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白鹿原下,他做了7年民办教师
中秋前夕,我回了一趟西安老家。
临行前,我拨通了著名作家陈忠实老先生的电话。
“陈老,好几年不见了,下周我回西安,想去看看您。”
“现在年龄大了,啥活动基本都不参加了。今年春节后,我就没出过城。你有啥事吧?”电话电话那头,陈老的声音有点低沉,但依旧是那么熟悉而亲切。
我说:“没啥事,就是想看看您。”
陈老爽快地说:“那你回来了再联系。”
到家第二天,父亲突然问我:“你现在和陈忠实老先生还有联系吧?你以前出书,人家能屈尊给你题写书名,对你有大帮助,回来了就去看看老汉。”
陈忠实是国内文坛举足轻重的大人物。2007年9月,全国首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在淄博颁奖,我有幸独家采访了陈忠实。因为是乡党的缘由,陈老有问必答,十分详细;虽然疲惫,但一点都不应付。稿件见报后,我向他寄去了样报。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和陈忠实先生有了一点“私交”。说是“私交”,其实7年间只通过三两封信,打电话居多。
见面,这是第二次。
中秋前夕,著名作家陈忠实在他的工作室与本文作者合影。
8月26日,在西安石油大学生活区一座普普通通、不新不旧的家属楼里,我和弟弟见到了陈忠实老先生。这是他的工作室兼会客厅。会面前,我从小寨匆忙买了最新版的《白鹿原》《陈忠实自述人生路》《陈忠实画传》等新书。谈话间隙,陈老逐一签名、盖章,不厌其烦。
签名的书籍。
这次会面,时间不长,但通过交谈以及连日来阅读相关书籍资料,使我对陈老的日常生活和生平经历有了更新、更深、更细的认识。
又是一年教师节!您或许不知,陈忠实曾当过近7年的民办教师。
1963年,任民办教师的陈忠实。
1962年7月,20岁的陈忠实从西安第34中学毕业。那时,高中毕业生在农村如同秀才一样稀缺。经公社批准,这年9月,他成为西安郊区毛西公社蒋村初级小学的民办教师,每个月可领28元工资。尽管工资要到年底由3个村共同结算,但这已令人羡慕。
陈忠实(前排左一)初中毕业照。
这个初级小学,其实是周围3个小村合办的,只有一到四年级,学生满打满算只有70余名,教师仅有俩人。除了他,还有一位年近六旬的公办老师。那位公办老师,语文教得好,但因不擅长教算术,村里的学生年年升学都无人考上。陈忠实的到来,能否补齐这块“短板”?
是金子总是会发光。陈忠实任教仅一年,便担任了所在片区的教研组长,还被安排带毕业班。针对薄弱环节,陈忠实给学生强化了算术教学,使得所带的学生算术不弱,语文更强。他所带的毕业班连续两年升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一下子轰动了全公社。他因此被评为“优秀教师”。公社为此发给他30元奖金。没想到,他与同事打篮球时,把装有奖金的上衣挂在篮球场边的一棵树上;打完球,衣服完好,但钱却丢了。那年头,30元钱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1964年9月,22岁的陈忠实被调到毛西公社农业中学任教,还被委任为校团支部书记。这极大地鼓舞了陈忠实的工作热情。当年12月,公社安排各单位为春节准备文艺节目。接到通知,陈忠实结合当时的形势,采访写成了一篇老贫农忆苦思甜的快板书。写好后,他发现《西安晚报》有征稿启事,便投了过去,这篇快板书很快便见报了。
这极大地激发了陈忠实的写作热情。
教学之余,陈忠实找出几年前创作的散文《夜归》,重新进行了细致的修改,并投给了《西安晚报》。1965年三八妇女节这天,他那篇散文以《夜过流沙沟》为题在西安晚报副刊“红雨”上发表了。尽管此前他在报纸上发表过两首较短的诗歌、一篇快板书,但在陈忠实看来,他23岁当民办教师时发表的这篇散文较为“正经”“像样”,算得上是自己的处女作。此后,陈忠实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教学之余先后发表了散文《杏树下》《樱桃红了》和小说《春夜》等作品,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文革”开始后,学校纷纷停课,陈忠实所在的中学也不能幸免。除了护校,他还在本村的生产队参加劳动。
1968年,陈忠实所在的中学撤销,他被安排到公社东李八年制学校任初中老师。同年12月,26岁的陈忠实被借调到公社协助开展专案、整党等工作,他主要负责文字工作,从而结束了近7年的民办教师生涯。
或许是缘分未尽,新世纪之初的2002年秋天,已是花甲之年的陈忠实被西安石油大学聘为特聘教授,次年搬进了这所大学的家属楼,并与2008年续聘为驻校特聘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
教书育人,桃李天下。陈忠实先生从年轻时的民办教师到老年之后的大学特聘教授,真正的教龄并不算长。但如果要问,受到他众多的文学作品的影响、启发而爱上文学、写作,因他作品的教义、鼓舞而不畏艰险、克服困难,自强地走上人生之路的年轻人究竟有多少,恐怕谁也说不清。但我敢断言,这样的学生一定有成千上万,而且今后注定还会源源不断。
姜乾相:《淄博日报》驻张店、博山记者站站长。
http://www.changanren.com/caren/ShowArticle.asp?ArticleID=801
姜乾相,男,1968年生于长安东大,1991年毕业于西安财经学院。1998年考入国家艺术教育委员会会刊单位《音体美报》社,先后任音乐编辑、教课音乐部副主任。2003年入《淄博晚报》社,任编辑、记者,主编《财富周刊》。多年来,采访了一大批名人名家。如:东方歌舞团团长王昆,著名歌唱家李光曦、郭颂,著名女歌手田震,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侯耀文,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著名作家陈忠实等;有多篇(幅)新闻、文学、书法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人民网》《音乐周报》《美术报》《中小学音乐报》《青少年书法报》《羲之书画报》《创业家杂志》等采用。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螃蟹
- 下一篇:(散文)南留村的记忆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