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评李亚光诗词《神禾集》(窦文彬)
李亚光的故乡是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王寺街办冯联村,他和我是邻村乡党。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的故乡还归他的故乡冯党乡管辖。那时,我们村的高小学生还在他们村就读。我们俩从地理、历史及人文背景都是相同的。我长亚光20岁,算是他的长辈,文友,忘年之交。亚光还是我三弟的学生,于是我们算是老熟人了。
十多年前(2009年)长安国学传习会在柳青广场办公,我负责《长安国学》期刊编辑,亚光当年就曾给《长安国学》.国学艺苑栏目投过诗稿。记得当年我在《长安国学》任编辑时,在第十一期选登过他的诗词。现在我还记得他是填写了两首词,是歌咏柳青广场建立的。作者赞美了常宁新区柳青广场建设中,他们这批创业者栉风沐雨、昼夜苦战,甚至露宿冰餐的艰苦创业里程和卓越贡献。
两年前,我又受邀加入了“常宁里文创中心”,有幸又和他成为群友,也曾在他的办公室见过几面。我知道他此前出了一本诗集名曰《霜叶集》,他说很不成熟,我未曾一赏。亚光一个基层整日忙忙碌碌的小工人,却有一脉沉静的文心,一腔风雅的情怀,孜孜不倦地传承民族文脉文心杳杳香火,没有定力是绝对不行的,所以我更不小觑了。翻阅了《神禾集》,我知道他是在两年工作之余,创作682首诗作,两年之内,几乎天天有新作,这就更不简单了,没有坚韧恒持,默默耕耘的精神是不可能的。亚光在他的《上净业寺》一首中写:午后逐冬喧,遵墀访绀园。途中问归客,佛自在心门。试想如没有一颗“禅心”,能天天有新作吗?这里我似乎从亚光的身上看到了太阳光辉的细微水滴。
《神禾集》虽仅囊括了273首诗作,但却把他两年来的所见、所闻,自己的生活环境,历史的文化遗存,以及生活化的内容,跃然纸上,展现岀一幅幅画卷,献给了读者,献给了建党百年庆日。
《神禾集》的类型分为古风、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和词六大部分,诗、词、律、绝、古风都用上了,由此可见他对韵律的研学绝非一日之功了。当然这些诗词的完成也得益于时代的发展,神禾原的变化都为作者创作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和全新的社会内容,使作者吊古怀今对于时代的认识有了更高一层的自信与思考,也使得他的作品在贊美祖国山水,关注社会现实,颂扬亲情友情诸多方面变得更为深刻,更为饱满、更加有了诗言志的厚度和力度。恰如作者在《午后独坐绿地新居》中所唱到:“置业五旬居绿地,背依西岳面昆池。谲水滚滚滚门前过,秦岭苍苍屋后驰。庭院一分时菜美,铲铣两把老妻痴。老来亦似陶公好,妻弄泥蔬我觅诗。”又如《暮上清凉寺》诗:“秋暝登古寺,寺座少陵端。石阼斜纹槛,昏鸦呱塔檐。风寒禅静早,露起弄夾衫。拟往思清静,经声添不安。”等诗作,真实地再现了作者,人格独立,寄情山水,感恩亲友,伤怀先贤的胸襟。在这里,他有诉说,有剖析,更有对生命的颤抖和激动,也有心灵的煎熬与疼痛。他依然对生活充满激情,实现着自己的生命价值和写作价值。
作者作品由诗至词,大多为怀恋长安山水、亲人,题赠朋友,及游踪所至的即兴感怀,都能饱含情感的浓度和道德的亮度。“五十而知天命。”作者这个年龄,经历了几多风雨,看淡了世间眉高眼低,才在岁月的洗礼和磨砺中慢慢形成了这种谦和的人格魅力,作者以诗当歌悟到了人生的真缔。
恭贺《神禾集》为长安山水又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作者简介:窦文彬,1947年生于长安区斗门街道,曾任长安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兼农工委主任,现为陕西省孔子学会理事,陕西省诗词学会会员,西安市文史馆文史研究员。著有诗集《生命的浪花》、文史著作《丰镐探宝》《爱我长安》《寻访昆明池》等。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我的小学(春晓)
- 下一篇:散文:没能帮父种上麦(王炜)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