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的恩师姜惠秦先生(刘健)
文/《诸病源心论》学说创始人·刘健
姜惠秦, 1920年-1979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大街道北强村人。自幼习医,对伤寒杂病,外科,历、祘,易经,国学均有较深之造诣。生前救治患者无数,其医术、医德在方园数十里地享有极高声誉。其弟子数人,在当代也均有较好的口碑和著作问世。
这位已故多年的老中医便是我初学医时,为我授业传道解惑的
恩师。
当我写此文章时,仿佛又看见了先生那清瘦的面庞,炯炯有神的
眼睛,挺胸而坐,聚精会神为患者诊脉问病的形象。
第一次知道这位在当地大名鼎鼎、饱经歧黄沧桑,医技超群之名讳时,还是在我上小学六年级时之事。记得先生骑着一辆自行车去户县南城寨为病人出诊后,路经我村,顺便来我家拜访先父刘广文先生(字郁亭)闲谈。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先生的风采,听到先生的谈吐。他那深厚的中医功底,和坚贞不渝的语言,深深地打动了我。他的形象从此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可谓挥之不去。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进修中医。进修之余,一有空闲,我便带着问题去北强村医疗站拜访先生。记得有一次是在一九六七年之初夏,小麦还未满实,遍地浅黄色的麦浪迎风起波,好像金色的海洋,好看极了。乘着初夏之惠风,我到了北强村医疗站。先生正在诊病,我便站在先生身后,眼看先生如何诊脉,如何论病,心里却在背诵着《濒湖脉学》,和先生诊的脉象进行参对。时将中午,我便向先生辞礼告退,先生看挽留不住我,便顶着骄阳送我回家。一路上,先生给我解答了好多问题,其中一个是用经方治疗风疹的处方,使我矛塞顿开。那就是仲景《伤寒杂病论》里的越婢汤,和他治疗外科用的葛根汤。随后,我们师徒们就此道别。我怀着感激之心,目送着先生在回家的路上越走越远,他的形象在我的心里却越走越高大。
还有一次,是一九七八年之冬月的傍晚,我带着难题去北强村先生之医疗站。站里炉火正红,行过礼之后,便相互落座,叙谈了两个小时,先生看夜色已深,便留我和他住宿一晚,当和先生说起《伤寒论》时,他兴致勃勃地说:“孩子,伤寒论里的条文,句句是真理,字字是玑珠。他的治疗处方是天下无双的。每当我读这本书时,我就想跪在大厅里,为医圣叩头,拜上几拜,感谢他的大恩大德!”这句话至今还回响在我的耳边,记在心灵里。当时,我怕先生劳顿了一天,天气又冷,却不好意思提出休息,又聊了一些清代名医陈修园,医圣张仲景之事,才熄灯入睡。第二天六点,天还朦朦亮,我们师徒二人又闲叙起中医学里的许多问题……
一日之师,一世为父。在以后多年的日子里,我们师徒还保持着
联系,其后先生罹患食道癌,我还探望过多次。先生于一九七九年农历九月一日与世长辞!在埋葬先生的前一天,我写了一阙《蝶恋花·悼念恩师姜惠秦》的诗词,并书写了挽联。其内容至今还保存在日记本里。现将原文笔录于后:
上联:人品高似圭峰顶
下联:医誉遍如乡里林;
横批:音容宛在
唁词如下:
天失骄子①吾失叔,骄子成仙直升重霄九,问讯天师②何所有,董奉③捧出杏子酒,云上素女④舒广袖,万里碧空皆为医魂舞,昨报师叔驾虬⑤去,泪如涌泉满襟胸。
注:
①骄子:很优秀之人,这里指师叔姜惠秦先生
②天师:上古岐伯的老师
③董奉:三国时的名医
④素女:传说中的神女
⑤虬:古时长有角的九头小龙
先生虽离开了我和师兄弟及师妹们,但他的医学知识,为人品德,博学强记的大医风范,至今留在我的脑海,我在习医执医时,每每皆以先生为典范,鼓舞自己,鞭策自己。在漫漫六十年之行医岁月中,除了上班以外,我仍坚持着撰写医学著作之习惯,除了发表于国内外的论文之外,还出版了《诸病源心论》《濒湖脉学方药对阐释》《诸病源心论·心病证治》《三川中医临床处方真迹》《诸病源心论》(修订本)《图注濒湖脉学》《诸病源心论续集》《刘氏家藏秘方》《三川医案医话集》《三川医辙》等奉献于社会,奉献于岐黄同仁。
这些,权作纪念先生的一柱心香。
(2010年10月21日写于于陕西省中医研究会中医门诊部)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