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为柳青守墓的人(周养俊)
柳青是我崇敬的作家,也是父亲崇敬的作家。93岁的父亲,当年在长安县工作,认识柳青,比较熟悉皇甫的人,我上小学时读的《创业史》,还是柳青送给他的。
近日回家看望父亲,闲聊中说到了《创业史》,父亲说皇甫村修建了柳青故居,问我想不想去看一下。拜谒柳青故居当然高兴了,站起身走时,忽然想起今天是星期天,恐怕没人接待。没想到父亲对柳青故居的管理人员刘田民很熟悉。于是很快就联系上了。
时值秋初,天气依然炎热。路上,父亲告诉我,说柳青去世以后,刘田民一直为柳青守墓,算起来已有43年,现在又在柳青故居做管理工作,对柳青的一生很熟悉。一个农民,坚持43年义务为柳青守墓,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来到皇甫柳青故居,一个穿戴整齐的老头儿笑盈盈地走出门迎接,此人就是刘田民,《创业史》里的才娃原型,柳青《创业史》里唯一健在的人物原型。我急忙上前与其握手,并对他表示敬意。刘田民摇着手说,没啥没啥,都是应该做的。
参观完柳青故居,在柳青工作室,刘田民如数家珍般讲起了柳青的故事。柳青本名刘蕴华,笔名柳青,其代表作《创业史》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更令人钦佩的是,在曾经艰苦的岁月里,柳青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扎根农村,在长安皇甫落户十多年,深入群众,潜心创作。
皇甫村是唐代丞相皇甫琼的家乡,柳青一家居住的中宫寺是唐王李世民为其母修建的庙宇。这里背靠神禾原、面临滈河水,山清水秀。柳青来到这里的时候,刘田民刚6岁,由于他从小失去母亲,父亲刘远峰(《创业史》中的高增福)是皇甫村的主任,工作忙碌,刘田民一直由王家斌(《创业史》中的梁生宝)的母亲照管。柳青、马葳夫妇对刘田民十分疼爱,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给这孩子。刘田民也对这两个“城里人”非常喜欢,几乎每天都往柳青家跑,感情深厚。
1978年6月13日,柳青在北京去世。得知柳青去世的消息,刘田民非常难过,王家斌当时就晕了过去。刘田民给我们讲柳青和马葳去世的经过,几次泣不成声,哽咽得说不下去了。
柳青去世后,于当年6月安葬在皇甫村。安葬完柳青后,王家斌就病倒了,一天,刘田民随父亲去看望王家斌,他拉着刘田民的手说:“民民,伯给你交代两件事情,你一定要做好。一是要把你柳青伯的墓看好,二是要把你爸招呼好。”王家斌和刘远峰工作是搭档,生活中亲如兄弟,刘田民知道这是长辈人的嘱托,也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当场表示一定完成好这个任务。
初建的柳青墓只有三分地,周围一片狼藉,荒草、荆棘,猪狗猫等动物经常光顾,刘田民每天都去这里打扫卫生,他还到附近的苗圃购买柳树、松树等树苗,对坟墓周围进行绿化,卖树苗的人听说柳青墓用,都免费送给了刘田民。后来,在各界关心支持下,墓园逐步扩大,许多热爱柳青、热爱文学的人主动捐款,改善柳青墓园面貌。如今柳青墓已经成了柳青墓公园,园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还有几座反映《创业史》内容的雕塑,栩栩如生。每年清明节、寒食节,他都陪柳青的子女为柳青夫妇扫墓。还有领导、作家、诗人和许许多多的来访者,刘田民也热情接待,认真讲解。
返回的路上,我们拜谒了柳青墓,在墓园前的崖畔上看到一丛丛红了的酸枣,在晚霞照耀下闪闪发光,它们虽然个儿小,但是几乎颗颗晶莹剔透。于是,我又想起了为柳青守墓的刘田民,他不就是这平凡、朴实、不显眼,却默默守护着土地的酸枣吗?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午后》吹来清爽的风(姜乾相)
- 下一篇:散文:桃花带露浓(尤凌波)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