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浅谈杜甫家族在樊川杜曲的居住地(每小平)
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每小平
民谚:城南韦杜,去天尺五。
在京城长安城南的樊川,因水而居的韦氏、杜氏家族自汉唐起就分别居住在韦曲、杜曲一带。东边的少陵原和西边的神禾原恰似二头卧龙相向而行,自终南山向西北方向蜿蜒爬行,韦曲和杜曲犹如二颗明珠镶嵌在龙体上,潏河神似彩带飘荡在二原之间的樊川滚滚流向渭河……在这山青水秀、风景旖旎之佳地,北邻繁华京城长安,韦杜家族的先祖就看上了这处著名的风水宝地……
锦绣城南,名胜樊川;杜氏家族,居住杜曲。杜曲位于长安区东南少陵原西畔,面对樊川,潏河流贯其间;南望终南山,北望京城长安,西望神禾原,素有“樊川明珠”之称。……
杜曲镇的杜西、杜北和杜东村是按杜曲的地理方位定名,2018年三个行政村合并为一个“杜曲村。”
杜甫家族所属的杜氏本为长安大族,但西晋之后却因战争、灾荒等原因后辗转迁徙,播迁各地。杜甫世系所属的杜氏襄阳房播迁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时期:1, 西晋末至前秦、后秦时期,避地西凉及返回长安故里时期;2, 宋、齐、梁时期,迁居襄阳、梁州阶段;3, 西魏、北周、隋朝时期,返回长安阶段;4, 唐朝时期,迁居河南府巩县及东都洛阳阶段。……杜甫家族的多次迁徙是上述各朝代社会动乱不安定,政治分裂、政权频繁易主的时代以及社会政治形势所迫使,最终定居洛阳所属巩县,则是当时士族中央化的时代趋势使然……
综上所述:杜甫先祖在西晋末至北周的几次迁徙,即西晋末避地凉州,前秦时期返回长安、东晋末迁居襄阳等地,梁朝时北归长安,都是由于政治形势的迫使所致,主要是被动性的。而隋唐时期迁往洛阳附近,则是士族中央化的形势驱动所致,主要是主动性的。
杜氏家族在长安、襄阳、彭城、梁州等地定居时期,都有强人的乡里宗族、部曲基础,其杜姓成员多具有地方豪强的身份。这一身份和基础保证了这一家族势力的久盛不衰,并经常能够获得政治上的重要地位。隋唐时期,这一身份和基础则已丧失,其家族成员主要为普通官吏,普遍政治地位不高。……
杜甫先祖在长安、襄阳、彭城、梁州时期,皆以勇武为特征、并兼备儒学修养,具有显著的以武为主、文武兼顾的家族传统。而隋唐时期,则丧失了高尚气力的勇武品质、文化修养成为其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立身资本,文儒传家成为其家族的主要传统。……
杜甫从出生(712-----770) 自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由洛阳西归长安,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六月出贬华州,先后在长安及京畿生活了13年。其间:天宝十三年前大都旅食在长安;天宝十三年秋后,因京师乏食遂挈家往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 安置。天宝十五年因“安史之乱”又自奉先挈家北迁白水(今陕西省白水县) 。六月潼关失守,白水继陷,遂挈家逃难到耀县东南、富县南、寄家羌村。……是年八月,杜甫只身离羌村北上延安、欲出横山县而投奔甘肃灵武县,中途为安史叛军所得,被押至已沦陷的长安。唐肃宗至德二年(757) 四月,自长安潜投凤翔县,五月十六日授左拾遗。因奏疏营救房琯惹触肃宗怒鳞,闰八月初一日被放还廊州省家。十月,即随肃宗返长安,仍在左拾遗任内。乾元元年六月出贬华县
、出为华州司功……
杜甫在长安的十年,无论在政治上或诗歌创作上,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命运不济的杜甫适逢盛唐气象尾声的唐帝国,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同时暴发出来。特别是“安史之乱”影响了他致仕之路,身处动荡社会底层而困居寄食、巅沛流离、接触广大劳苦群众的痛苦,逐渐认识到民间疾苦和唐帝国的危机。……生活的磨难使杜甫能够突破某些阶级的局限,从而在思想感情上接近于老百姓,从而由“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 的世官子弟,成长为“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的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者。……时代造就了杜甫,艰难玉成了诗圣。正是在长安的十年,奠定了杜甫的生活和创作道路。
自断此生休问天!
杜曲幸有桑麻田,
故将移住南山边。
-----《曲江三章五句》
千百年来,关于杜甫在长安城南的居住地在何处?至今尚无定论。为此,数十年来笔者一直专注有关杜甫在樊川杜曲的居住地、诗词中的地名和民间传说……“杜陵斜晚照,潏水带寒淤。”“吊影夔州辟,回肠杜曲煎。”“杜曲花光浓似酒”“故里樊川菊,登高素浐原。”…… 诸多诗句表明:杜甫的居住地在终南山北麓、少陵原下的杜曲村。
在杜甫的诗词佳句中,有关杜曲地名诗句中有好几处。来到长安后他移居在杜曲的少陵原畔,杜甫自称为“杜陵布衣”“少陵野老”“杜陵野客。”他的“杜曲幸有桑麻田”“杜曲花光”“杜曲煎”等诗句中,明确了他和家人在杜曲生活居住的真实所在。我先后采访过已故去的乡绅每曾辉、赵天恩、每云九等老学究和每清寿、赵福学、每福科等老人分别与其座谈,了解世代相传与杜甫、杜氏家族有关的人和事、典故和传说等第一手资料。还分别多次同李志慧、王渊平、张军峰、张来善、曹韵、每天民、胡小鹏、胡春华、王浩若、薛平、赵润会、刘尚平、王孝忠、张民利、张经理等众十人专程到杜西村老槐树、水洞坊、卧龙岗、杜曲老街道和杜北老村实地调研走访,抚摸古槐、皂角树,砖雕、石刻,街巷、老宅院等人文遗迹,倾听村里老人叙述思古的传说……
在长安区政协编著的《长安百村》第四部中,刘世森先生撰稿的《杜甫故里杜东村》有这样的叙述:……杜甫就居住在杜曲村,后移居另地。时隔30年,又回到杜曲居住。《杜甫在长安》一书载:杜审言在杜曲有庄园,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杜甫自小跟随二姑母走亲戚常居杜曲村。但因走的时间过长,对祖父杜审言的庄邸记事不清。杜甫骑驴到杜曲村找祖父的老住宅。时街人指“杜审言家在前头” 。向前走,杜甫见古宅照壁内“青砖砌,竖神龛;敬地神,有残灰。” 再推街门走进去,过照壁、瞧厢房,厅房、中门、过道、皆“一砖到顶,方砖铺地,踩石罗列。” 该书又说“杜家少陵原上的旱地,樊川水地一千多亩。” 难怪杜甫讲“杜曲幸有桑麻田”……
笔者通过实地多次调研走访,人们对杜甫的居住地有三种观点。1. 居住在杜西村。杜曲古镇的老街道半条街在杜西村,古时由于道路交通不便、而选择在繁华有商贸活动的老街道旁,往来交友购物极为方便。此外,杜西村有天然九龙汤泉水“水洞坊”,能饮用能洗浴能浇田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条件,是上苍赐于百姓的恩惠。紧邻的帝王庙传说是杜氏家族的别墅,引流水洞坊的泉水进入并在院内修筑鱼塘、亭子,植竹种花草和名贵树木,装扮庭院。帝王庙占地3----5亩,有房舍数十间。因唐王朝灭亡,杜氏家族迁徙它方,人们便将空院房屋供奉历代帝王……新中国建立后,帝王庙成为杜曲镇(杜曲公社) 办公场所至1974年,杜曲公社搬迁到西汤公路后空院转卖给村民居住。可惜院内2-----3人合抱粗的古槐树、几搂粗的油树等被砍伐、令人扼腕叹息……
2.居住在杜北村。在樊川沿少陵原畔分布的村庄,除樊川可耕地外,大部分田地都在少陵原坡台田上。据传:杜甫家数百亩田地,除过樊川道田地栽桑务麻、种植麦子、谷物和蔬菜外,少陵原上大量田地出租给村民,收取部分地租而养家糊口。天宝十三载(754) 杜甫刚移住杜曲,在接待太子家令李炎而作《夏日李公见访》诗:“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旁舍颇淳朴,所须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不?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风左右至,客意巳惊秋。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若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 其中“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 之诗句分别得到每曾辉、每云九等老先生的认同。杜甫邀请文朋诗友相聚,在杜北村面对樊川的高原平坦地上俯视潏河之水从南向北涌流,众人举杯畅饮并吟诗赋词,家人忙于制作醪糟稠酒的动人场景……村居淳朴,景色如画、自然酷似“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的陶醉诗。……
3.潏河附近。从杜甫诗句可看出,居住地的门前有潏水流过,门外山林苍翠,树上巢多鸟众,其鸣相和、树枝上的蝉鸣,叫声聒耳。近看莲花争艳,娴静清香。喧不碍静,暑气难侵;山光水色,幽意仍存。杜曲景幽,人更淳朴;相互关照、和睦相处……是年秋,霖雨连下60天,关中大饥。杜甫面对南山,坐在茅舍中、望着汹涌的河水和百姓的困境,写出了《秋雨叹三首》:“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今秋乃淫雨,仲月来寒风。群不水光下,万家云气中。”……杜甫推己及人,深感霖雨给老百姓带来了天灾和困苦。由于京城物价暴涨,人多乏食,不得已、多口之家的杜甫于天宝十三载(754) 深秋,挈家到蒲城县……后弃官西行,离开关中,漂泊西南,再也没有回到魂牵梦绕的长安……
千百年来,追寻杜甫在杜曲的居住地是人们的共同心愿和苦苦追求。明嘉靖五年(1526) 长安人张治道有感于杜甫无祠可供祭祀而集资修建了杜公祠,后历经明、清和新中国数次修缮、整修和布置,让后人观瞻和凭吊……
每小平 区政协委员 区作协理事 民俗委员会副主任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市作协会员 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民盟长安区工委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甘红薯(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杜甫与他的文朋诗友(每小平)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