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爱恋 《永远的守候》--探访张灵甫爱妻王玉龄老人
我的故乡长安东大,人杰地灵,尤因出了抗日名将张灵甫,其名也壮哉,其民也荣焉。我生于斯长于斯,在过去那个红色年代时期父老乡亲们窃窃私语和街谈巷议中,脑海里自幼灌装了不少将军的传奇故事。追风灵甫,寻访英雄眷属成了我敬仰将军的深深情结。十几年来我遍读了国内能够搜猎得到的所有关于将军事迹的专著和各类出版物,二零零八年以来四年间四上孟良崮祭拜将军。将军少小离家,戎马倥偬,南征北战,无暇返故,以天下为重。血染疆场。然而,关于英雄爱妻王玉玲知其人而略知其事。我首登孟良崮以来通过各种渠道多方搜集有关将军遗属的情况和信息,对王玉玲老人有了大致的了解。
1945年在湖南省府主席程潜的主持下,王玉玲与七十四军少将军长张灵甫的大婚仪式在上海金门大酒店隆重热烈地举行。英雄才子,碧玉佳人,天地良缘,传为佳话。婚后,他们居住在南京二条巷79号的蕉园1号花园别墅。张将军屯兵城外,新婚燕尔,一刻千金,只要进城,哪怕五分钟空闲,也要抽暇回家看看,恩爱夫妻,幸福甜蜜。将军常对人夸耀说:“我讨了个好老婆,我要饭她会帮我拿饭碗。”不久,国共战争爆发,张将军身负国命挥别爱妻奔赴疆场。1947年初爱子降生,取名张道宇。未及百天,将军血染孟良崮,为国捐躯。将星殒落,举国震惊。恐于哺婴不利,数月后上方才告知王玉玲英雄阵亡的消息。此时她刚刚过完19岁生日。惊闻噩耗,悲痛欲绝可想而知。哀伤凄惋中度过了一年半,于1948年底携幼子和母亲转移台湾。1952年在她的姨夫抗日名将时任陆军总司令孙立人将军帮助下,只身赴美求学。次年考入纽约大学财会专业。四年苦读,品学兼优。毕业后在罗斯福医院做两年会计,又转到朴拉沙五星级饭店。有了稳定工作后把母亲和儿子接了过去,一家人从此定居美国。1962年进入美国航空公司工作二十一年直到退休。1973年秋,周恩来总理得知王玉玲女士的情况后邀请她回国观光旅游,希望她叶落归根。在周总理的安排下,她踏上了阔别25年的故土,在北京受到总理的秘密接见。此后她每年都回国探亲访问。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在中美两国之间自由往来的华人,只有她和杨振宁教授。
王玉玲是独生女,对母亲至尊至孝。1948年把母亲带到台湾。尔后又随自己移居美国。母亲暮年思乡,1997年偕母亲回到故乡长沙,在家乡陪伴母亲直到102岁高龄仙逝,母女俩始终相依为命。王玉玲老人读书休闲外,有时还协助儿子做做商务。鉴于儿子在国内的业务中心在上海,她于2005年在上海定居。
王玉玲和将军结婚仅两年多,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足一年。将军殉职后,她终身不嫁,为将军、为他们的爱相守到老。我内心一直被她的忠贞孤洁和顽强恒守所震撼。一个貌美如玉的女子十九岁就定格了一生孤孑的宿命,两年多的夫妻情份如何支撑着她孤守65年而且深情未减。不管在台湾还是在美国,孤独寂寞凄惋酸楚何以排解,在那一年年一月月一天天真实可感的日子里,就不曾想过找个依靠,找个托付,找个坚实的臂膀,寻求一处宁静的港湾吗?得到一种呵护和帮扶吗?以她秀外慧中、卓越超群的风姿气质,倾慕追求者何其多也。是什么力量和信念让王玉玲坚守精神家园和儒家传统,孤独一生?于是,拜霭王玉玲老人,破解心中的悬念,领略她的贞静与高洁就成了我对将军敬仰情怀的一个心结。在获得了她在上海的准确地址和联系方式后,于11月中旬和文友一行四人趋车专程赴沪。此行自然要取道沂蒙,五上孟良崮,先祭奠将军英灵,再转道上海拜访玉玲老人。
我先生
老人已经84岁高龄,家居整洁宁静。她把丈夫阵亡前留给她的那封著名的绝命书制作成黑底金字石刻,装在一架镂空木雕底座上,立于书桌旁。书曰:“十余万之匪向我猛扑,今日战况更恶化,弹尽援绝,米粮俱无,我与仁杰决战至最后一弹,饮诀成仁,上报国家与领袖,下答人民与部属,老父来京末见,痛极!望善待之。幼子望养育之,玉玲吾妻,今永诀矣!”这是她的夫君留给她的珍贵遗言。那一刻,他是怎样的悲壮忠勇,又是怎样的厄惋痛怜。句句含情,字字惊心。王玉玲终生把这封别妻书带在身边,从大陆带到台湾,带到美国,又带回大陆,刻成石碑,矗立居室,终生相守。这是爱情的丰碑,亲情的丰碑,心灵的丰碑,占据了她整个精神世界。诵
提起灵甫将军,她总是我先生、先生地称呼。六十多年来,她一直这样称呼着。她说;我先生他高大帅气,英勇善战,语气里满是爱慕敬重和自豪,仿佛他还活着。“我先生”这个称呼那么简捷明快,听起来那么亲切自然惯常,没有丝毫的生涩僵硬造做和矫情。我和文友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悉心倾听老人诉说“我先生”的生前身后事。情感的小舟沿着时光的航道直抵昨天的彼岸,一切都这样自然地顺延下来。他们的灵与肉、骨与血早已水乳交融合为一体,她的心灵世界时刻沉浸在65年前的脉脉温情里,将军的光芒始终笼罩着她的英姿,在她的妩媚忠贞折射下凝聚成璀璨绚丽的云朵,凝聚成光辉耀眼的恒星,穿越时空,跨越世纪,照耀着落尘满径的俗世。
离开居室,我们在老人陪同下前往浦东玫瑰园将军墓园瞻仰祭奠。玫瑰园坐落在上海最东端靠近大海的曹路镇,是张道宇妻子方晓梅哥哥为了台湾海岸众多老兵骨灰回国而专门修建的一座公墓,王玉玲老人2003年为他先生在此建立的一座衣冠冢。每到清明节母子都要前往祭拜。墓志铭是她款款深情的一首诗:“当年有
将门之后
在玉玲老人的住所,我们见到了将军的儿子张道宇。听了我们同行的魏有奇老师介绍,他亲切地高喊:“你就是张弢,让我好找,你写的《四上孟良崮》我已经作为网络的主页,写得太好了,谢谢家乡人……”,就热情拥抱我至旋转,没有凝神辩认的片刻过渡,没有须臾的生疏感,像重逢的兄弟朋友,给他的三个台湾朋友介绍阅读我的文章时说“我的东大老乡写得非常好,情真意切,你们看了可不要哭呀”。65岁的张先生大有秦人之风。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真不愧将门虎子、英雄之后。虽已年过花甲,看上去正当五十来岁的盛年光景,比我们还显年轻。他在台湾创办了美菲企业有限公司和美陇企业有限公司,还任台湾中华黄埔后代联谊会会长等职。改革开放后,他以上海为中心拓展大陆市场。不愧商界精英。谈笑风生,举止有度,气质优雅,评人说事,高屋建瓴,先生海外生活时间十居八九,从其言谈举止、接人待物、行藏处事可以看出深层意识中积淀着华厦儒家的厚重底蕴。我们这些家乡的晚辈人见到先生如同见到了将军。将军有后如道宇者,张门幸甚,家乡幸甚。英雄之灵大可九天含笑矣。这是王玉玲女士几十年含辛茹苦舐犊教养之功,更令我们对将军、对将军之妻敬仰有加。
同为东大人[张道宇、张弢]
坦荡胸怀
王玉玲对丈夫有一颗柔软温暖和疼爱的心灵,对世事对社会对历史又是那样达观坦荡豁朗。周恩来总理邀请他回祖国观光时还曾担心她有疑虑,裹足不能成行。没想到她毅然迅速地踏上了归程。2005年王玉玲意外接到了当年与丈夫对垒的华野指挥官粟裕大将之侄粟刚兵前往孟良崮的邀请。粟公子原本心存疑虑,担心老人不会答应,而她却心怀天地,腹有乾坤,令他始料不及地欣然接受了邀请。她说:“有什么关系呢,你说我能恨谁?我的先生是职业军人,战争本来就是残酷的。”相逢一笑泯恩仇。多么坦荡、宽阔的气度呀!
早在1974年,王玉玲专程到延安参观访问。她说“我要看看,毛泽东怎么能够在这种地方生存下来。那是黄土高原啊,苦得不能再苦了。”
同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她对中国那段曲折的历史和多舛的社会历程有着通达的思考,透彻的理解和辨证的认识,没有怨言和牢骚。在她的肝胆情怀下,我们原本有些忌讳、沉重的心情才变得轻松开阔起来。虽然将军的死难使她伤痛终生、孤苦终生、煎熬终生,可是她却能站在历史的角度跳出自我,做如此深刻的社会思考政治思考历史思考和哲学思考,气吞山河包容天地的胸襟和器识,堂堂须眉豪杰弗及也。
自强不息
不论从娘家说还是就夫家论,王玉玲都算得上身份高贵。她的前辈或经商或做官,经商则富商大贾,富甲一方。做官则位高爵显,威重朝野。父亲王树南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六期。该校是高级将领的摇篮。中国当代历史上威名赫赫的顾祝同、余汉谋、叶挺、赵博生、王东原、韩德勤、钱大钧、王伯龄、上官云相等都是他的同窗。他的伯父是该校一期毕业生。王玉龄的母亲罗家也是荣华富贵,门庭显耀。外高祖带兵打仗,屡立军功,被大清皇帝册封为武勤公,官至兵部尚书。外曾祖是开府建衙官拜一方的封疆大吏——大清两江总督。综其家世背景,王玉玲可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金枝玉叶。
王玉玲本人的少年经历也不平凡。1933年入读湖南一师附小。这所学校在中国现代史上鼎鼎有名。何叔衡做过校长,毛泽东做过主事,省长唐生智的弟弟唐生明在这里做过学生,他们三人同榻而眠将近一年。何、毛在此成立了共产党组织,毛泽东在这里娶杨开慧为妻。几多风云人物、湘江名流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王玉玲的丈夫灵甫将军雄姿峻拔,少壮英迈。知书达理,温文尔雅。居军中要职,将星辉煌。金戈铁马,挥师驰骋,纵横捭阖,威震天下。军界引为骄傲,国家依为栋梁,是蒋介石爱将中的爱将。将军殉职,举国痛彻。虑及英雄夙愿,恐累其高洁,不敢破格给遗属以厚抚。但依标准恤资度日还是不成问题的。王玉玲没有躺在丈夫的功劳薄上仰赖国家享清福,而是奋发自力,自强不息,毅然只身赴美求学求职。求学期间,上午做工,下午和夜晚进大学上课。半工半读,勤工俭学,艰辛备尝。名门千金,名将爱妻,功臣遗孀,如此自律,古今多见否?
在七十四军将校军官太太中,王玉玲岁数最小。该军老人都说她最懂事,宽容娴静,天高云淡,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她在七十四军没有敌人,唯有朋友。将军在世时,七十四军的人称赞她,将军死后更加尊重她。上世纪70年代她从美国回到台湾时,七十四军的老人坐了满满二十桌,一个接一个地端着酒流着泪敬她。
华服之于她当是极相称的。然而我们见到老人时,她穿的是黑色打底衫配深色羽绒马夹,外出则加一件下摆刺绣的黑色外套。朴素不失贵气,更显出她心灵的安静和品行的高洁。身处喧嚣的社会,这份宁静安稳恬淡难能可贵。
无论是在美国的现代国度里,还是在祖国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在爱情观领域,她恪守着儒家传统和民族美德。而在生活观领域,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有那么坚定的市场经济理念,官本位意识抛弃的那么彻底,践行社会规范和生活准则是那么从容自然。如此的光辉圣洁伟大,何方圣教为然哉?她是一本教科书,蕴含着国人汲取不尽的精神营养。我时常在想,站在她面前,看看眼下的官场生态社会生态,许多人该是多么汗颜。他们还喋喋不休地奢谈公私荣辱云云。王玉玲的一生可谓是女性的光辉榜样和完美楷模!
不忘国仇
如果不是日帝的入侵,中国的现当代历史将不是今天这个样子。那段曲折多舛的社会历史阶段将不会出现。张灵甫将军一生英勇抗日,身经百战,叱咤风云。位列抗日十大名将,他率领的国民党王牌军74军号称抗日铁军,威震敌胆,所向披糜。王玉玲同他结婚时,将军的左腿还埋着日寇的子弹。本可轻易取出痊愈,但将军念及国家倾力抗日,国力吃紧,乃以战事为先。拒绝了医生的苦留,拖着伤腿重返抗日前线。玉玲老人在给我们讲述时说“我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军人,服从国家于领袖,为了国家命都可以不要,还何况一条腿呢,伤没有完全好就从香港回国参加抗日大战”, 家仇国恨,深深植入了王玉玲的心灵。她不论在台湾在美国在大陆,从不购买日货。日本曾用占领台湾期间剥削中国人的血汗钱以台湾政府的名义在东京最繁华的地段购买“光华寮”和“清华寮”两座价值昂贵的大厦,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仍不肯把产权证书交还中国。王玉玲异常气愤,帮助中国政府打官司。并且严格遵循国际法准则,同日方律师郑重交涉,明确阐述和坚定主张北京政府做为归还对象的合法性。她的严正立场和不懈努力终于迫使日本政府将大厦资产还给了中国。维护了国家利益和主权尊严,大长了民族志气。将军
悠悠乡情
这次拜访王玉玲老人
我们还告诉王玉玲老人,家乡人民为了瞻仰缅怀英雄,2010年在山清水秀的秦岭山下为将军建造了陵园。终南雄屹、沣水长流,那是家乡人为英雄辟出的一块风水宝地。陵园与灵应寺毗邻,将军原名张宗灵,寺名人名正合,与家乡人民尊将军为战神的崇拜心理正合。陵园揭幕选在
回到长安,我们告知家乡人,王玉玲老人虽已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语言流畅,酷似六十余岁光景。岁月虽磨去了青春昭华,但风韵犹存,肌肤白皙光润,步履轻盈,不愧为当年军中四大美人。道宇先生年过花甲,俨然五十初度,神采奕奕,风度翩翩,颇具其父当年风范。家乡人得知这些,不胜欣然。
拜望王玉玲老人,使我看到了一个伟大女性的高尚情操、纯净灵魂和宽广心胸,受到一次深刻的人生观教育。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沣水长流
- 下一篇:(散文)记住不该忘却的忘却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