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社火的表演(每小平)
锣鼓喧天,盛世长安;
威风锣鼓,如狮如虎。
迎新年,过新年;锣鼓社火在表演。
社火是一种集祭祀,杂戏、歌舞、杂耍等技艺为一体的民间迎春娱乐活动。规模从几十到数百人,包括兴高彩烈的锣鼓手、仪仗队、秧歌队、平台、芯子、高跷、舞狮、舞龙等。过年吃好的,喝好的、有精神就走村串户,鞭炮阵阵、十分热闹,群众称耍社火。
社火以传统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社火(故事) 。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巡游时马牌子、大头娃在前打场子探路当先锋,社火会旗(横幅) 等招牌在前,火铳队(炮队) 、旗队、精彩纷呈的社火队伍(平台、高台、芯子、高跷、旱船、竹马等) 按序行进,最后是威风锣鼓队。社火分造型和表演两类。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多在街道、公路和田野空旷处展演;表演社火主要在场院进行展示和打斗表演。
千年社火是中国汉族民间喜庆节日,古会民俗祭祀的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也是百姓在正月里春种前最为热闹的娱乐形式。也是锣鼓、马牌子、平台,高台、芯子、高跷、竹马、旱船、舞狮、舞龙、秧歌、大头娃等等的通称。社火是一种靠化妆扮演,造型、技巧表演取胜的艺术;扮相自然生动,有极强视觉冲击力。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孩童扮演成历史或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出奇的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把这种艺术和秦腔剧结合在一起。来源于十三朝古都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
社火表演种类主要有:抬社火(平台、高台),车社火、地社火、布社火、背社火、马社火、舞龙、舞狮、车社火、芯子社火、面具社火、地台社火、血社火、高跷社火、黑社火、山社火、唱社火、丑社火、大头娃、马牌子、扭秧歌、跑旱船等……
社火如雨后春笋,茁壮发展壮大。其数量、质量有增加有提高,表演千姿百态,千奇百艳;五花八门,壮丽可观;达到了艺术发展兴盛期。“过会是过人” ,“娘娘婆过会有时月” ;长安社火多在春节、元宵节前后举办;商贸交流会、文艺展演也避开农忙“三夏”“三秋”等大忙季节。
耍社火,亮眼戏;古今典故扮齐备。社火一般分为白社火和黑社火(白天或黑夜表演) 。一般情况下,人们看到的是白社火。在西安周边乡村,为安全起见以白天耍社火为主,少数为黑夜表演。耍社火是农民一年一度的狂欢活动,也寓意来年有个好兆头!
社火锣鼓一亮相,再大困难也敢上。万户过佳节,欢喜看社火。社火在人民中,每年春节西安周边各乡村群众自发组织各种社火活动,吸引四面八方数万人前来观看,游人如织、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群和各种商贩挤满了村巷、街道、广场和田野。
高台教化启民智,扮演历史承传统。高台芯子悬险奇,匠心设计显技艺。社火分大耍和小耍,小耍只出高跷和平台。大耍是社火中的精华,有十多种如高难惊险的芯子、高跷、舞狮、舞龙、跑旱船等等。昔日无钢筋用木杠在桌子上用绳子固定后4-----8人抬芯子,一般二三层高;如今在机动车中专用的芯子桌上,固定一根形状各异、大拇指粗的钢筋,高约2----4米或更高,直立或弯曲成弓或树枝形等状,用彩色纸包裹各种造型如山峰、竹木、云朵、果树、棉花、纺车、织布机、龙、虎等世间百物,再把4----6岁男女孩童装扮成历史或现代人物,演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戏曲和现代事情。站立顶端,少则一人,一般2----3人、多则十余人。站立或并立,横卧或叠置、倒立等惊险造型。演员着戏装双臂来回摆动(甩水袖),似在行走或荡秋千,有的左右转动似在转圈。高悬在2----3丈高上空,下面有专人手持2----3丈高竹竿(撑子) 往上撑保持稳定、撑子顶部捆绑布板供孩童小憩和安全,芯子娃好似悬空定立般惊险神奇。胆小的孩童因害怕而哭哭泣泣,有的因时间过长而瞌睡。人们观看芯子时需仰视,心里捏把汗,场面以高、悬、惊、险、奇、巧著称。
高台教化高跷是个技术活,需要胆大心细灵敏的人,多为青壮年、常人看见1----2丈高的柳木腿心里就发颤。先用绑带来回缠绕高跷和腿,扎紧牢靠后才可行走。
高跷又称“武耍”,以“杀”“打”“跳”等武动作见长,有高跷飞步似梁山好汉之勇猛。高跷同芯子一样有高低之分,成群结队大步前行。艺高胆大者有点二,走起路来故意东倒西歪、歪歪扭扭、显得摇摇欲坠;有的兴奋连蹦带跳,有的踉踉跄跄似醉酒汉前仆后仰惊险等行动使众人捏咧一把冷汗;个别大把式忽然一腿弯曲一腿跳跃;有的劈叉、单腿跳作高难度动作,手舞足蹈连续喷火,令观者称赞不已;更有小青年踩着1米多高的柳木腿连翻跟头后借势又站起来行走自如,还有前后2人甚至3人抬根长竹竿(抬轿) 上坐一人或两人上下巅簸,摇摇欲坠惊险演技……精彩活动轮番表演,引来四周观众阵阵喝彩,炮仗齐鸣、成了欢乐的海洋。
皤翁挥浆舞旱船,巾帼舞步来回颠。跑旱船由船工和女子二人载歌载舞、诸多动作紧密配合,滑稽可爱、表演各种喜剧情节逗观众乐呵。群众燃放爆竹或用火铳鸣放迎接社火队伍,披红挂彩、赠予食品、烟酒等礼物。社火走到那里就那里就沸腾起来,群情激奋,锣鼓争锋。爆竹声声,锣鼓喧天;人山人海,气氛热烈;是庆贺新春的一种规模盛大,形式多样的民间娱乐活动。
社火是一种集祭祀,杂戏、歌舞、杂耍等技艺为一体的民间迎春娱乐活动。社火以传统民间传说和戏剧故事为题材,通过一个或一组人物展现一个社火(故事) 。人物要画社火脸谱,穿社火服装、持社火把杖。巡游时马牌子、大头娃身着戏装,背插令箭手持兵器在前打场子探路当先锋……
龙狮起舞祥瑞临,新春鸿运聚福迎。社火会旗(横幅) 等招牌在前,火铳队(炮队) 、举旗着统一服装精心打扮漂亮女子列队、随着精彩纷呈的社火队伍(平台、高台、芯子、高跷、旱船、竹马等) 按序行进,最后是威风锣鼓队。社火分造型和表演两类。造型社火主要展示人物造型和工艺,表演社火主要在场院进行展示和打斗表演。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欢庆锣鼓敲出千年震撼之声,红红火火的社火耍起来咧!锣鼓鼓声震天,令人心潮澎湃。锣鼓声中年味浓,耍社火时靠的是演员的装扮和动作表演。配以旌旗、仪仗、铙、锣、鼓、铳、炮等响器。数万人观阵,规模浩大、人潮涌动、场面热烈壮观。社火表演的内容极其丰富,广泛,由于社火进行中不说不唱,可以不受时空、内容的限制,从上古三皇五帝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轶闻野史、典故、英雄人物和新时代、新科技内容等都可装扮。早饭后,化妆师就开始给娃们穿戏衣精心化妆,男孩粗犷简单;女孩服装色彩鲜明,妆容细腻,扑粉纷飞、抹黑涂红,面貌焕然一新。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社火最具表演的是高台、芯子和高跷,每个都书写戏名典故、都有主题。常见的有:《刘备招亲》《纪家山》《花亭相会》《唐僧取经》《七擒孟获》《三字经》《单刀赴会》《赶坡》《杀庙》《收三霄》《鸿门宴》《劈山救母》《鹊桥相会》《破宁国》《天女散花》《三打白骨精》《孙猴盗扇》《十五贯》《金沙滩》《三娘教子》《白蛇传》《铡美案》《打镇台》《黄鹤楼》《打柴劝弟》《三滴血》《人面桃花》《游西湖》《嫦娥奔月》等数百种秦腔剧目……
“锣鼓不响,庄稼不长” 。锣鼓是社火的传播者,是吸引人群的吸铁石。锣鼓家伙震乾坤,响声传遍街巷村。身着古装敲锣鼓的汉子是锣鼓力量美与质朴美的完美融合。“咚咚咚!!!”“锵锵锵!!!”“咚锵!!”“咚锵!!”“咚咚锵!!!”……锣鼓争锋,鼓槌挥动;锣钹铿锵,精彩阵阵;响声强劲且一致,令人陶醉其中。初始衣帽整洁,敲热闹咧就把衣帽丢搏咧!鼓槌上下擂动,铜锣铜钹铿锵有力。鼓点紧凑明快或激烈,豪迈苍茫的鼓调,气势磅礴、撼天动地且刚猛高昂。敲得人心澎湃,激动不已!鼓声雷动,喜庆热烈;摧枯拉朽,雄壮威武;震撼人心,催人奋进;冲云裂石,气势磅礴;声势宏伟,登峰造极;冲天干劲,热闹非凡;强悍矫健,精彩纷呈。阵阵锣鼓声是人们精神的享受,边看边听锣鼓奏响新时代的凯歌,用铿锵震耳、撼天动地的声音敲出对明天幸福生活的自信和力量。
锣鼓队有身着古装总指挥,手持1米长彩棍指挥,百十名青壮年身着统一古装,根据老曲谱、新曲子、紧三火等曲谱敲击;威武势大,声音宏亮、音调一致无杂音。老曲雄壮浑厚,新曲悠长明朗;紧三火紧张热烈,声震云天、撼天动地。锣鼓声时急时缓,节奏明快紧凑;苍茫豪迈的鼓调,气势滂礴撼天动地阵容,充分展示了新时代的铿锵鼓乐,敲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锣鼓手敲到得意时上下翻飞,竟忘情如醉如痴,酣畅淋漓……
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俊男靓女似比赛,好天好地好自在。粗犷豪迈敲家伙的汉子在女旗手、仪仗队、秧歌队女子们面前越敲越带劲,越敲响声越大。鼓声隆隆舞出豪迈粗犷,锣响阵阵敲出刚劲奔放。酣畅淋漓的锣鼓,强劲刚烈的鼓点,鼓手中的红绸鼓槌越敲越起劲,越敲越给力;狂悍激烈、勇猛顽强;敲到得意时,敲锣鼓家伙的壮汉如痴如醉;狂敲响器,地动山摇;雄壮热烈有激情,鞭炮阵阵响不停。令众人目不暇接,意犹未尽、使人脑海中浮现出古战场狼烟的磅礴阵势。旗帜猎猎,统炮轰隆。两队社火若在村巷、街道或公路上相遇时,讲究礼数,锣鼓敲得更加快更紧奏更热烈,一争高下,不甘落后。观众掌声阵阵,喝彩如潮。爱家乡,爱乡当;见咧乡当泪汪汪。君不见:在外干事创业的人,闻听家乡耍社火,就急忙赶回参加或资助献爱心,以报答故乡恩情。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百家争鸣”政策指引下,各地艺人不断挖掘整理并创新社火剧目。除乡村外,国家、省、市、区县也举办各种赛演,会演、文化节、民间文艺献演等活动,获得各级奖励锦旗等69次,誉满省内外,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的魅力和时代风彩……
1935年大羊村社火以装扮干净利落,芯子高险奇巧且装扮快、变化快令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常委、陕军冯钦哉师长称赞!亲赐大羊村社火为“领头羊”,赠龙旗八面、并为其题写“西秦第一” 四个大字。1990年,“吉羊保长社火” 代表长安县参加了西安市第一届古文化艺术节演出;2002年,参加了长安撤县设区大联演,被誉为“西秦一枝花”。
1942年,为支前抗日,冯村射虎在西安义演七天,演出收入全部捐赠抗战和文化事业。194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冯村射虎在西安又进行表演,孙蔚茹将军赠锦旗一面,书写“西秦第一,三秦绝艺” 八字称赞!
1952年,冯村射虎应邀赴首都北京表演,受到习仲勋等国家领导人高度赞扬,并赠锦旗二面。
1957年,冯村射虎代表长安县参加陕西省民间花火芯子艺术汇演并获奖。1958年五一节,冯村射虎以陕西省代表队的身份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汇演,精彩表演受到谢富治等国家领导人称赞和奖励。从2016年起,冯村射虎连续三年先后入选长安区、西安市、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杜曲村是唐代杜氏宰相居住地,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社火源远流长;纸扎精致,装扮突出“奇”“巧”“玄”“精”等特点。1953年在韦曲汇演耍社火唱大戏,扮演“马武”的每秉承声情并茂,嗓音宏亮、打动人心被誉为活“马武”;时任长安县委书记李浩为每秉承奖励了一盏“汽灯”。
东大街道西大村社火盛名远播,1988年荣获“西安市民间锣鼓社火精粹大赛二等奖”;1993年荣获“西安市民间锣鼓社火精粹大赛一等奖” 、“舞狮振雄风锦旗” ; 1996----97年获得“长安社火 名扬天下” 锦旗等荣誉……
郭杜街道里杜村锣鼓敲得最响,尤其是鼓曲《猴上杆》。1994年,在西安市锣鼓大赛中获得“金奖”;94年,在陕西鼓王夺标赛中获得亚军;2000年参加“全国中华鼓王大赛”获得了“中华鼓王”称号;2023年1月代表长安区参加了西安市锣鼓大赛获得“银奖”等奖励……
杨庄街道侯官寨“牛老爷”社火誉满城乡,历史悠久,宏大的气派、热闹的场面、“犍牛”、“老爷”、“侯官府”及庞大的社火队伍吸引来了数万人,在上百亩地里“巡游”表演,体现“官民一体,平等同乐” 场面。十年前,“牛老爷”社火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安锣鼓震乾坤,社火表演乐人心;
艺术竞技谁家美,高台芯子皆增辉。
千年传承,精彩纷呈;
社火表演,世代传承。
2023年2月10日
每小平 笔名每牧 每文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协会监事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省散文学会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办公室副主任 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白鹿原分会副会长 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社火文化研究者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社火的起源(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长安方言九十三(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