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爱心萝卜传温情 社区关怀暖人心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每小平>>正文内容

    散文:过年喝酒情意长(每小平)

    作者:每小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1日 点击数:

    金龙含珠辞旧岁,银蛇吐宝贺新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过年这古老而又神圣的节日,一天一天向我们走来!如今,已是大年时节。

        过年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最隆重、最亲密的节日。在这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时刻,一桌丰盛的饭菜、美酒饮料增加了喜庆欢乐的氛围。过年喝点好酒,是对家人、亲友味蕾的犒赏、也是对龙年的告别,更是对新的一年期许。

    时光装美酒,岁月酿醇香。过年回家喝酒,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让人们在忙碌与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回归的内心,感受亲情与友情的契机。借此,让我们珍惜与家人、亲戚、朋友相聚的时刻,端起酒杯相碰,温暖彼此的心房,共同迎接充满希望新的一年,让爱和希望照亮前行的道路。

    酒桌之上无大小,只要喝酒就是好。上了酒桌别犯愁,该喝就喝莫停留。“祝各位新年快乐,万事大吉!请端上这酒杯!”“酒一杯,情满怀;给个面子为将来!!”“大家干了这一杯!!!”……

    过年喝酒,你都想和谁喝!当然,在过年这个团圆欢庆的节日里,要和父母亲及家人、亲戚、朋友在一起喝酒,欢度新年。

    美酒佳酿,浅酌为宜。在酒桌上,亲友们分享着各自的喜怒哀乐,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一杯杯酒入肚,不仅加深了手足之情,也让家的温暖更加浓厚,关系更加亲密。

     酒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社交等场合的宠儿,人情冷暖见证者。无论是亲友小酌还是高朋满座盛宴,酒都能烘托气氛,增进情谊。老友重逢,情谊温升。商务社交,马到成功。文人墨客,情有独钟。

    “父母在,家就在!”每当回到故乡老家,就不由得思念起生我养我最亲爱的父母亲,泪水夺眶而出,阵阵心疼的思念被泪水模糊了脸面。家是我的根,是儿时温暖的港湾,我就长是在家乡的地方。家不是砖瓦堆砌的庵间房,家是我亲情的摇篮,也是亲人关爱的源泉,是我毕生难舍的依恋,也是我儿时温馨的港湾。

    “天大,地大、回家过年最大。”过年是华夏民族的喜庆节日,这个镶嵌在华夏民族心灵深处的喜庆璀璨日子,无论处于何地、无论钱财多少都以近乎神圣的心态,成为亿万华人最为重视的节日。

    过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精神的慰藉。昔日有父母做的饭菜,如今有给子女孙辈留下的佳肴、食品、水果和压岁钱的红包。回归家的怀抱,感受幸福与温暖,放下烦恼、压力与亲人团聚,共同举杯,祝福安康!

    有种爱叫回家过年,有种心情叫回家过年。回家过年带回的是浓浓亲情,带走的是长长的牵挂。城乡美食无数,可口的依然是父母亲做出的饭菜味道。

    过年恰似首深情的歌,唱出了亿万人的心声。无论事再多,路有多远,都会从四面八方,踏上回家的归途,回到生命最质朴、最温暖的家;也是为了对家、对亲人最深切的思念。过年超越了仪式范畴,成为全家人团聚喜庆的温馨时刻。人们穿新衣、道吉祥、放鞭炮、上网、看电视、看电影、带上礼品走亲访友,宴饮聚餐,举杯迎接新年。

    “各位亲们:请大家端上酒杯!”“干一杯!!”“干一杯!!!”……过年啦,忙碌一年的人们可以歇一歇,喜迎新年的到来。桌上摆放满碟满碗凉菜热菜,邀请众人举杯,喝下这幸福甜蜜的美酒!

    没人时,我也会倒杯酒独自品尝。浅抿入囗,酒液连续在舌尖上跳跃滋润,辛辣刚烈有种难以言表的美妙滋味。它不同于白开水的平淡,也不似咖啡般苦涩,更不似酸梅汤那样咧酸,而是有其独特的韵味。

    过年咧,酒对家庭成员,乡当、朋友、同学、同事、战友和亲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儿子、女儿女婿等晚辈会给父母亲带瓶好酒,共庆新春佳节。不同的人,喝不一样的酒;普通人就喝普通酒,当地出产的酒。如用玉米、高梁、杮子等酿制散白酒(跟头酒)或黄酒、葡萄酒等,物美价廉、适囗性强、亲戚朋友都喜欢喝。

    每逢过年,我的父母亲和六个儿女围坐在一起吃饭,只有父母亲会端上酒杯抿上一两囗酒,拧上盖子完事。只有舅舅、姑夫、表哥等亲戚来到我家,才坐在一起推杯换盏、喜庆喝酒。有时,还把瓶子里的酒倒进五寸高的酒盅子内蒸热,这种酒温热喷香,喝起来适口爽囗。再搛上几囗肉和菜,有吃有喝、醇香无比!

    平时我工作休假,父亲总会让母亲炒上两碟菜、即就是米饭熬的菜,也会叫我陪他喝上两囗酒。父亲喝酒从来不单独喝或没有菜去抿酒,喝酒要有菜、有人陪他一起喝!没有子女时就让母亲陪、有时是乡邻、有时是棋友或麻将友……在我的印象里,父亲只喝两囗酒完事,从来没有醉过。而我,却醉过N次、伤胃伤身却屡教不改。

    酒很奇特,无酒不成席。酒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明镜。每一次举杯与放杯,人人都有收获、都有切身的感受。饭桌上有它,饭菜更香有味道。酒能给生活增添色彩,使人愉悦无比的好饮品。

    现实中有人喜欢喝酒,但也有人不喜欢喝酒。有时喝酒是喜上加喜,有时喝酒是苦中作乐;有时喝酒是协商事务,有时喝酒是醉翁之乐。不同的人,喝不一样的酒。年轻力壮时想喝就喝,喝多咧胡言乱语睡上一觉;年纪大咧小酌慢品,能把持住自我,即就是醉咧话也不多。

    酒中有诗,酒中有梦,酒中有故事。饮一杯酒,读一首诗,冬日过年里的温暖、始终未变。人生多喝酒,常见面。人生在世,千姿百态。酒色财气,样样皆有。酒有时喝尽人生辛酸,有时道出人们的喜怒哀乐;酒承载了太多的离情别绪和快乐。

    生活如酒,要学会品味每一段时光,感恩每一份温暖。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杯酒,或清澈或浓烈,或苦涩或甘甜……但无论哪种滋味,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与人生一样,最美的不是初期的清澈,而是经过岁月的积淀,酿出的那份深沉和醇厚。每一杯酒,都是时间的馈赠,它含有往昔的故事,带着未曾说出口的情感,带着一份无可替代的温柔。

    酒是重逢的喜悦,是交朋友的桥梁纽带。有了酒,生活便有了色彩,有了诸多故事。酒是人生的调味品,饮后便会有故事的韵味。酒如人生的催化剂,为生活注入了更多的风味与色彩。

    “金山银山,不如平安!”岁月如歌,酒如陈年老酿,愈久愈醇。生活的苦乐,时光的沉浮,都在酒中得以沉淀。相互举杯,都是对过往岁月的回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

    “大富大贵,不如健康到位!”

    “千好万好,不如快乐就好!!”

    “干了这杯酒,生活就会越富有!!!”

    不能喝酒的人,请别喝酒。

     

    2025年1月31日

     

    每小平 笔名 每牧 每文 网名 长安美 长安区作家协会理事 民俗委员会主任 区诗词学会监事长 市作家协会会员 市民盟老盟员联谊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文艺评论分会会长 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陕西省柳青文学研究会会员 理事 副秘书长  陕西省唐诗与杜甫研究会理事 原长安区政协委员 区政协特聘文史员 民盟长安区工委原副主委兼韦曲支部主委 长安区武术协会名誉顾问 西安地名协会特聘专家 陕西省仓颉文化研究会长安分会 副秘书长 杜曲乡贤 人文地理 方言 习俗 秦腔 社火 武术 民协文化研究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长安地名的今昔(每小平)
    • 下一篇:散文:长安方言一三一(每小平)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