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师克在和,不在众
⊙原文:
鲁桓公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郧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曰:“郧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曰:“盍请师于王?”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莫敖曰:“卜之。”对曰:“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遂败郧师于蒲骚,卒盟而还。(《左传·鲁桓公十一年》)
⊙译文:
鲁桓公十一年春(即公元前701年),齐、卫、郧、宋在晋曹结盟。楚国的屈暇打算和贰国、轸国结盟。郧国人驻军蒲国的骚地,准备与随国、绞国、州国、蓼国人共同征伐楚国军队。莫敖很担忧。斗廉说:“郧国人驻军在其郊野,必然不戒备。而且日益料想四国军队的到来。君主靠近郊郢以抵御四国军队,我以精锐之师连夜到达郧军,郧国有料想之心而且自恃有城墙保护,不会有斗志。如果击败郧国军队,其余四邑必然离散。”莫敖说:“何不向楚王请求帮助?”斗廉回答说:“军队获胜在于和谐,不在于众多。商国敌不过周国,您是早有所听闻的。平定军队出发,又何必要帮助呢?”莫敖说:“占卜一下。”斗廉回答说:“占卜可以决断疑惑,不疑惑又为何要占卜呢?”于是出发在蒲国骚地打败郧国军队,随即结盟后回国。
★ 启示:
在这场战争开始时,楚将莫敖担心兵力不足,建议向楚武王请求援兵,而斗廉说:“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不一定单纯靠兵员众多,主要靠的是内部精诚团结,上下一心,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同仇敌忾。”他还援引了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打败殷商军队的战例,靠的就是君王有道,上下同心的史实加以证明。莫敖被说服了,后来出奇兵果然打败了郧国军队。联系当下,作为各级党委办公厅(室)的干部职工,我们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基本职能作用,牢记“五个坚持”,发挥“三服务作用”,投入更大的精力,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推动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强化问效问责、当好参谋助手、注重上下联动、形成落实合力,确保中央决策落地生根。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商鞅立木建信》的启示
- 下一篇:(散文)顺境与逆境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