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剧团团长王正秦的表演艺术
1920年王正秦诞生在草滩镇井家堡[原属长安县管辖]一个贫寒农家,他从小爱好戏剧,经常和乡亲们一起看庙会戏,散戏回家的路上也喊几句秦腔,唱唱自己心中的欢愉。1932年,12岁的他,来到秦钟社,跟武生刘顺林学艺,他演出的第一出戏为《长板坡》,展现了赵子龙英雄风采;第二出《罗通扫北》,再现了罗通无敌于天下的英姿;第三出《截江》、第四出《白虎台》……一个少年武生在秦钟社的舞台上闪现了。当时他叫王生秦。
当他正作少年美梦的时候,霍乱病菌在渭北高原蔓延,秦钟社在富平庄里镇散了伙,他的美梦随之破灭。
1935年,王生秦来到西安南院门,以《长板坡》这出戏考入了名角荟萃的正俗社,改名王正秦。正俗社是与易俗社、三意社三足鼎立的秦腔三大班社之一。和王正秦一起在工俗社学戏的后来许多人都成了名角儿,其中有李正敏、靖正恭、韩正满、肖正慧、康正绪、李正斌、申五坤等。王正秦能和这些师兄们同台演出,开拓了视野,技艺大大长进。1938年,离开正俗社,到李正敏创办的正艺社演出,当时剧场在桥梓口蓝田会馆里,在这里,他演出过《大报仇》、《白水滩》,还和李正敏演出过《五典坡》、《二度梅》。
后来,他又离开正艺社,到江湖漂泊演出去了。1941年,他与弟弟王正西、王富敏到武功搭人名小生刘金库的秦声社,主演 《反西凉》、《马超哭头》、《三盗九龙杯》、《摩天岭》、《白水滩》、《长板坡》等戏,王正秦以扮相英俊、动作干练的武功戏名震西府。两年后,他兄弟三人被周至县绅士郭英邀去组建剧社,聘王正秦任社长,他的两个师弟张维新、李金钟参加演出,演员阵容整齐,一时间轰动了周至县城。可借好景不长,郭英谢世了,剧社失去了经济依托,只好由王正秦领着到处飘荡。一九四六年夏末初秋,剧社飘荡到长安县杜曲镇,正在演出《家庭痛史》,突然出现全日食,一刹时天昏地暗,如同黑夜,老百姓敲着铜锣高喊:“天狗吃日头哩!”那时,我正在西安城墙下捉蝴蝴哩,天一下黑了,把我吓得赶紧往家里跑。当时,没有铜锣的人家,都在敲洗脸盆了。
且说王正秦的《家庭痛史》,在天狗吃日头的时候,演不成了。随后,淅淅沥沥地下了四十多天秋雨,戏演不成事小,几十口人的吃饭事大,每天借粮度日,每天期盼雨过天晴,但总是淅沥的雨点敲打在愁烦的心里,剧社解散了,欠下一笔债没法还,大家可以走,王正秦三兄弟怎么办?王正秦的父母知道了,忍心将十二亩地当了,这才将被困的兄弟三人赎回。
王正秦回到井家堡务他的瓜。这时,草滩镇有一个戏迷郭发盛,一心组建一个剧社,一定要请王家兄弟参加,王正秦开始也不想入班,后经再三劝说,答应组建了民盛社。这个剧社在草滩镇一带一直演到西安解放前夕,至今在西安北郊渭河岸边的老观众中,还流传着盛赞王正秦和王正西的谚语:“老二老二,领戏一班,行当齐全,唱红草滩”。一九四九年初冬,王正秦在西安北关王家巷组建成了剧社。开始借用杨尚文和梁秋芳建国社的牌子,后改为新民秦剧社,一九五二年改名新民社在西关车马店后院搭台演出,以后在几家巷口西关剧场演出。
这个时期,王正秦积极排演新戏,先后演出《血泪仇》、《新九件衣》、《小二黑结婚》、《千里冰河解了冻》、《梁秋燕》、《粮食》等剧目。在这些戏里他都扮演主要角色,他是一位出色的性格演员,演谁像谁,在《梁秋燕》一剧中,他既扮演过小生春生,又扮演过小丑侯下山,把两个人物不同的心理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个性特征,刻划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获得戏剧界和广大观众一致的好评,至今人们还赞不绝口。
历史在这里翻开了新的一页,1956年4月,也就是樊川桃花谢了的时候,王正秦率领着新民社到长安落户来了。从此,养育了无数名角儿的长安,有了自己的剧团。在长安的古镇和庙会的戏楼,都有王正秦的身影,他在为乡亲们演出拿手好戏,莫辜负了这亮丽的山水和忠厚的人民。在渭北高原和西府各县的大地上,都留着王正秦和剧团演职人员深深的跑印,人民在盼望中把他们迎来,在欢愉中把他们送走。
王正秦以他高尚的人品和戏德,红在人民的心里。每次下乡演出,他总是和演职工员一起搭舞台、搬戏箱、睡地铺,谁也认不出他就是团长。有一年秋天,剧团在马王镇演出,忽然雷鸣电闪,暴风呼啸而来,一刹时舞台前后一片汪洋,舞台如同漂泊在大海中的孤舟,他看到如此情景,不顾一切,跳入水中,和青年演职员一起将戏箱抬走,并加固了风雨飘摇中的舞台。这戏箱这舞台这集体财产安然无恙,他们却成了泥人一样,但是毫无怨言,还相对取笑,一串串笑声在风雨的天际中回荡……
他在剧团三十多年从不争角,哪个演员病了或临时有急事,他总是不声不响的补上这个角色,好在他啥戏啥行当都能演,从来没有失过场换过戏。群众都说,这样的团长哪里有啊!1987年长安籍的名角回县献演,他为被特邀的焦晓春主演的《葫芦峪》配演司马懿,为陈仁义主演的《斩李广》,配演斩官,为雷开元主演的《祭灵》,配演黄忠,他把这些人物演得真切感人,人情入理,使这些戏的演出相映成辉,光彩照人。他这种甘当配角的精神,令人敬重。他为戏曲事业奋斗了65个春秋,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曾两度被选为长安县人大常委和政协常委,1991年陕西省文化厅和省剧协给他颁发了从事戏剧事业四十年荣誉证书。
在65年舞台生涯中,王正秦演过一百多出剧目,跨越生、净、丑、末四大行当,塑造了许多闪光的艺术形象,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演员。小生戏他演过《白水滩》、《独木关》、《马超哭头》、《三滴血》、《软玉屏》、《劈山救母》、《红娘子》、《摩天岭》等戏演得干净俐落、潇洒飘逸,为戏曲界所称赞。花脸戏他演过《八件衣》、《铡丁勇》、《荆柯刺秦》、《马踏淤泥河》、《灭方腊》等,功架稳健,嗓音宽厚,唱出了人物的个性,以及秦腔花脸特有的韵味和精魂。丑角戏他演过《五典坡》、《梁秋燕》和《苦水甘泉》,在《苦水甘泉》里,他扮演地主的儿子池耀祖,演得真实可信。在现代戏汇演中他获得演员二等奖。
尤其值得提及的是他演出的红生关公戏。他从小爱看关公戏,曾给著名秦腔红生演员刘全禄当过马童,同台演出过《古城会》、《出五关》等戏。他还看过阎国斌的《水淹七军》、《斩颜良》、《挑袍》,以及王秉中的《关羽之死》。他认真观摩、细心领会,他说,关老爷的戏难演,难就难在演不出老爷的傲气来。他的这个论点我完全赞同,纵观戏曲界能把关公戏演红的演员,都是经历好长时间的艺术实践,在技艺娴熟的时候,才转演关公戏而后出名的。刘全禄先是演花脸戏,有“活魏虎”之称,后转演关公戏,又有“活关公”之美誉;阎国斌先演《法门寺》中的赵廉而独步西安剧坛,后改演关公名震秦陇;王秉中也是如此,一出《关羽之死》红极一时。王正秦吸收他们之长,融化在自己的表演中,他主要的关公戏有《挑袍》、《出五关》、《古城会》、《华容道》、《斩颜良》、《水淹七军》等。他的《出五关》红遍泾三原,扮相庄重肃然,台步沉稳大方,气势昂然有神,他还向京剧学习,以提高表演技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秦腔大花腔演员田德年
- 下一篇:一代秦腔丑角表演艺术家 王辅生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