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南山亭茶谭
南山如济 马守仁,长安人,号冷香斋主人、南山如济、如济居士、煎茶翁等。生平无它好,唯嗜茶、书而已。读书之余,坐而瀹茗;煎水之余,起而读书,以为人生乐事,不过如此。曾有诗句曰:人生有真味,跌坐瀹茶汤。亦日常生活之写照也。
这些文字是我五六年前修建终南山茅棚时写的,记录了当时的一些所见所闻和感想。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将这些文字发表出来,一是机缘尚未成熟,二是怕影响到住山修行人的清静生活。但又想到或许我们身边的世界现在很需要一服清凉剂,使生活回归简朴,使思想重归理性,所以踌躇再三,还是决定将这些文字略作整理,公诸于世。一来供养大众,二来使大家对终南山茅棚以及住在这里的修行者们有一个真切的理解,再者也希望能对那些正在追寻精神家园的人们有所帮助。
现在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一个光电信息的时代,文化已沦陷为庸俗娱乐的代名词,精神也颓败成为一片荒原。一个国家GDP上去了,文化精神却堕落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身处这样的时代,究竟该如何找到人生的出路?
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动物,所依赖的不仅仅是物质,在某种层面上说,依赖精神会更多一些。
一朵山花开放在山崖上,她所依赖的是土壤、水分、空气和阳光。如果土壤、水分是物质,空气和阳光就是精神。
当然这只是个譬喻,毕竟人类的生命要比花草丰富得多。
或许,只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物质的束缚,精神就会得到相对自由。而摆脱这种束缚的方法,或许就是抛弃现代文明,一个人在大山里隐居。
太阳上山了,劳作;太阳下山了,休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王的政令对于我们又有什么用呢?
据说这是上古尧帝时期的一首民歌,歌名叫《康衢老人击壤歌》,描写了那个时期人们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当然,我并非鼓励大家都住到山里去,都住到山里去了,山里也将堕落成为另外一座城市。我所说的大山是指我们最后的精神家园。
中国一直是个农耕社会,文化也是如此。中国人对山林的喜爱和依赖远远超越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隐居”“隐遁”“隐士”“隐逸”这些字眼是中国文化所特有的,为中国人所熟知。中国历代诗歌、文章以及山水画等,所表现的也大多是这类题材,这在世界文化范畴内是绝无仅有的。
而我们却一如既往地抛弃了这些传统,我们在标榜“科学”“民主”“自由”“平等”“博爱”这些西方口号的同时,轻易就否定东方所固有的人文精神传统,现在看来这是很轻率的。所以现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无非就是西方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并没有真正学会,东方传统美德和文化精神却完全丢弃了。我们现在的文化乃至于精神是残缺、扭曲,甚至是畸形的。中国古代有个“邯郸学步”的寓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已经向大自然索取了很多,现在更是强取豪夺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河流减少,山林损毁,湖泊干涸,大地山河在人类的贪欲和摄取中痛苦呻吟。随着现代文明的迅猛普及泛滥,我们还能保留住身边这一处最后的栖身地吗?
韩国已故的法顶禅师曾如是说:大自然是现代文明唯一的解毒剂。现代文明不但污染了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污染了我们的精神家园。到处都在开采煤矿、拆迁房屋、施工建筑,身处这样的“建筑工地”中,人们的心里普遍烦躁,不得清净。人类为了眼前利益而违反自然规律的事情太多了。随之而来的是食品安全、疾病肆虐、交通拥堵、自然灾害频发等一系列问题,这一切无疑是大自然对我们人类的警示。
我们太注重金钱,太注重眼前利益,太注重物质享受了。这些都是内心贪欲的体现。中国圣人李聃在《道德经》中说,艳丽的色彩使人们眼花缭乱,动听的音乐使人们耳根迟钝,美味的食物使人们味觉麻木。现代人易患的烦躁、抑郁、颓废等病症都是物质太过丰厚的缘故。而在中国人群中泛滥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富贵病”,则是过多摄取物质营养的结果。
唯有过清贫的日子,才能治愈人心的贪欲。
可惜,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还没有完全从恶梦中清醒。
也许我们对这些“伤痛”的觉悟和治愈要在几十年后,但我们现在就应该做好保护大自然的工作。珍惜每一滴水,爱惜每一朵花,保护每一只小鸟。因为它们是治愈现代文明污染的唯一良药。
归根结底,这一切莫非因缘和合的结果。一个人有宿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一朵花、一个世界,也逃不过宿命的安排。
这些大的因果我们不可能改变,但应该尽量营造一个小环境,来消自己的业障,来成就自己的道业。佛陀说,人身难得,中国难生,所以应该珍惜此身,不枉此生。
所以我经常在思考: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是一句禅宗话头,意思是要我们放下妄想执著,只注重当下一念。
我个人觉得,要有尊严地活在当下,就应该过清贫的生活,就应该重建人性尊严。
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很痛,因为目前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知道,我们在生活中并没有建立应有的尊严。不管你的地位如何、财产如何、乃至文化修养如何,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使你困惑、难堪和无奈。
所以学会过清贫的生活是关键。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所求甚少,将个人的生活、衣食住行等所需降至最低,对社会、他人的依赖也就会越少,障缘也会随之减少。过分依赖社会和他人,我们的个人尊严很难建立起来。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隐士,他们不依附他人,远离社会,过着清贫但快乐的生活。巢父在河流中清洗耳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陶彭泽弃印归农,禅宗教人放下,也是这个意思。
苏轼有诗曰: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其实我们的身体乃是“地、水、火、风”这四大合成,本来非有,只是自以为有个我的“身体”而已,这就是佛教所谓的“我执”。只有破了我执,才真正可以过清贫的生活了,才有足够资粮入山修道住茅棚。
所以过清贫的日子,重建人格尊严,我个人以为在当前中国人文环境下,比西方哲人提倡的“环保”“关爱”“分享”等话题更适用。也比时下国人中间所流行的“绿色”“环保”“低碳”等生活更有意义。譬如一个人患的是热症,你却以寒症来诊治,显然是不得要领的。
如果每个人都能体面地劳动、生活,活得有尊严、有品位,我们身边的世界也就会随之而改变。佛经中说山河大地、草木鱼虫都是我们心力的外在体现,是很有道理的。如果我们每个人心里清静了,身边的世界也就清静了。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生活在一个清静、美好的世界中呢?
人类原本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是随着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我们渐渐迷失了,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家园。我们看不见山林,看不见河流,我们将身心禁锢在钢筋水泥铸成的城市监牢里,过着富裕的囚徒生活。
贪婪和愚昧驱使我们只懂得向大自然索取,而不懂得保护和回报。佛陀在经典中说:譬如有人,以瓢舀取大海水,海水终有舀尽的时候。按照我们现在这样肆意索取的进程,用不了几十年,自然资源就会用尽。能源枯竭,灾难频发,疾病蔓延,这是可预见的悲惨结局。
人类只有亲近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才能恢复本来清明澄澈的自性,才能重建自我尊严,这很可能是我们免于劫难的唯一机会。
我个人因为特殊机缘,这些年有幸能断断续续地在终南山里居住,用身体贴近大自然,用心灵感受大自然,获益良多,并陆续记录下一些文字,取名《南山亭茶谭》,是希望话题更加轻松和宽泛,也更有山居的意味乃至于禅味。也希望“过清贫的日子,重建人格尊严”这样的话题,能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庚寅岁清秋,长惭愧人南山子如济谨记
一、南山亭
南山亭是如济居前的一架茅草亭,南对紫阁峰,东望丫髻山,西看圭峰山,北通紫阁峪。毅然伫立于山顶上,眼界很开阔。
为了搭建南山亭,如济让人拆掉坡下坍塌已久的旧瓦房三间,将椽木运至山顶。腐朽者斧之,虫蠹者锯之,榫之、卯之,规之、矩之,钉之、绳之,下铺旧木板,上覆干茅草,不求雅观,但能遮风挡雨足矣。虽无亭之华丽,而有亭之实用。
亭成,先生独坐亭中,把盏临风,悠然四顾,志得意满,欢然曰:此真吾亭也,从此可以置茶器,携佳友,逍遥徜徉乎其中矣。
山民笑道:人家的亭子都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你的亭子只是老木数根,藤条几茎,覆以茅草,挂以苇帘,这个也能算作亭子?
先生笑曰:正是此亭,正是此意。因以“南山亭”名之。
如济赘语:
记得西方哲人圣弗朗西斯曾经说过:人类居住的建筑应该以泥土和木料为主,这样的居所最有益人类身心健康。如今,这样的“土”建筑已经很难见到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人类被囚禁在钢筋水泥铸造的都市丛林里,很难体会到大自然的清凉和芬芳。
终南山里目前还保留着一些这类“土”建筑,我们都将之保留起来,加以修缮,成为简陋的“茅棚”。其他一些附属建筑,譬如厨房、柴房、茅亭、草棚、厕所等,也尽量不使用钢筋水泥和化工原料,保持山居本色。
我们为什么迷失?我们为什么堕落?是因为我们太注重物质享受,已经习惯了方便优越的都市生活,再也不能过清贫繁琐的山居生活了。
贪欲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性之一,贪图享乐和懈怠更是现代人的通病。我们的身心都已经堕落了,我们感受不到季节的变化,我们对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视若罔闻,我们任由身体浸泡在酒精、烟雾和油腻中,对大自然失去知觉。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这是古人所写的一联诗,是说真正隐居生活的难能可贵。
山居生活是清贫的,从住房、衣着、饮食、用器等莫不如是。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一些看似必须的日常用品,如电脑、电视、煤气炉、自来水乃至浴池、马桶、床铺、衣柜等等,重新回到简单、清贫的生活。这些,往往是现代都市人所无法做到的。
山民们也不能理解这些,所以会常常取笑我们。他们如今都搬到了山下,住上了楼房,用上了自来水、蜂窝煤,甚至电磁炉,看着我们还在坚守清贫,自然要取笑一番了。
二、茅棚
茅棚一直是个很吸引人的字眼,特别是对于那些读过高鹤年居士《名山游访记》、比尔·波特《空谷幽兰》的年轻修道者们而言。
茅棚当然是些很简陋的处所,或依山崖,或傍水泉,或临丛树,或坐高坡。能够遮风挡雨即可,不可过求奢华。
茅棚可以自己动手搭建,也可以利用山民遗留下的房屋改建。说到底,茅棚就是住山行人参禅、念佛、读书、修行的场所。
在全国茅棚里,终南山茅棚大概是最出名的。《名山游访记》及《空谷幽兰》里都有提及。特别是比尔·波特,他专程从美国来到香港,又从香港辗转来到西安,来到终南山,足迹几乎遍及终南山七十二峪,只是为了寻访传说中的古代隐士。
终南茅棚之所以有名,除了这些传记外,还和其固有的自然特征有关。终南山山势巍峨,溪谷幽深,林木苍翠,很适宜遁世者及出家僧道隐居。而一年四季变化的风景及众多山花、野果、药草等,也为终南茅棚平添了无限风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修道条件。
而更重要的,乃是自古及今,当地老百姓对终南茅棚的认可。
在终南山,茅棚和住在茅棚里的修行人众,一直受到当地官员和老百姓的欢迎与支持,这样深厚的信众基础和福德因缘在别处是很难遇到的。
这大概才是终南茅棚经久弥新的魅力所在吧。
如济赘语:
茅棚只是个简陋的处所,可以遮风雨,可以休止,也可以看山。茅棚都在山里,如果不在山里,就不可以称作茅棚。
茅棚毕竟是修道者以及隐居者们居住的处所,如果居住的是山民或者流浪汉或者艺术家,也不可以称作茅棚。
茅棚可以看山、看水,也可以看人。看山、看水多了,人心可以更加清净;看人多了,难免会起波澜。
茅棚也可以读书、诵经、参禅打坐、念佛经行,也可以煎水煮茗,也可以焚香抚琴。茅棚应该是个很自在的所在。
如今山里的野猪、野羊、野鸡很多,登山的“驴子”也很多,我们都将之拒于茅棚之外,但当“驴子”们越来越多的时候,可能就抵挡不住了。还有山民,还有游客,还有许许多多因好奇而硬闯茅棚的人。
行者们入山是为了寻找清净,如果连山里也不清静了,行者也就离开了,终南茅棚也就不存在了。
没有行者居住的茅屋不能称作茅棚。
所以如济经常感叹:如今寺庙里、山里都不清静了,或许只有小区里才算得清净,如果我们已经缴纳了房产税的话。
三、住山
如今,年轻的修行者们都向往着住山。在他们的印象里,住山是一件非常风雅、很富有禅意的事情,仿佛古代的高僧大德一样,衣袖飘飘然而来,衣袖飘飘然而去,手不把锄头,口不食烟火,终日徜徉在青山绿水和宁静禅意中,惬意而且自在。
于是,住山便成了许多年轻僧众睡梦里的畅想。
事情并非如此。住山不但要有足够的“资粮”,更要有很好的“福德因缘”,否则是住不下去的。
中国古代禅宗最注重劳作,农禅并重,为后世树立了良好典范。有人问仰山慧寂禅师平日的生活,禅师回答说:“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三两碗,意在镢头边。”百丈怀海禅师更是有“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佳话流播丛林。夹山善惠禅师经船子德诚和尚一番锻炼后,终于大彻大悟,临行时船子和尚叮嘱说:“汝今既得,他后莫住城隍聚落,但向深山里、镢头边,觅取一个半个接续,无令断绝。”
明代石屋清珙禅师有诗偈道:“古人为道入山中,日用工夫在己躬。添石坠腰舂白米,携锄头带雨种青松。担泥拽石何妨道,运水搬柴好用功。体懒借衣求食者,莫来香伴老禅翁。”“添石坠腰舂白米”一句用的是六祖惠能在五祖座下碓房舂米的典故;“携锄头带雨种青松”用的是临济义玄禅师在百丈山中栽种松树的公案。唐代庞蕴居士参石头希迁禅师,问:“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石头以手掩其口,乃豁然有省。呈诗偈道:“日用事无别,唯吾自偶偕。神通及妙用,运水与搬柴。”可见自古及今,修禅必定是和农耕结合在一起的,农禅并重,不可偏废。禅机不在别处,就是在日用功夫中。
如今的年轻人不要说劳作,连庄稼是什么样,锄头、锨把如何把捉也分不清,更不要说出坡劳动了。
这样的年轻行者我遇到过很多,兴冲冲地上来,很沮丧地离去,有的甚至发誓说,再也不来终南山住山了。
山依然是山,亘古未曾改变。而住山的人渐渐看不见踪影。
如济赘语: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要守本分,一定要勤劳,这样才是修道者应有的态度。
儒家经典中说:素富贵行于富贵,素贫贱行于贫贱,素夷狄行于夷狄,素患难行于患难。夷狄在这里指未开化人群。依照佛家教理,我们此生的富贵贫贱,都是上世修造业缘而得的果报,自作自受,没有什么可抱怨的,这就叫守本分。人人都守本分,不贪、不嗔、不痴,这个世界也就太平了。
人应该勤劳,不可贪图他人劳动成果。懒惰的人总是希望坐享其成,以最少的劳动换取最大收获,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大自然虽然慷慨,但不姑息懒汉。懒惰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勤劳不仅指劳作,也指学习和思考。中国古代圣人孔子说:学习并且遵照着去做,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他的弟子曾子也说:我每天都会审视自己三次,用以修正自己的言行。思考不是要我们考虑什么宇宙人生大事,而是时时刻刻关照我们的心性是否清净,起心动念是否还有贪嗔痴三毒烦恼。这叫做正思维,也叫做正知正见。无论世出世间,正知正见最为重要。沩山对仰山说:“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只要知见端正,就不担心误入歧途,这是立身的根本,不可不知。
学习、思考、劳作如此,修道更是如此。唐代神秀禅师的那首偈子对于我们现代人或许更加有用: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修道是一个艰苦而且漫长的过程,修道者除了发心纯正外,更要勇猛精进,这样才有可能领悟佛法。古代的长庆禅师坐破七个蒲团,赵州禅师八十岁还在行脚,都是很好的例子。
一位老修行告诉我:看一看住山人的茅棚,看一看他们的脸色,就知道他们的修行功夫如何了。
真正的修行人茅棚一定打扫得很干净,劈柴、蒿草都堆架成垛,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清洗得一尘不染。他们除了时时拂拭心上的尘埃,也净洗衣上的污垢。晴天砍柴,雨天诵经;白天劳作,夜晚打坐,无论动与静,他们的心始终都在工夫中,绵绵密密,未有丝毫懈怠。他们身体健康,脸色红润而有光泽,充满安详和喜悦,他们深深懂得农禅并重的道理。
住山就是要抛弃我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模式,过清贫快乐的生活。不依赖他人,不依附社会,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去,单纯而诚恳。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用智慧长养心中的菩提,时时警示,刻刻自省,这样才能真正在山林里住下来。
试问山上的白云和溪中的清泉,你们还记得那些衣袂飘飘的修行者吗?
四、闭关
现在的年轻人在寺庙、道观里住久了,积攒了一些单钱,便想着住山。买下一个茅棚后,就对人家说,他(她)要闭关了。
切不要说“不破本参不住山”、“不破重关不闭关”这些古训,单说担水劈柴这一“关”他们就很难过得去。
如今的寺观几乎都分布在大城镇里,不出坡,不舂米,不担水,不劈柴,有些甚至不上殿。在寺观里住久了,衣食住行样样不用担心,难免养成一些懒散的习气。许多初到山里住的年轻修行者,不要说担水劈柴,连生火煨炕都不会,更不要提及背粮、做饭、洗衣、种地、修补茅棚了。
这大概就是古德说的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浅陋、福德因缘不足的表相吧。丰衣足食对于修道来说并非好事情,清贫的日子才能养道。养其道心、养其道志、养其道行。
于是住山、闭关只能是一句空谈,一种执著和妄想而已。
如济赘语:
喜欢山居,大概是缘于一种人文情怀吧。“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是陶渊明的诗句。“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这是王摩诘的诗句。都是我经常吟诵的一些古人的诗赋词句。
古人的生活是离不开山水的,无论诗词、文章,乃至于绘画、书法。柳子厚的文章是在贬谪永州后才厚重而有滋味的;范宽、董源的山水是摄取了自然山川丰厚的营养而温润成峰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更是得自大自然的特意恩赐,是会稽山水的灵魂写照。
我们现代人很可怜,蛰居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生活虽然便利,身心却得不到自由,所以西方有人将当今的城市文明称之为“现代化的文明监狱”,可谓贴切之极。韩国已故法顶禅师曾经说: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唯一解毒剂,并非没有道理。
有了这样的人文情怀,有了这样对大自然的眷恋,才有足够的资粮住山,才有条件说闭关。
闭关一定要有条件,譬如场所、饮食、冷暖以及护关善知识等,这些是物质条件。另外,如果没有十数年对佛法的修持,或者对佛法还没有彻底领悟,也都是不适合闭关的。闭关的目的是使自己精进,在信、解、行、证这四个方面都能有所提高。另外,古人闭关,也有籍此表示闭关者已经顿悟佛法、可以出关教化群生的用意。
那一年我利用十一长假,决定在山上行三日方便关。前后门都用篱笆挡住了,柴火、饮用水、饮食等都事先准备好,三天时间,除了三餐和大小便外,其余时间只是经行和念佛。因为喜欢饮茶,所以在上午、午后、晚间,特意增加了煎水饮茶的“项目”,过得很惬意,这也正是方便关的好处。
因为是假期,过往游客很多,有时候不顾篱笆的阻隔,径直就进来了。我惟有装聋作哑,尽量不受到打搅。记得有位游客连喊几声都没得到回应后,于是朝同伴说:看来这人真的是个哑巴!
后来山上的一位师傅也决定采用这个方法闭关一个星期,结果不到三天就有魔障,自己跑出来了。另一位师傅发心很大,要闭三个月关,经我一再劝阻,决定闭一个月关,结果一个星期不到就出来了(他们后来也都下了山)。另有一位比丘尼,住在不远处的一个茅棚里,她要打“饿七”,闭关不到一个星期,就递出纸条来,要城里的几位居士赶来见她最后一面,因为她就要证悟成佛了。后来经一位明眼师父呵斥,才消了魔障,下山又回到寺庙里去了。
可见闭关真的很难,也就是开头所说的:资粮、道心、修行的功夫缺一不可,否则,很容易“走火入魔”。所谓“走火入魔”,就是自己的业障还很重,妄念也很多,修行没有一定功夫,特别是没有树立起正知正见,在定中所起的种种境缘而已。其实只是妄念在作怪,或者就是大家通常知道的患了“业障病”。动中这些境缘也有,只是我们的第六意识没有机会加以分别;静中这些境缘则历历在目,如果没有正知正见,或者没有善知识加以开导,就很容易“走火入魔”。
其实人生处处都在关中,城市是关,山丘是关,乃至于居舍、茅棚无处是关,只是看我们自己能否从心地上用功,闭得了这道关而已。
既然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即是关房,试问:谁能出得了这个大关房呢?
其实终南山还是有很多住山人,住得很好,很令人敬佩。那一年界诠法师在终南山结夏,条件虽然艰苦,但法师却很自在,并说:终南山能养道。
后来明云比丘尼在这里住,那天我和夫人一起过去看她,她正在院子里劈柴呢。她穿的是“百衲衣”,因为干活,手指粗黑。冬天的柴火、粮食、蔬菜都得提前备好,下雪后就不能出门了。她这个月中就要进入关房,止语三年。这需要很大的愿力才能做到。前些天我和心一居士也去看望过,心一很是赞叹。
现在,终南山像明云比丘尼这样的住山僧众还有很多,他们所需甚少,时时以佛法修持为要务,搬柴运水,平实勤劳,不随附,不攀缘,不显山露水。我们只有随喜赞叹,并切实做好护持的工作。
所以,住山就是住山,没有名利之心,没有是非之念,时时以念佛参禅、消除业障为要务,不怀疑,不懈怠,常行精进,这样才有资格说住山乃至闭关。
以上是因为有几位同修来信,希望多说些有关这方面的话题,所以就结合自己的一些体验,啰嗦一晌。自己其实很惭愧,前些年因为不肯用功,所以喜欢在山里跑,这些年下来,心里依然没有清净,总是为外缘所扰,说起来真的惭愧无比。原本是没有资格说“修行”“住山”“闭关”这些话题的,这次因为刊发《南山亭茶谭》的缘故,才借此机会勉强说说,以解答同修的疑问,也希望得到善知识的指正为盼。
这几天写了两首偈颂,一并录在这里,供养大家。
一
庞蕴笊篱从谂禅,古今情事尽灼然。
骑牛过水觅头角,执帚除尘消业缘。
雁阵霜天红叶漫,一声嘹唳度群山。
二
林下相逢羞论禅,且将青眼看青山。
茶汤七水香仍在,佛号千声腔未圆。
秋阳暖照闲庭院,放任黄花仔细参。
——庚寅杪秋 常惭愧人南山子如济和南
(未完待续)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和张炜聊天
- 下一篇:(评论)薛保勤:我以我诗荐长安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