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有书读,真好(张立)
记得小学三年级暑假的一天,爸爸把一些家具搬到了楼上的房间,其中有两个木箱暂时放在外边,我出于好奇打开了箱子,发现里面全是书,出于爱惜,很多书的封皮都用牛皮纸包着。我东看看,西翻翻,挑了本《前后汉故事新编》看起来,因为语言浅易,基本上能看懂大部分,记得那天我一直看到黄昏光线黯淡时才停下来。之后几天就不停地看,居然把上下两册看完了,对楚汉相争、攻打匈奴、绿林赤眉等情节很感兴趣,后来才知道作者林汉达是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难怪写的这么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稍后还从箱子里找出他写的《东周列国故事新编》、《上下五千年》等书,这些藏书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原来过去的历史竟然这么有趣而精彩!从此课外阅读成了我的一大爱好,从未放弃。
爸爸藏书中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各种知识类书籍,比如什么世界之最、世界未解之谜、万事不求人等书,让我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求。还有一些古书原著,比如三言二拍、唐诗宋词等,看起来还是有些吃力。对于四大名著,我居然没什么兴趣,直到工作多年后,才看了其中两部。爸爸看到我爱读书,给我买了城里孩子才有的《365夜故事集》,少年的阅读总是难忘,里面的许多故事现在我都还有印象呢。
出于对历史的喜爱,我在小学就读完了姐姐中学的历史书,并且开始学爸爸,把自己上学用过的教科书、小人书、漫画书等都整齐地收进自己的木箱子,算是有了自己的藏书了。那时觉得铅印的文字神奇且神圣,认为书应该是很难得很贵重的东西。家乡每年春季有为期半个月的高桥古会,古会期间我常常在旧书摊流连忘返,买一些杂志或旧书回来充实自己的书箱。事实证明,课外阅读不但不影响学习,对学习的促进作用还很大,小学五年级我获得全县阅读竞赛二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市级三好学生。上了初中我的历史总是全年级第一,作文每每成为班上阅读的范例,尤其擅长引经据典的议论文。读书多了真好!
初中开始接触世界名著,记得看的第一本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周末借回家半天就看完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俄罗斯经典到欧美名著,世界文学经典的大门向我打开了。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战争的残酷与爱情的美好,印象深刻的有《德伯家的苔丝》《复活》《牛虻》《茶花女》等。对于鲁迅说的多看外国书我深有同感,现代的人文思想毕竟比古代小说的道德说教要深刻的多。那时很不屑看武侠或言情, 觉得太浪费时间,收获也微乎其微。
后来上了中专,因为对所学的专业兴趣不大,就把很多时间用来看书。图书馆的期刊比较多,我最喜欢看《中国青年》《收获》《文史知识》《阅读与写作》《台港文学选刊》等。学校所在的小镇书店也很多,我经常买《读者》《青年文摘》《辽宁青年》《小小说》等杂志看。那个时期,课堂上我听不进老师讲课,常常思接千载,胡思乱想,但课余读了不少小说、散文和诗歌。小说主要看的是外国名著,最喜欢莫泊桑、契诃夫和欧亨利等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短篇。散文主要读的是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作品。诗歌则主要读古典诗词,间或读一点现当代的白话诗歌。白话文写作从五四开始还不到百年,上世纪三十四年代的白话诗歌还处在刚刚起步的探索阶段,虽然我挺喜欢徐志摩、闻一多、朱湘、冯至、穆旦等人的一些诗,但那时的精品还不怎么多。新中国成立后政治运动又不断,诗坛一片凋零,直到八十年代朦胧诗的出现,情况才开始好转,吾生也晚,没赶上思想觉醒文学爆发的八十年代,但八十年代末的那场风波似乎给这一切画上了句号。
1996年对于我是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的专业课成绩在全班倒数,我几乎放弃了毫无兴趣的机械课程,却又无可救药的陷入了一场刻骨铭心的暗恋。这一年我买了一本名叫《台湾三家诗精品》的书,书中精选了台湾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诗人的作品,分别是纪弦、余光中和席慕容。我读过之后,惊喜的发现原来现代诗也可以写得如此优美!新诗的余脉竟在彼岸生根发芽壮大。特别是余光中和席慕容的诗,我更是特别喜爱,后来还陆续买了他们更多的诗文集以及一些传记作品,由此我对台湾文学也更加关注了,仿佛我在宝岛有几位亲人似的。那一年浙江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台湾名家散文集,我买了七八本,对于王鼎钧、余光中、张晓风、林清玄、简嫃的文章很推崇,因为台湾没有经过文革等政治运动,所以他们承接五四的新文学传统得到了延续,散文诗歌很有灵性,不拘一格,不像我们大陆那么沉重。受这些的影响,我在这一年开始学着写诗,怀念友人,抒发懵懂的爱情。这一年,平生第一次参加春游,写下的游记变成了铅字。读书多了,自然也会创作,真好!
大陆的小说当时也看过一些,最喜欢的有《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活着》《檀香刑》等,它们让我流了不少眼泪,在泪水中我感受着人性的美丑与时代的荒诞。我当时最喜欢的中国作家,还有余秋雨、周国平、王小波、余杰、史铁生、李敖等人。余秋雨现在的声名很大,谤亦随之,但我仍清楚记得初读他文章时的那种震撼以及感受到的宏大的精神气场,之后他每出一本书,我都会第一时间买到手然后很快读完,那种阅读快感真是酣畅淋漓。余秋雨和余光中的文章境界高,格局大,信息量丰富,对我的影响很大。周国平曾经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了,他的书陪伴我走过了泥泞的雨季,人生的低谷中我靠着他的书慰藉心灵,走出了沼泽地。我现在还会买他的新书,不过过了那个年龄,渐渐没有以前的吸引力大了。王小波的小说我不怎么喜欢,但他的幽默杂文却风靡一时,可惜刚成名就早逝了。史铁生也一样,我喜欢他的是思想随笔和散文,而不是小说。台湾李敖的快意恩仇与批判姿态很是吸引年轻的我,对大陆思想界影响很大,可惜后来台湾民主化后他失去了目标,变得让人失望。余杰、摩罗等自由主义青年作家的书让人看到早年李敖的影子,有批判有担当,但后来二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轨迹差异越来越大,前者成了异议作家,越加偏激,后者被招安成了新左,锋芒不再。
毕业到了西安工作,一直为了生存而奔波,幸而大城市有大型图书馆和大书店,可以看的书和买的书更多了。那时离得最近去的最多的市图书馆,开馆头几天我就去了办了借阅卡。也有了自己八九个平方的卧室兼书房,03年买了电脑,又兼电脑房。虽然上班时间长,待遇差收入低,连个女朋友都找不到,可是一回到我的书房,我就找到了精神寄托,何以解忧,唯有读书。工作之余,开始自学汉语言文学,顺便系统地梳理了古今经典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史。学累了,也看看以前不屑一顾的武侠书换换脑子,居然一发不可收,看了很多,我在《而立之年读武侠》一文中有所描述。此外电脑阅读、网络阅读也成了重要的读书手段,《明朝那些事儿》我就是在作者的博客追了几年才看完的,天涯社区的煮酒论史等版块简直是强人云集的地方,我读过很多强贴,比一些实体书还吸引人,真是高手在民间啊。但遗憾的是,身边几乎没有爱读书的朋友,在这个经济席卷一切的社会,读书谈诗论道似乎成了一种奢望,但哪怕只有我一人在读书,我也感觉不孤单,读书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感觉真好!
幸运的是,我结婚后住到了文化积淀深厚的长安韦曲,遇到了大长安文化艺术沙龙这个民间文学团体,由此认识了很多爱看书有思想的人。在沟通交流中,思想不断碰撞出火花,同时也发现自己的才学尚浅,于是这几年读书越来越自觉,越来越成规模,每年读书的数量都在刷新纪录。印象深刻的好书有流沙河、野夫(郑世平)、舒婷、迟子建等人的散文,龙应台、李承鹏、韩寒、张鸣、狄马、王开岭、刘瑜、熊培云等人的杂文和思想随笔,莫言、阎真的小说,洛夫的诗,《南渡北归》等描写民国学人风骨的书,《灾变论》《中国文明的反思》之类的反思大作甚或禁书,都可谓是难得的值得推荐的好书,或让人诗意栖居、舒颜一笑,或让人豁然开朗、醍醐灌顶,或开启民智、倡言自由,或让人扼腕、仰天长啸……
有书读的日子,真好!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杜甫的韦曲朋友(张立)
- 下一篇:散文:真人王向辉(张立)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