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船与岸的纠结(姜涛)
船与岸的纠结
这是一本让人心酸的书。其实,苏童所有的小说,都会给人这样的感受,只不过《河岸》尤为强烈而已。我在读他的小说时,总是怀疑他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否有偷窥的癖好,却总在读完沉思的时候,否定自己的猜想。阅读他的小说,就是慢性中毒,那些被掩没在历史中的瓦砾堆中的腐朽东西,经过他的挖掘、过滤,让我们在浓浓的霉味中,仔细嗅探人性的多样,主人公命运多舛,在特定的历史框架中,因缺乏关爱而无助,因无助而迷茫,因迷茫而疯狂,因疯狂而悲伤的演变,总是让人在同情的唏嘘声中倍感凄凉。他的书,是适合在孤寂的夜里阅读的,他的人,则需要在阳光明媚的午后细细揣摩。
我之所以要把那对来自香椿街的父子和那群人隔离起来,是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父亲的生活和孩子的成长过程完全异于那群人,其轨迹和那个时代相去甚远。在孤寂的船上,空旷的河中,一个被胎记、另一个被被妄想的爱情折磨着,并因此忧伤,迷茫,疯狂,在河和岸,上演着一出又一出闹剧。
坦承的讲,苏童不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他所讲的故事,总是发生在历史的阴暗角落,又有太多的所谓禁忌,沉甸甸的历史印记,让人在梳理思绪时倍感艰辛,复述时又略显支离破碎。但是,他却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苦难记录者。我以为,一个民族真正的苦难,并不是这个民族经历了多么悲剧的巨变,而是人性,在巨变中反复不定甚至完全颠覆的人性,这些,影响着苦难,或是加剧,或是削弱。并由此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上演着悲喜交加,滑稽热闹的剧目。现在,我们通过阅读这些剧目,更加真切的了解了当年的民族苦难,在阅读中感同身受,在反思中修正自己人性的不足。
写在鲁迅逝世80周年
今天是鲁迅先生逝世八十周年的纪念日,直到晚上,我才在朋友圈、网媒中看到些丁点文字,不仅心生悲意。近代史上,最有个性的人,最有思想的人,最尖锐刻薄的人,最能撩拨民众民族情感的人,这样一个人战死的日子,竟被80年的风雨吹落的冷清如斯,这叫让浸淫于他文字中的几代人,如何不唏嘘!
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材“去鲁迅”化愈演愈烈,各种版本的教材大幅度删减鲁迅的文章,细想起来,以憎恶和批判为主要表达形式的文字,在今社会力求和谐的大环境中是那么的格格不入,那么的辣眼。所谓的晦涩难懂,所谓的不合时宜,只不过是某些专家自欺欺人的托词,是对在科技特别是网络高速发展下成长起来的新新一代智商情商偏执的严重低估。
在近代史上,中华民族走得异常艰难,其中有些岁月暗无天日,可这样的时局,却造就了别样的英雄,别样的伟人,这些人注定不会像那样创造了主义的人物一样,在教科书上的位置显赫,受万世景仰,万民膜拜。他们是时代的产物,因其身上镌刻了太多的时代印记,所以,地位可能发生变化。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离我们更近,更加值得我们仰视。在暗黑的岁月中,他们心怀真理、四处奔波,高声呐喊,以一己之力,试图唤醒沉睡、麻木和病态的民众,窃以为,他们是捍卫民族血脉延续的使者,是民族的身影和脊梁!一切试图淡化这些人影响的行为,都是对民族那段屈辱历史的背叛!
当今社会,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般和谐。在各种压力的作用下,我们身边不乏沉睡、麻木和病态的人,再直接一些,那些症状,我们也许都会或多或少的沾染一点,何以自省?夜深人静,敞开心扉时,我发现,最能唤醒良知和初心的,依然是先生那字字戳心的文章。对照阿Q、对照闰土、再不济,对照祥林嫂,你会发现,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些人的影子,而且,我敢断定,在未来的相当长的时日中,我们的灵魂无法完全剔除这些人的侵蚀,这种与生俱来的病态已经渗入我们的骨髓,我们的血液,已经演化为文化因子,得以万世遗传。
有位朋友说,鲁迅曾是治疗这类病痛的神医,万年不遇,可惜功未成,身先死。我不以为然,能敢于和一个行将就木的病人博弈,固然值得可敬,但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事,本身就充满了悲剧色彩,其自身在“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中饱受煎熬还是小事,更大的悲剧在于他在权势的角逐中不受待见,不管是哪一方。到头来,他的武器,成了别人的利器,仅此而已。
这个世界会不会实现大同,我不知道,但我深切的感觉到,我们在朝大同的方向迈进,这期间,思想的蜕变和统一尤为艰难。想到这里,再来想想教材的“去鲁迅化”,似乎又可以想出一些来,但是,我想到了,我能说吗?我能写吗?
我想,我还是应该用一些正能量来缅怀鲁迅。那么,请诸君跟我一起念“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对,应该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好像也牵强,算了,洗洗睡吧。
关灯。
追风筝的人
当朋友给我推荐电影《追风筝的人》时,我发现,案头竟然摆放着一本意外得来的同名小说,那么,先看书吧。
把友谊、亲情、人性以及背叛与救赎放在战乱的阿富汗中考验,果真有意想不到的答案。我以为阿米尔和哈桑的友谊,会在哈桑受到侵害而躲在暗处的哈米尔无动于衷时会划上句号;我以为,悔恨交加心底善良的哈米尔会想方设法的修复已经出现裂痕的友谊;我以为,在哈桑的被窝中发现哈米尔的生日礼物时,在哈桑决意离开的风雨中,哈米尔会为自己的栽赃行为感到羞愧,进而幡然悔悟,拦下哈桑;我以为,在逃离阿富汗后,他和哈桑从此天各一方,他只会在为生活奔波的间隙反复咀嚼回忆,以至渐渐忘却那个憨厚的人,那个一直把他当作朋友的人;我以为,当拉辛汗告诉阿米尔一切的时候,面对血腥杀戮的阿富汗,他会表现出习以为常的懦弱,并放弃寻找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我以为,在塔利班统治下的阿富汗,在随时都可能丧命的环境中,他再次面对阿塞夫时,会一如既往的软弱,放弃解救索拉博;我以为,在把索拉博带回美国收养的途中,面对索拉博的极度恐惧和自杀,他会束手无策,任其如父亲一样,在风雨中离去·······幸好,这一切都未发生,我以为的,仅仅是我以为的。
破坏美好事物的是风筝,修复所受创伤的也是风筝。那只风筝,既是哈桑在喊过“为你,千千万万遍”后,在明知友谊的小船即将要翻时,依然用尽一生去修复,而不舍追逐的已经断了线的风筝;也是阿米尔在三十八岁时,踏上重回故乡之路,去完成自己和父亲的救赎,完成向一个勇敢、有担当的男子的蜕变,心志时常飘忽不定的风筝;更是治愈索拉博心身不能承受之痛、介以重拾三代人之间亲情的永不飘落的风筝。在阅读中,我时常在想,自己心中有没有一只风筝,值得自己用生命去看护?有没有一只断了线的风筝,时常惊扰着我们内心的宁静,并让我们为之羞愧呢?
再来说说阿富汗吧。坦承的讲,在没看到这本书之前,我对阿富汗的认知缘于震惊世界的“911”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旷日持久的战争。零星的新闻,多是惨烈的杀戮镜头和枯燥的死亡数字,这些当然无法还原阿富汗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平民的生活。我想,这本书之所以畅销,除却情节的曲折、以及对亲情和人性的深刻剖析和细腻描写外,更重要的是,作者给我们打开了一幅可以真正窥探战乱中阿富汗平民真实生活的画卷,以及其民族的特点和民众的信仰,而这,在此之前,无人触及。
看多了国内作家动辄百万余字,以家族为背景,故事曲折人物繁多,号称历史画卷的作品,再来看看这部《追风筝的人》,相比之下,这本书人物少,结构单调,情节也略显平淡,但是,它却能促使我们在阅读时不断对亲情和人性进行深刻思考,进而改变我们原有的认知,而不是只提供给我们一场视觉盛宴和感官大餐。
我想,人近中年,类似《追风筝的人》这样的小说,可能更适合我,中年心境,正如这多事恼人的秋,无奈居多,改变乏力,只好默默的忍着,硬生生的扛着。
第七天
朋友在微信中给我推荐余华写的《西门庆传》时,我才想到案头他的那本《第七天》已经放置一年多了,读吧,既然已经买了。
当代作家中,敢于直视社会阴暗面,并持续关注、剖析并以此为主题进行深挖创作的,我以为,余华当属第一。而谈及余华,就不能不提到早些年间的《活着》、《许多观卖血记》和《兄弟》,他的笔端直达社会的最底层,把这个阶层不是秘闻的荒诞公之于众,于是,处在不同阶层的就有了不同的把反应:惊呼、同情、痛惜及至愤怒扑面而来,搅的文坛风云再起,而始作俑者却我心依旧,笔耕不辍,大有任凭窗外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之势。所以,读他的书,多少有点自找虐受,心潮澎湃,却又无处宣泄,只好和主人公一起应付这无奈的生活,悲剧的人生。我曾说过,处于贫穷中或者从贫穷中走出来的人,只要爱看书,就绕不过余华,绕不过那些耳熟能详的荒诞,绕不过在生活的胁迫下,无助、凄凉和悲伤的瞬间。
这本《第七天》,选择一个刚刚去世的死者“我”(即杨飞)作为第一人称叙事者,由“我”讲述死后七天里的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仅管这些事我们已经视而不见,甚至我们不愿意看见。剥开故事的表层,其所言之事几乎涉及到了当前社会各个阶层存在的所有问题,如官僚腐化、官民对立、贫富分化、道德沦丧、价值观混乱、暴力执法和拆迁、城市鼠族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余华对现实和焦虑和绝望,以及对现实中存在的欲望、混乱、不公的极度愤怒。
当这些在新闻中司空见惯的内容,被作者略带牵强的组合在一起,便读者造成了一波接一波的心理撞击,让在现实中装睡、沉默、沉沦的人,再次惊醒,从而被迫重新审视自己,重新审视这个社会。近而把那些所谓新闻的前车之鉴,后事之事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让读者在完成从“司空见惯“到”不可思议“的认知转变中,不断反省自身,尝试坚守做为“人“应有道德底线和价值取向。
“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死无葬身之地。“
在赤祼祼的揭露现实世界荒诞、冷酷的同时,余华也给我们描述了被其称为“死无葬身之地“的世界的至善至纯和温暖,这颠倒的两个世界,在加深作品讽刺意味的同时,又给阅读中深陷凄凉的读者以美好的期许,那是余华心中的世外桃源,但又何偿不是我们心中的世外桃源呢?仅管两个世界之间距离之远,横跨了生死。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悲观,在现实中,迷失只是瞬间,痴迷也终有清醒的时候,而我们锲而不舍的,是对美好事物的孜孜以求,以及不言放弃。
还是把这本书当成小说来阅读吧,既不必过于深究作者的创作初衷,也不必纠结作者在开头引用了《旧约·创世纪》中的话,试图把社会的改造寄托在文学作品上,这本身就很荒诞,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肯定会或多或少影响一些人,这就够了。像余华这样特征鲜明的作家,在当前大环境中,更能造就批判和溢美这两种观点的尖锐对立,所以,这本书得以出版,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可更庆幸的是,我能在一堆打折书中发现它,读完它,还能在绵绵秋雨,孤灯昏暗中整理思绪,写下一些文字。
以上文字均写于十月。姜涛。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谁不夸我家乡美(姜涛)
- 下一篇:散文:七月与安生(姜涛)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