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在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有这样一对制作长安宫廷绣花灯的夫妻,如此技术即将申遗。
近日,记者走进长安宫廷绣花灯传承人王小莲的工作室,只见这里悬挂着的各式各样花灯色彩鲜艳,格外引人注目,王小莲正在绣着手中的红色的牡丹花。
“我正在绣的是一个宫廷绣灯,过年时家家户户都需要灯笼,这个灯挂着喜气红火。这也是今年春节前的最后一对灯了。”王小莲说。
王小莲告诉记者,龙凤呈祥宫灯要一针一线用不同的针法,按照明针、暗针、挑针做出来,工艺比较复杂,一对灯大概做下来需要20多天。
1991年,王小莲初中毕业后,拜师学习宫廷花灯制作技艺,是长安宫廷绣花灯第三代传承人。宫廷花灯又称宫灯,造型多为六角形、八角形,每一面画面屏上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灯,是我国彩灯中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始于东汉、盛于隋唐。此后,宫廷绣花灯制作技艺也传入民间。
宫灯以细木作架,外覆绢纱玻璃,饰以繁复精美图案,常见龙凤呈祥、福寿安康之象,融入百姓生活后,既为照明,亦成寄托,寓意“人丁兴旺,薪火相传”,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人们通过这些不同造型、色彩的灯笼,寄托心中美好的祈祷和愿望。
制作宫灯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每一道都充满了匠人的智慧和心血。从选材、雕刻、绘画到组装,每一个环节都无比精细,彰显出非凡的工艺水平。
“宫廷绣灯目前经过改良,创新,做成了镂空的,可以有观赏性、实用性和创造性。”王小莲说,镂空宫灯的手法和工艺比较精致、细腻、高端。
宫灯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匠心独运的艺术品,展示着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精湛技艺。如今,宫灯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据悉,目前,王小莲也在教徒传艺,希望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向人们展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