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社火的起源(每小平)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是随着古老的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远古时的人类正处于幼稚时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先民们对生死及自然界许多现象如日月、灾荒、地震等灾害既不能抗拒、又不可理解,只能幻想借助于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它,于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当社会生产由渔猎转向农耕,土地便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渴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或驱鬼逐疫的祈禳性祭祀活动便产生了。《礼记·!祭法》中载;“共工氏之霸九洲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洲,故祀以为社。”相传:水神共工的儿子勾龙是社神。共工长的人脸蛇身,满头红发,性格暴烈好战。一次他和祝融(传说火神) 作战,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竟把撑天的柱子碰断,顿时天崩地裂,洪水泛滥,多亏女娲炼了五彩石及时把天补好。勾龙见父亲闯下大祸,心里非常难过,于是把九州大裂缝一一填平。黄帝见状,便封他为“后土”,让他丈量并掌管土地。从此勾龙便成为人们祭祀的社神。传说那位触不周山的共工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瘟疫鬼,到处散布瘟疫,这个瘟疫鬼啥都不怕,就怕响器烟火,故产生了击器而歌、燃放烟火以消灾祈福的民俗。
追溯“社火”起源,它与远古时的图腾崇拜、原始歌舞也有着渊源关系。图腾崇拜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极为漫长的时间,原始社会的人们,把本氏族的图腾标志雕刻在石壁、木柱或刺在身上,画在脸上,有的还制成面具,每逢祭祀时节,人们在身上绘有图腾图案或戴上图腾面具,边击打着劳动工具,边跳着模拟图腾物的舞蹈,狂呼狂舞,祈望所崇拜的图腾能给予他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到了商朝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 ,宫廷里就有了逐鬼的祭祀仪式。周代称“大傩”,是一种带有巫术性的舞蹈。《论语疏》称傩为逐疫鬼也。《乐府杂录》记:驱傩用方相氏,四人戴冠及面具,黄金为四目,衣能裘,执戈扬盾,口唱巫术咒语,在室内到处乱打,以使鬼惧怕而逃遁。随着岁月的流逝,经朝历代,这种驱傩由宫廷传入民间,逐渐形成巨大的民俗礼仪活动,演变为乡村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并加进杂戏表演。这种古老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或庙会、商贸盛会等,陕西等省地都要举行盛大的、热闹非凡的社火、戏剧等活动来迎神报赛,招徕四面八方民众。
社火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文面,文身、巫术、祭祀、宗教,古代的角抵、驱傩、祭社等活动。史载:汉代画像石上的“百戏”,已出现耍社火的节目。陕西的社火活动在西汉、隋、唐、宋、明时代以“灯节”“龙舞”“狮舞”为主要形式的社火杂耍,不断发展兴盛。每逢皇帝登基或年节,京城长安及边陲重镇,都要张灯结彩,官兵和民间都办社火盛会。元宵灯节灯会,游艺5----7日。南宋至明初,因战争社火活动略逊于前代。但民间戏剧、杂曲、说书、小说等却兴盛一时。如流传下来的社火脸谱、词目、曲调、扮演造型奇特,色彩质朴粗犷,群众对扮相的辩认靠的是脸谱和文字牌。其模式多属明、清两代传袭后世的。尤其是社火中的特技艺术如狮子、龙舞、龙灯、竹马、芯子等艺术生命力旺盛,不以时代变化而被磨灭,代代沿袭相传……
传说很久以前,有个皇帝叫苗庄王,他在琐阳城里过着安闲的生活。有一天,敌人的千军万马包围了琐阳城,苗庄王并不着急。他慢慢招集部队,商议对策。只见敌人在离城有二十里处安营扎寨,营挨营,旗连旗。最前面有一个高士,骑着一匹骏马,后面有一字长蛇旗,二龙出水旗,三才混元旗,四门兜底旗,五处五方旗,六丁甲旗,七星北斗旗,八卦连环旗,九宫遮阳旗,十面埋伏旗……那场面真是旗幡招展,号带飘扬。
商议破敌之策,有大臣献计道:“皇上,我们有一个办法,不知皇上听不听。” 皇上说:“快!马上说!” 大臣道:“让两位大臣妆扮成两个财主。让财主后面再跟上两位领兵的大将。其中,一位大将后面跟上若干名背打小鼓的人;另外一位大将后面跟上若干个男扮女打锣的人打小鼓,后面跟上几个拿两根木棒互相敲打的小男孩。男扮女打锣的人后面再跟上男扮女的小孩,一手拿一把扇子。” 皇上说:“我装扮成一个最自由的人,反穿羊皮袄,画成鬼脸;一手提个墨水瓶,一手拿根毛笔。”(当时,皇后怀孕了。) 让皇后扮成麻脸人大肚婆,在前面再打上几面旗子……皇上听后说:“妙!好极了!传令下去,一切照此安排,找好打扮的材料。” 随后照此装扮,整个队伍都准备起来,闹了起来、轰轰烈烈的。敌人迎面扑来,首先抓住了两个财主,以为这其中的一个就是苗庄王;于是,把俩人抓了起来,察看了一阵,发现不是苗庄王,他们再没有动手。苗庄王趁热打铁,跳着、闹着出了城门,逃了出去。敌人发觉上当,追赶已来不及了。此计,使苗庄王得救。
后来,人们认为那两位财主就是社火的祖师爷,两位大将就是打场子马牌子;背打小鼓的若干名人就是腰鼓队员;男扮女装的小孩就是毛女子;画成鬼脸、反穿羊皮袄就是傻娃子;麻脸人就是麻婆(大肚婆) ……
社火起源于火,发展壮大于社。远古时代,火的出现,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荒蛮生活,人们对火奉若神明。因此,每遇灾害、瘟疫人们就“施烟火及作金钢力士以逐疫”。顾颉刚《古史辩·第一册首序》载:“社是土地之神,从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 “……乡村祭神的结会,迎神送祟的庙会,朝顶进香的香会,都是社火的变相。”
陆游:“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会社每逢迎神报赛,庆贺集会、必然举行游艺活动。锣鼓火把助威,狮子龙灯游行;人群相随,显然是“人威”助长了“神威”,逐渐形成了“社火”风俗,它与民间的“香火”还愿风俗(庙会风俗) 如同挛生姊妹,正如民俗所述:“社火娱神,香火娱人” 。其意义深邃而味长。
陕西社火鼓舞起源于古代祭祀和军事活动,突出有汉唐宫廷文化、体现宫廷仪仗锣鼓的严整繁复和恢弘气势,又有源自乡土艺术的奔放和质朴。史料称:“社火,在节日扮演的各种杂戏” ;又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南宋·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 。原始社会中,人类为战胜野兽而生存,常在狩猎野兽后庆贺或聚会扮兽庆贺;教育后代,树立智、勇、谋、搏诸多本领。此为最早的扮兽戏和“村傩”活动。农家以户设“堂”,以村堡设“社”、与社有关的事称“社事”。设会头,订会章、收会员、交会费,有一定的感召力和威望。遇有不规行为有权处理……
社火作为最古老的千年习俗,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对土地与火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的产物,也是古时候先民用来祭祀拜神时进行的宗教活动。社火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与才能,它涉及音乐、舞蹈、曲艺、武术、杂技、戏曲、服装、工艺美术等门类。
社火一词见于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载:六月二十四日是二郎神生日,二郎庙前露台设乐棚,有“社火呈于露台之上”。汉魏南北朝至南宋时期,皇城的除夕之夜还保留有大傩仪,后逐渐被社火取代而融于社火中。包罗万象,气象万千的社火由祭祀、巫术、傩仪、百戏、乐舞、民间杂耍、参军戏等组成。每逢春节至元宵节,村社便组织、举办迎神赛会,有上竿、跃弄、跳索、相扑、鼓板、小唱、斗鸡、杂耍、商谜、说浑话、乔筋骨、合笙、浪子、杂剧、学像生、倬刀、装鬼、砑鼓、牌棒、道术之类杂戏采用脸谱面具等来表演。
社火表演时戴脸谱面具,能增强神秘和艺术效果。据传: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似神似鬼、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就逃。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传统民间习俗,并逐步融入到社火中。“傩”是远古时代宗教仪式,“傩舞”即有脸谱。“傩”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后被人格化,成为一种祭祀戴假面的歌舞表演。
“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社火的产生,源于人们对土地神和火神的崇拜,感恩土地赐予五谷丰收,火提供了取暖和熟食之源,于是产生了节日迎神赛会中祭祀社与火的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社火已成为民间的娱乐活动。土地是人们的立身之本,是人们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火是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类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远古人们凭着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视为“神物”而加以崇拜。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等寓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祭祀社火的仪式逐渐增加了娱乐成分,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中国传统民俗娱乐活动。
社火起源于人们对诸神、菩萨、历朝文臣武将的祭祀而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火”文化。在西安城乡,社火亦称“射虎”,是汉民族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社”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火”具有红火、热闹之意。
社火起源数千年,传承弘扬代代传!
兔年耍社火,吉祥又美好!
2023年2月4日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协会监事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省散文学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办公室副主任 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白鹿原分会副会长 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非遗文化研究者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逗社火的民俗(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社火的表演(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