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七月与安生(姜涛)
早些年间,读鲁迅作品的时候,有一篇叫<<伤逝>>的文章印象极深,现在想起,大概是两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新青年,为了爱情不顾一切走到了一起,他们能够挣脱封建礼教的魔爪,却在乱世艰难的生活中败下阵来,那个叫子君的女子,是客死异乡还是被家人接走,现在已无从记起,倒是被那个叫涓生的男子气恼,门当户对的年代,非要不识时务的走出一条异路来,这不是自找苦吃吗?
一直以为,安妮宝贝是喜欢鲁迅的文章的,之所以能有这样的错觉,绝不是因为什么安生,涓生的名字在搅乱我的神经,而是他俩在冰冷的文字下都包裹着一颗赤热的心,一个是对奴化的国民痛惜不已,一个无情而冷漠的撕裂自己,一个是让我们心存敬畏,只能仰望;一个貌似残酷无情,冷的让我们心痛。其实,抛开表相,他们的共同一句话就可概括:爱之深,恨之切。
很多时候,我都以为安妮是很孤寂的,当然,这种感觉只来自她的作品。我也曾想当然的认为,长时间的孤独,会让人变得冷漠,而真正的孤独,来自内心深处。她作品中的人物,就是那类身处闹市,依然孤独,而世俗中的繁华喧闹,也只会加重孤独的病者。由此很容易理解,为什么主人公或其身边一些人老是要让自己变很忙碌的样子,老是痴迷于丰富的夜生活难以自拔,老爱坐在电脑前写只给自己看的文字。由此再向下想,这类女子都渴望有个依靠,或是依靠别人,或是让别人依靠自己,抱团取暖。而自身的脆弱和敏感,又让她们在寻爱上路上倍感艰辛,吃了许多常人无法理 解的苦,演绎出千种不会发生在常人身上的故事。唉,终于绕圆了。
可是,真实的安妮真不如此,除了才华横溢,她和同龄女孩并无多大区别。十年前,她的一位好友告诉我的。
七月与安生的友谊在苏家明的出现后开始裂变,分分和和,反反复复。我以为,女子之间的自私是胜于男子的。男人之间的反目成仇可以是为了爱情,为了金钱,为了权利,或者其它,但是,女子呢,大多数情况下,只为了爱情,她们的相互容忍度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却在爱情面前变得极端自私,即便忍着心痛拱手相让,仍无法做到淡然转身。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她们之间的反目和报复,会更加彻底,更加隐蔽。谈笑间,就上前捅一刀,伤人,但更伤己。细想起来,这不足为奇,但凡极好东西,本来就不可以与人分享的,之所以让与他人,不是爱的不够,而是长久以来,看不得她人落泪的心性使然。
但是,忍让之后,她也就失去了全部,如此,我们才能理解安妮笔下的,诸如七月之类的女子,会在故事的最后安然的死去。没有了活的意义,却让她们依旧活着,这其实比让她们死去更加残忍。再往下想,把主人公写到死,不仅不能印证安妮很冷酷,倒有些水到渠成的意味。只是,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作品中的那些男主人公就那么不是东西呢?不知是真白痴,还是心太贪,吃在碗里看在锅里,把自己的感情搞的一团糟,还总喜欢破坏闺蜜和哥们儿关系,且又没有两面逢圆的本事,做这样很渣的事,就真的很爽?
七月与安生。看似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但细想起来,却是一种宿命。没有人会同你分享你最珍爱的东西,所以,彼此终究要面对反目成仇、分道扬镳这一悲壮而痛苦的经历。不知道真相,不了解原委的人是快乐的。而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幸福的。可是,我们有那样的豁达吗?
要把安妮宝贝的作品改编成电影,要把以流浪、宿命、漂泊为题材,冷清和苍凉为作品格调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我认为是有难度的,导演稍微作做,就会拍成文艺片,在电影市场过度娱乐化和文艺片叫好不叫座的大背景下,没人敢这样任性烧钱。看完此片后,我想说,电影远远没有原著好看,这部影片也没有带给我太多惊喜,甚至有些偏离了原著的“冷”。套数上依然是俊男靓女当道,依然是致青春的题材,依然是画面精致,还有就是那略显生硬关于影子和27岁宿命的梗。然而,即便该影片如此乏善可陈,却依然在今年的金马奖上成绩斐然,我能说什么呢?
十年前,安妮宝贝作为红极一时并造成”宝贝”满天飞这一文坛独特现象的新锐美女作家,创作出《七月与安生》和《八月未央》等一系列畅销书籍,一时洛阳纸贵,名扬天下。当年,谈及文学,谁都绕不过她,包括只爱看书的我。而现在,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已好多年不曾想到这个名字了,但是,当把她的名字在电影简介中变为“庆山”时,我还是吃了一惊,昔年的张扬已全然不见。或许,相对于当年的笑傲文坛,繁华过后,洗尽铅华才是真实的她吧。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船与岸的纠结(姜涛)
- 下一篇:散文:一些回忆(姜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