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大花腔演员田德年
田德年(1889—1978),秦腔演员、工大花腔。陕西长安人。自幼家境清贫如洗,父母双亡,姐弟相依为命。为求生路,十四岁那年(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背其亲姊,私自考入长安县郭杜镇香积寺德庆班。先学小生,因中途嗓子倒仓,被戏班淘汰,回家帮其姊操持家务。偶尔一次井边打水,他对着井口喊了一声,嗓子又出来了! 且不是小生声音,而是一副满腔满调的花脸腔,从此他暗暗对井淘(练)声,三九三伏,坚持不懈,天长日久,收益非浅,村里的乡党们称赞道,“没想到这娃到淘出了一口花脸声,将来一定是个好唱家。”不久,他又回到德庆班从艺。改工花脸。民国十年(1921),德庆班家世败落,箱底产业荡然一空,演员各奔东西。这时田德年已三十二岁,离陕赴甘,于秦宏班唱戏求生。不期一年又与陈景民(正旦)一同创办了新兴社,因他的花脸戏唱得出众,剧社亦红极一时。陈景民财成业就,分给他一半箱底,由他另领戏班演出。一年后班散,又到王义民等班搭班谋生,经常奔波于凉州、张掖、酒泉、武威、兰州、宁夏等地,整整熬过了三十多年。1952年西北文化部组织西北戏曲赴京观摩演出团,他被邀请参加了第一届全国观摩演出,受到京都各界好评。同年受马健翎聘任到西北戏曲研究院演出并任教。
田德年的唱腔刚中有柔,柔中寓情,情中含巧,巧中出戏,吐字清晰,急缓得当,韵律规范,余味无穷;演唱方法讲究,虚实结合,抑扬顿挫,四声分明,以气打字,以字带声,以声传神,扬长克短,对秦腔花脸特有的“将音”、“膛音”、“傲音”、“罡音”掌握精当,运用自如。他的高音区域甜润明亮,中音区域宽壮浑厚,低音区共鸣有力。他的唱腔既以高昂、柔润、激越、严谨见长,而又以饱满、淳朴、豪迈、深情出名,给人以余音绕梁不绝之感。他不循旧法,善创新调。为了克服秦腔花脸发声喉音过重、干嚎、硬吼、声嘶力竭的弊端,他采用以丹田音为主,辅用鼻音和脑音共鸣行腔,并善于运用运气和换气技巧,借字换气,明换暗偷,使其所唱腔调绝妙独特,他人莫及。
田德年会戏甚多,可演折戏、本戏一百余出,《三闯辕门》中的张飞,《玉虎坠》中的马武、《斩单童》中的单童、《苟家滩》中的王彦章、《于让剁袍》中的于让、《黄河阵》中的黑虎、《八义图》中的屠岸贾、《白叮本》中程咬金、《抱琵琶》中的王延龄、《红梅阁》中的贾似道等,个个都能演得栩栩如生。他尤擅包公戏,扮《铡美案》、《打龙袍》、《八件衣》、《赤桑镇》、《打鸾驾》等戏中的包公,各具特色,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8年到1959年,两次随陕西戏曲演出团赴京演出并巡回江南十三省,名声大震,粗犷火爆的秦腔花脸表演,引起大江南北观者的赞赏。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贺龙、陈毅、邓子恢、薄一波、习仲勋、谢觉哉等登台祝贺。周扬、田汉、曹禺、欧阳予倩、梅兰芳、马连良、荀慧生、袁世海等名家亦称赞他的花脸演法“很上味”。
田德年治艺严谨,平易近人,乐于提携后学。五十年代被选为陕西省第二届人民代表,西安市第二届政协委员。196Z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七十六岁)退休。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醪糟红”杜彩霞
- 下一篇:长安剧团团长王正秦的表演艺术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