话来读,才能理解其中的方言词汇,读出当时的韵味来。方言字的考证,专家学者主要以宋代韵书《广韵》《韵集》等典籍为依据。《辞海·雅言》释义:“雅言,古时指共同语同方言对称。” 月是家乡明,话是家乡好! 雅言最早兴起于周朝,因周朝在长安沣建都,人们以说长安话为荣,说长安话成为一种风尚,足见长安方言的坚韧和持久。
长安方言,秦之声韵。长安有仓颉造字台,秦始皇统一文字;文字传承了历史、也记录着历史。秦人说话习惯粗喉咙大嗓门,秦腔高吼激越,言语粗犷奔放,为中国语言文化中的重要一支特色语。历史悠久的长安方言,可以说是五千年中华文脉的一个缩影,像不可触摸的“活化石”;不忘方言,客观上在传承着浓浓的历史文化。长安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各具特色,语言表达丰富多彩,广大农民一代一代将长安方言传承下来,流传至今并发扬光大!留住祖先的声音,让后人知道先人怎样说方言生活和交流的。
语出长安,留住方言。长安方言历史悠久,属于主流语言,是中华方言的瑰宝。长安方言通行于大长安,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出集体智慧的结晶。长安方言是活的,充满了生生不息的动态和绵绵不绝的文化前景。在千年时间的流逝中,慢慢沉淀出长安方言,可有效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近乡情更浓,方言传心声。方言本身就是文化,尤其是方言就是地域文化第一符号,无论是腔还是调,通过方言就知道家在哪里,根在哪里、可让我们记住乡愁。长安方言朴实亲切,有着豪放高昂的腔调。方言就是我们的乡音雅言,是人们情感交流的纽带,人类文明通过方言将优秀文化得以留存和传承。
长安方言是一种文化遗产,不应以推广普通话而冷落。长安方言是一种启蒙语言,语句里包含着一种难解的情缘;它是一种最原始的文化,也是故乡的一种烙印。新生儿最先听到的就是方言,方言有感情,有温度,成为难以释怀的永远乡愁。中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都有方言。方言是贴在乡情上的标签,是百花园中一朵朵靓丽的奇葩。方言可以体现出各个民族的历史变迁,方言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保留着各个不同时期社会生产生活的痕迹。
长安方言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重大作用,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保护和继承优秀传统的长安方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让长安方言文化流淌至今,服务当代,留传后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离不开与文化互为培养基的语言。长安方言存留了诸多古语,是中国语言的活化石。方言作为汉语的独特表现形式,在语言文化,语言学中地位独特,放在中华文明5000年文明谱系中考量,人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方言就是最好的基因密码;中华文明内涵特质和价值取向,方言就是文化解码。保留方言,就等于保留下了打开中华文明奥密之门的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宝库。
长安方言是古老文明的体现,是地方语言的精华;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独特的文化基因,通过长安方言能追寻一个地区、一个族群代代相传衍变的历程。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若消失则是对我国文化的缺失。他从远古飘来,充满着活力、是古汉语在长安方言中的留存,也是古汉语的活化石。《礼记·曲礼》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 了解好长安方言,掌握好长安方言,宣传好长安方言,解释好长安方言,是我们的一项光荣义务。
中国陕西的方言存古程度最高,陕西方言曾经是朝廷官方语言,被称为“大秦雅言”,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昔日的长安范围东临蓝田,西邻户县;从渭河以南至秦岭……长安方言是一个地区的鲜明印记和乡音,体现在中华文明独特魅力中。说长安方言并分享是种快乐,有种自豪感。长安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汉语文化的组成部分。长安方言传承着古老历史的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体现出浓郁的地域味和地方特色。
时代在变迁,文化大发展。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宣传,长安方言正在快速消失,仅有一些老人或偏僻乡村的人们仍在使用,但词汇、发音及用字、词汇量仍存在缺憾。长安方言保留了很多古汉语,其消失对我国的文化是一种缺憾。重视和牢记长安方言,千万不要让她流失和消失……
若不重视长安方言的保护抢救,其消失已不可逆转。方言文化的基因需要我们来传承和发扬广大,绝不能遗失!否则,对不起我们的先人,对不起我们的后人,也对不起我们的良心,更对不起我们的传统文化!
戏曲是方言的味道,秦腔、长安道情等戏曲和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相互交流,如同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永远不变的是故乡的方言。诸多方言文字因地域、人们的口语发音不同,但大致意思相同;例如把非、扉、菲、啡、蜚、鲱、飞、绯、妃、腓、肥、淝、斐、悱、诽、匪、榧、篚、翡、痱、吠、废、芾、肺、镄、沸、费、睡、说、税等白话文统一成某一个字就失去方言的本意……长安方言有力的验证了:喝长安的水,说长安的话。黄土有多深,文化就有多深。听长安人讲陕西方言,就像吃锅盔、吃碗油泼面那样纯、那样香,那么亲切有滋有味!长安方言涉及面广,数量众多、有时难以全面叙述。一字多音,同音不同字,尽可能用近音近义字,选用合乎文法、通行典范的汉语来表达。
“小说是民族的秘史。” 同样,地域和方言文化也是民族的秘史。通过长安方言可解读千百年的古文诗句,了解千百年前的文化,回味寻找过去的传统及历史。长安方言保留了古音和古时的习俗,是研究历史不可或缺的乡音和乡愁。
长安方言是长安人生的根,是从祖宗延续而来的标签。长安方言是身份认同的标志,是在外人的情愫,也是与故乡沟通的纽带,承载着背井离乡的愁苦和拚搏奋斗的信念。长安方言是河流,源于祖宗的血脉,不断传承弘扬广大。不论在那里,长安方言根深蒂固,铭刻着人的一生,并不断孕育延续。“乡当见乡当,两眼泪汪汪。”闻声思故土,方言拨心弦!人的迁徙就是语言的迁徙,身居它乡,若听到熟悉幸运有魅力的长安方言,你会倍感亲切如同见到了乡亲,你会主动搭言:“乡当!你是咱那里人?”“饭吃了没有?”“到这里来干啥?”
方言的培养在家庭,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老辈传少辈,子子孙孙无穷尽。“我们是方言的载体,愿为它传承并发扬光大。” 每当听到乡亲们说的长安方言,吾就感到很亲切、很温馨,真正使人感到方言就是家乡,就是吾永远的乡愁。
《长安方言》1-----126分别在《长安人》《爱长安》《京兆文学》《今日头条》《复兴文化传媒》《作家新地带》《西部都市网》《三秦文学》《西安盟讯》《百花洲诗刊》、《南山窗》《三秦散文家》《西安政协》《艺空联盟》《长图荐读》《网易》《新新文学》《百度》《都市头条》《现代文学小说分会》《顶端》《关中文学》《新浪》等网站平台上刊载后,受到114.258万读者3176位网友的留言点赞;44581位读者先后分别多次写出宝贵的评语进行点赞,还有的为某句某字某方言与我进行探讨、并给我发来他人文章对照,令我欣慰不已。
文字改革,白话文运动,普通话的推广,原先的古言旧语已无藏身处,皆归入方言里。方言的消亡变得无可挽回,成为人们耳朵的乡愁。
年轻人因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而感自卑,皆学普通话。三十年后定会因父母教会了长安方言而感念,毕竟那是先祖遗留给我们的一个念想。似一条跨越星汉的长长脐带细若游丝,却因血脉相识。
长安方言似松柏那样在长安千年存在,但愿方言能唤醒人们的乡愁。方言是文化,需要大家来传承,长安方言是地域精髓不能丟!吾有责任来把先辈的方言保留和传承。不管你在哪里,只要听到长安方言,就会倍感亲切的。
本稿对某些生僻字用同音或近似字标出!现实中,长安方言中还有一些有音无字表述的词句,不能将风趣、幽默、亲切、形象准确表述出,值得人们去窥探深究。吾恳请并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和好的建意,共同参与到长安方言中来,传播乡音、为传统文化、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感谢张利萍和子女为本稿的大力支持!
心病:指忧虑或烦闷的心情;又指隐情或隐痛!
例句:给大龄儿子没有结婚,成了她的一个心病!
上次检查结果没有定性,这反倒成了他的一个心病!
心肠:指用心、存心;对事物的感情状态;兴致、心思等的意思!
例句:他这人心肠好,就是说话太直咧!
他这坏家伙心肠很坏,总爱算计人!
心传:指禅宗不立文字;世代相传的意思!
例句:寺院禅宗不立文字,不依经卷,惟以师徒心心相印,来传授佛法。
他家治病的秘方,全凭祖辈心传而来!
心地:指人的用心;又指心情、心境的意思!
例句:他这人忠厚老实,心地单纯受人待见!
听了一段轻音乐,大家的心地(心情)很轻松!
心长:指心地善良,不加害他人、对人友好之意!
例句:老爷子心长!逝去了几十年,口碑仍然好!
心沉:贬指人贪心重,在财物面前不知足的意思!
例句:腐败分子都心沉!一贪就是成百上千万元!
心瓷:指人的心硬,不轻易为财物诱惑所动之意!
例句:他的原则性很强,对他人送来的财物心瓷!
心疼:指人长的好看心疼;对人或物珍惜的意思!
例句:影视剧中的名演员,个个长的好看都心疼!
除父母亲外,奶奶、爷爷也都心疼这个宝贝孙子!
她对钱财格外心疼!就连民国的古懂也都心疼!
心虚:指人遇到大事情,心里就不踏实的意思!
例句:她背后说了我的坏话,见我询问就心虚!
他违法乱纪,贪污受贿见了办案者就心虚不已!
心胸:指气量;又指志气的意思!
例句:我心胸开阔,而他的心胸狭窄!
他不但有心胸,还有气魄!
心虚:指做错事怕人知道;又指缺乏自信心的意思!
例句:他做贼心虚,生怕同伴说出儿时偷西瓜的事!
让我开大汽车,我感到心虚怕出事故!
心眼(心眼儿) :指内心;心地;聪明机智;对人和事的顾虑考虑;又指气量的意思!
例句:娶回这媳妇,婆婆打心眼(心眼儿) 高兴!
心眼(心眼儿) 好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
科长有心眼(心眼儿) ,大小事他都能对付过去!
她这人就是心眼(心眼儿) 太多 ,她大事干不成!
小田心眼(心眼儿) 太小,受不了大小委屈!
心意:指对人的情意;又指意思的意思!
例句:我们带着礼物来看望老师,这是学生的心意!
和聋哑人交流,只能用手势或其它方式表达心意!
心曲:指内心;又指心事的意思!
例句:他想乱我心曲,简直是白日做梦!
同她交往了这些年,她的心曲我是了解的!
馨香:指芳香;又指烧香味道的意思!
例句:我们家的桂树开花了,院舍内外都有馨香!
佛殿里信徒在焚香,馨香祷祝殿堂内外!
辛:指辣;辛苦;痛苦;姓氏的意思!
例句:大蒜辛辣!老师傅在车间辛勤工作三十年!
每当想起儿时饿肚子时的辛酸,就不由得感念父母亲!
在长安王曲曙光村、韦曲南里王村等地均有姓辛的人!
热诚欢迎读者们点评指正
如果转载需经本人同意
2024年11月12日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办公室副主任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人生哲理经典名言一一七(每小平)
-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