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李滋煊:陕西篆刻界的“翘楚”
李滋煊,字之宣,号裘絜、无垠楼主。1920年出生,福建福州人。7岁入私塾研习书法,18岁师从赵鹤琴学习治印,曾得到傅抱石、丰子恺等大师指导。西安终南印社发起人之一,并连任第一届至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史馆馆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西安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安终南印社理事长,铁道部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兼理事,郑州铁路局及西安分局老年书画研究会顾问等职。
李滋煊先生是我国著名篆刻家、终南印社创办人,他也是默默无闻的教育家,他一生淡泊名利专注学问,在那个纯真的年代,石鲁、赵望云等著名画家都以画作上能盖有出自李滋煊先生之手的印章为荣。2012年12月1日,李滋煊先生因病去世,享年93岁,实为陕西文化界一大憾事。 李滋煊先生弟子、著名书法家、终南印社社长赵熊深情地说:“他以93年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从清洁工到一代大家
李滋煊先生上世纪40年代在重庆期间,有幸得识傅抱石、徐悲鸿、丰子恺、徐文镜诸先生,并得到他们的指教,书法篆刻获益匪浅。
上世纪40年代末,李滋煊定居西安,与赵望云、石鲁、何海霞、蔡鹤汀、蔡鹤洲、陈尧廷、韩秋岩、郑乃珖、陈少默、王子武等书画艺术大家多有来往,在丹青翰墨圈里以印立名。石鲁先生曾为先生印集题记:“滋煊先生治印有方,篆刻有素,故涵周汉秦雕,皆得心应手,可谓少见之功力也。”叶访樵先生题记:“斩钉截铁,唯此足以为之。”
李滋煊先生一生的传奇经历,令不少书坛后辈惊叹和仰慕,他就像是少林寺中不动声色却功力超群的“扫地僧”。解放后,他在西安铁路局当了一名清洁工,但在扫地之余却一直钻研篆刻、书法。因为一直对工作兢兢业业,他后来又在铁路局当上了清洁组长、小学教师,虽然没有一个所谓的尊贵的“社会身份”,但李老却永远保持着自己那份快乐,不计回报地为书坛后辈们付出着、奉献着,督促和鼓励着他们。他还曾参加过乐队,指挥过合唱。他自编自导的《铁路工人舞》曾在西安市汇演中一举夺冠。现任终南印社社长的赵熊先生兴致勃勃地介绍说:“李老以前养鸟,非常神奇,他一摆手,鸟就飞向空中,一招手,鸟就会很自觉地飞到他的肩膀上。可以说,他玩什么都能玩到高水平。”先生于书画篆刻也是“玩”的心态,且一“玩”就是五六十年,“玩”成了陕西书坛的一“宝”。
花甲之年成立终南印社
终南印社成立后,李先生不遗余力地组织各种篆刻书画展览和交流活动,或品评创作,或雅集笔会,并常年开设讲座,举办学习班,编印作品集等,极大地推动了陕西篆刻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惠泽书坛后学。
李滋煊先生印学坚持主张“以汉印为宗,以自然为旨”。他生前曾说:“我从18岁开始喜欢并学习刻印,直到80岁以后,因目力、腕力不济,就不再动刀了。在几十年的学习、创作过程中,我逐渐归纳出篆刻当以汉为宗,上法周秦,下师百家,旁搜博引,随印生法。”这些心得正是学印途径的不二法门。
终南印社成立后,他特别留心于青年人的发展与栽培,他时常邀请青年印人到家中,详尽地评习作、赏名印、指导创作。当年曾师从李滋煊先生的青年人,都在书画印艺上取得了不斐的成绩,傅嘉仪、钟明善、宋国琦、赵熊均为其弟子中的翘楚。终南印社也成为全国很有影响的印学篆刻团体。
李滋煊先生除了在印社内举办学术研讨会,还经常邀请一些青年印人到家中,详尽品评习作、赏析名印、指导创作。先生治学态度严谨、待人谦和仁厚,在艺术上有宽博豁达的胸怀,他明确反对学生刻意模仿自己,提倡转益多师。陕西印坛中坚力量张勋安、宋国琦、徐伟聪、张君、王世华、于宏等当年都曾师从李先生。
著名画家石鲁曾为先生印集题记:“滋煊先生治印有方,篆刻有素,故涵周汉秦雕,皆得心手,可谓少见功力也。”瓦翁曾在先生著作《汉印艺术》一书的序言中写到:“老友李滋煊兄写的《汉印艺术》一书,为当今印坛日益勃兴的印学艺术潮流推波助澜。”先生除了篆刻以外兼善篆书甲骨和国画。他所作之甲骨,刀笔交融,意韵典雅,别有情趣。晚年尤喜画梅,喜爱梅花不畏严寒之郁勃生机,肆而不野,媚而不俗,古拙劲拔,堪称一绝。他曾有诗曰:“余爱梅花傲霜枝,潜心十载传其神。常思与梅为知己,不悉梅花知不知。”
淡泊名利极少抛头露面
多年来,李滋煊先生淡泊名利,深居简出,极少在书法活动中抛头露面。因此,他的名字在全国书法界识者不多。李滋煊先生生前曾说:“其实艺术我也就是玩玩,兴趣爱好而已,过分地去追求金钱和名利,自己会很累。我本就追求不多,健康快乐第一。”先生从不在艺术界争名夺利,这也许是他的名字很少出现在媒体上和他高寿的原因吧。
在众多书法名家看来,李先生篆刻既得寿山灵秀之气,又得三秦厚土之培育,于周秦汉唐以至明清各家无不深入探究,其印风于古拙之中兼含灵秀之气,自成一家。他提出的“以汉印为宗,上法周秦,下师百家,广采博收,随印生法”的印学方向,对我国印坛艺术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此外,其所书之甲骨文,清俊秀美、拙中见巧、厚朴自然。晚年以其深厚文化学养转而作画,所写梅花气韵生动,繁简有度,雅俗共赏,名重一时,撰写的咏梅诗丛脍炙人口。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评论)沈尹默: 一代诗人,书坛泰斗
- 下一篇:(评论)牛兆濂:关中大儒 旷世奇才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