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藏古纳今忆玄真
转眼间,和玄真分别已经整整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文友之间时不时都会提起他,念叨他,传说他,感怀于他。我想了又想,主要是缘于玄真是个特别有故事的人,很有内存的人,这种内存是一种特别的个人魅力已经正在转化成一种人文精神,不断在认识他了解他怀念他的朋友中间传递着。
玄真姓郑,又名郑海涛,祖籍陕西荀邑人。生前既是有个性的书法家,又是实力雄厚的收藏家,还是个业绩不凡的企业家,曾经担任过省政协委员和省文史馆研究员。 我和玄真认识大致十年有余了,真正的过密交往也有七八年了。首先是因为书法。当时我在省青年书协担任秘书长一职,在王蒙主席多次鼓动下,由我召集青书协一帮书友时不时去玄真位于明德门的工作室雅集,喝茶,聊天,玩牌,主要是切磋笔墨交流书画艺术。期间,玄真常常拿出自己的好烟好酒好茶招呼大家,并每每把自己的近期各类最新书作展开来让大家评头论足,提出意见,文友书友也都很真诚自然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这时才是玄真最想要的气氛和最开心的时刻。每次聚会结束时,玄真总是主动慷慨要留大家吃饭继续说古论今。这样的频率很多很多,大家实在过意不去,不让玄真再请客,玄真常说,“大家能来我这儿片片是看得起我,也是抬举我呢,我这场地就是供大家休闲的,尽管来串门,我高兴还不及呢,让我继续请客,我高兴呢!”说来说去,每次都拗不过玄真,只好一次不落的让他做东了。遇到非常能谈得来的知己朋友和道友,玄真还会翻出自己的古今书画名作收藏让大家品鉴,一饱眼福。遇到更有福份的之交,甚至会赠送一些价值不菲的书画礼物或者古玩供朋友观摩学习留作纪念。由此可以看出玄真宽厚处人的人品和善待朋友的真诚热情实在,绝不是虚言。
细细回忆和解读玄真,他身上的特点和个人品格修养魅力很多故事也很多。这家伙除了大方仗义热情厚道,更值得要说的是他的书法艺术创作他的古今收藏他的做事善举。
玄真自幼喜欢书画,矢志不渝,循序渐进,浸泡日深。一次茶叙中,他曾找出他八十年代画的几幅人物画插图让我看,从造型到线质和意趣明显可以感觉出他的艺术天赋不凡,已经初现才华,充满着灵性和初心。
后来经过在美术类院校的系统学习,他的专业底子更加丰厚,陆续应约给省内外各类杂志刊物插图,同时对书法艺术越来越迷恋,遍临古人经典法帖,对书法史的脉络做过自己的梳理,尤其对唐宋元明清时期的许多大家作品不断揣摩分析,从他的字里行间明显能感受到浓郁的书卷气和刚正坚毅的骨力。
说起玄真的收藏,行内行外不少朋友都很熟悉,也很赞叹称奇。从我粗浅的了解得知,他从八十年代起就喜欢收藏,主要以古旧书画为主,兼及各类古玩杂件仿古家具,彩陶,佛陀造像等。大家知道,就收藏来说,无疑一是要珍爱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作后盾二是要有相当的综合实力和经济能力三是要有持久的信念执掌。
多年来,玄真亦商亦文,把自己的积蓄大都用于购买了许多重头藏品。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黄宾鸿,陆严少,郎世宁,于右任,林风眠,石鲁,赵望云,何海霞,王子武等许多大师名家代表作,精品力作他都拥有。为了鉴定这些藏品他曾多次辗转全国各地,登门拜访杨仁恺等全国书画鉴定权威,并经常请教于省内外前辈名家,一方面为提高自己的鉴赏眼光,另一方面也是为在学习鉴赏传统书画精妙的同时不断深化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力争学以致用兼收并蓄,滋养古典情怀。所以,在他的心性中入古情结很重。这种情结无疑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真实写照。
说到玄真的义气和慷慨善举,有不少朋友也是感同身受。一些同道在事业发展上遇到困难,他经常是除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积极帮忙,还在经济上借钱送物给与资助,一时没有偿还能力的他都不予计较,宽厚以待。特别是近几年来,玄真在养病期间和我的交往相对较多,有次他打电话对我说,希望把自己多年收藏的一些唐宋时期的佛陀造像捐献给寺庙,以表愿心。我立马就近赶过去与他及时商议,尊重他的心愿,建议并亲自陪同他把一些文化价值不菲的佛像陆续捐赠给了华严寺,净业寺,香积寺等几所佛教祖庭
后来玄真病重期间,我和几个朋友多次打电话和到医院看望他,给他精神上安慰开导树立信心鼓励他积极配合治疗,甚至我通过调侃开玩笑的方式逗他开心希望给他治病中减轻心理压力,乐观面对。不料,世不给时,岁月不待,玄真住院后不到两周手术后病情不稳,前面我和谢涛哥们一起给他打手机还能通话,后来打不通了,以为正在静养呢,就心存希望在等待他出院的日子,谁知突然有天中午接到著名篆刻家安木兄的短信,才知玄真走了!
回首几年来和玄真的点点滴滴翰墨往来和文友情谊,对他的英年早逝,我和许多朋友不由得再三长叹,陷入无尽的缅怀!
在玄真逝世一周年之际,作为好友过去在一起喝茶,聊天,吃酒,切磋笔墨,说古论今的情境历历在目,仿佛隔日,千言万语化作四句话:
藏古纳今忆玄真,
四十余载翰墨深;
亦文亦商苦心志,
往生仙班得道人。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