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百年老校 务庄小学(杜益茂)
灞桥区务庄小学,位于灞桥街北4公里处,在务东和务西两村中间。据咸宁、长安县志载,学校创建于1908年,已是一所有百年历史的小学。
学校门前,有棵国槐,据老人讲,当年建校时,学子们在校门前载了一行国槐,象征将来功利名禄,荣华富贵。因为自然灾害和人为毁坏,现在只留下门前这一棵国槐。这棵国槐原来高20多米,枝繁花茂,绿荫如盖。每到秋天,淡黄色的槐花开満枝头,放出浓郁的香味。附近村民或上树或手持竹竿勾下槐花,做顿槐花麦饭,美餐一顿。随着百年变迁,历经风吹雨打,雷击干旱,这棵囯槐根坏树空,残枝败叶,树皮耝糙干裂,树高不足10米。树心全空时,小伙伴从树根下一个洞钻进去,在树心中爬上爬下。尽管是这样,但这棵国槐仍是生机勃勃,每到春季它依旧发出嫩芽,枝繁花茂。它历经苍桑,是百年老校的见证。
解放前,务庄小学是地下党活动的据点,多数地下工作者在学校工作过。1937年,地下党组织全校师生,宣传抗日救亡,教唱抗日歌曲。1938年孙蔚如将军率领的三秦健儿奔赴抗日前线,在山西永济血战中,消灭日本坂垣师团三千人。务庄小学师生击鼓鸣号,集会欢庆。为了慰劳前线将士,鼓舞他们英勇杀敌,以学校校长为首,组织一个"长安教师慰问团"前往中条山,对孙蔚如将军率领的38军进行慰问。1949年5月20日,西安解放后的第6天,即5月26日,接收长安县的地下党成员研究决定,长安县人民政府筹备期间,暂住务庄小学办公,主要任务是宣传党的政策,维护社会治安,接收伪政权,募捐支前军粮等。6月,以培养军政干部为宗旨、为解放区输送军政干部的解放军随营学校在务庄小学成立,一批来自灞桥地区的青年学生,随即入了随营学校,以后成为党和政府的高级干部。务庄小学称为"小红区",她掩护过不少地下党员,为革命队伍输送了许多进歩青年。
我村是务庄村一个小村,与务庄小学仅一墻之隔,原来学校是一座古庙,故我村名叫靠庙围墻。进入学校大门,过一个小庭,便是雷公庙,庭内供奉着雷公神。两边各有一个圆门,砖砌的。进了圆门,一条大道直通大殿前,路旁两排槐树齐整整的。每当槐花盛开时,香气扑鼻。圆门东边是广阔的操场,西边是空地,后来学校组织学生在这里种菜。再向前,中间是戏楼,金光灿灿,师生们聚会演出的场所。每逢春节和庙会,城里来了剧团,引来四方村民观看。再向后是教导处,两边都是教室,紧挨教室又是庙,东边是娘娘庙,祁子的;西边是关公庙,求财的。过教导处,再走十多米,是一个徒坡,挨坡而上,就是大殿。大殿高出地面四五米,面积约300平方米,两边已作教室,教室边还有大大小小的神象。正前方是大殿,大殿里供奉玉皇大帝,每逢庙会时,这里锣鼓喧天,旌旗飘扬,信男信女叩拜烧香。刚解放不久,当时破除迷信,一天晚上校长组织高年级学生拆了娘娘神象和关公神象,埋在西边空地里,引起一场风坡,后来经乡政府调觧,总算平息了事态。
我就是在这里读完小学,受到启蒙教育。记得很清楚,我一年级的班主任是张智贤,他给我们代语文和算术。语文第一节课就是“来来来,大家来上学”。算术笫第一节课就是识数“一、二、三”。自然课老师我已记不清,只记得他给我们讲“日、月、星辰、风、雨、阳光”。当时学生每天必须在仿字格上反复练写“一去二三里,言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久而久之,我练出一手好笔法,班里墻报、学校墙报留下我的笔迹。我自小爱打篮球,常常在篮球场和高年级学生比赛,有幸代表校篮球队出校和赵庄小学篮球队比赛,获得胜利。在一次文艺演出中,我和几位小伙伴出演的"红领巾灭苍蝇"小剧,嬴来阵阵掌声。后来,我成为学生会主席,不时地组织学生活动。就这样,我快乐地在务庄小学学习生活了整6年。
我是1947年春入学,1953年春毕业。当时刚解放不久,各类学校招生分秋季和春季两次招生。这年春季招生的学校太少,学校只有一两人考入中专,班里大部分同学没有参加升学考试的机会。正因为这特殊的情况,学校决定办一期高小补习班。
补习班原来有近30个学生,期间有来有去的。学校专门腾出一间教室,配备了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因当时小学升初中只考语文和算术两门课,在补习班里只补习这两门课。算术课是由原代课教师担任,他只把六年级算术课从头至尾复习一遍,再重点讲些应用题。语文教师是专门从外校请来的,年轻有为,讲课很有新意,不套用课本,自编教材,字词、造句、精典作文等,刻板油印,同学们感到新鲜稀奇,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在补习班里,上午上课,下午自习。同学们互帮互学,有疑难的问题互相磋商研完,直到弄懂为止。补习班仅仅只有6个月,到了1953年秋,近30名同学一半考上了中学和中专,我已如愿地考入西安巿34中。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她,曾来过(李波)
- 下一篇:散文;一所地跨三巿(县)的农村中学(杜益…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