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杰创造新的绘画语言作品才有时代性
刘永杰身上,有着如今已少见的老派的儒雅与谦和。作为西安美术学院的教授,他很认真地给你讲述对国画笔墨的理解,采访犹如一堂大师课,让人获益匪浅。少年成名的刘永杰给陕西画坛增添了一份坚守与淡然。
画有人格齐白石的画是第二个齐白石
如果你还是一个国画的外行,那么听了刘永杰以下的诠释,基本就能看清一点门道了。
刘永杰认为,如果从专业角度梳理中国画,笔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核心问题。
笔墨作为表现对象的手段、工具,却因本身具有美学价值追求,而与西洋画相区别。因此才会有苍老,劲健的笔墨评价。中国画把笔墨运用到高峰是明清山水画和花鸟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人画”。专攻人物画的刘永杰不回避,人物画与之相比是有差距的。现代的人物画,从山水、花鸟画中借鉴了许多经验。有些画家深刻反映人物的性格,为形象刻画让步,如蒋兆和的《流民图》。有些画家高度发扬笔墨价值,对形象进行一定的放弃,如关良的画也是一个里程碑,他画的戏剧人物变形得厉害,但有趣味。把人物画的美学趣味发展到很高的高度。
有一种说法是国画越老越吃香。刘永杰认为这是民间的一种评价,但也不是没有道理。“50岁才开始学画的齐白石,90岁名扬天下。中国画讲究功力,这决定于画家思想理念的坚定程度,笔下功力的老到,需要时间积累。画是有人格的,齐白石的画就是第二个齐白石。这灌入了他对艺术深刻的认识。”
人物画要直接干预、评价生活
对于自己的画风,刘永杰说,“我对中国人物画实践了这么长时间,有一个方向上的定位。反映社会生活,反映人。反映社会生活中一些基层的人群。”坚持人物画就是要反映人的本质精神。因为他认为在艰苦环境中最能反映生命顽强的精神。“在农村、基层生存的人们和优越条件下的人相比,生命的顽强表现更充分。无论是俄罗斯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还是我国的《流民图》都是如此,表现大众生活,从中发掘出人的本质精神。”
刘永杰说,“关注农村人和我的出身有关,我也是从农村来。《厚厚的土地》、《收破烂的两口子》都是我对基层的体验和表现。关良的画让人愉悦,间接对生活起作用。人物画也能够直接干预、评价生活,我选择后者。”
刘永杰强调秩序感,“艺术达到一个品位,应该是对客观生活很复杂现象的整理,变成一种语言、秩序。人物画还要善于把优良的东西借鉴吸收过来。进行总结、提炼,变成自己的笔墨。”
刘永杰认为不能程式化,“程式不断变通,才能形成自己的风格。人物画要有自己的技法,这也是对艺术的要求,出新。”
采用新的绘画语言全国美展获金奖
1982年,刘永杰在西安美术学院上研究生。陈忠志是他的老师。陈忠志对传统艺术的感悟实践影响了刘永杰。刘永杰说,“我尽可能在构图上形成一种规整的团块形式感。人和背景按照我对形式的追求去处理。这样就在画面的追求上获得了解放。不敢说当时就确立了风格,但是研究生毕业时的两件作品都入选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在传统画上有了一定的突破。接着又参加了全国美展的优秀作品展,被名家所关注。”当然最风光的时候,是在第七届全国美展上,因为采用了新的绘画语言形式,刘永杰等四人合作的大型壁画《丝路风情》获得了金奖。当时全国所有的美术刊物都刊载了这幅画,学术界的大腕几乎全都去看了展览。
后来陕西美术界获全国金奖的人少了。刘永杰说,“全国美展和高考有些相像,每次考前考后都有骂声,说是埋没了特殊人才。但怎样才算是更好的制度?”他认为,随着时代的演进,审美也在发生变化。评委人选、评委口味都在变化。加上举办者地域优势等综合因素,想要在全国美展上取得好的成绩越来越难。他建议不要全用前人眼光,屏蔽了对客观的感受。“继承了前人技法,而不创造对客观感受的技法,就是陈陈相因。”
提出新中国画方向强调创造性
西安美院国画系刘文西、陈国勇、刘永杰工作室三足鼎立。拥有各自特色。
以刘永杰名字命名的“刘永杰工作室”主攻人物画,并提出了新中国画的方向,强调对中国画的创造性。刘永杰要求学生的绘画形式有当代性。要吸收当代中国画坛前沿成果。刘永杰说不要求学生必须像以往那样到基层去,“绘画要把生活的关,关注新现象,才会有绘画形式创新的契机。新生活面集中体现在城市,深入生活有一个相对开放的要求。我的学生要关注新生活。”他认为传统的语言技法不适合当今的客观感受。“不要耿耿于怀古典的流畅性。要有创造新的语言的欲望,促使我们技法的发展,作品才有时代性和新鲜度。”
在引导学生对中国画创新上,刘永杰倡导可操作路子,在2011年的美院毕业创作中,国画系三个工作室获得了5个一等奖,其中有四个都在刘永杰工作室。刘永杰说:“这说明教学理念是对的。”不过他也认为,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有时候是不同的,价值规律往往与价格相背离。刘永杰的一个研究生画得好,他特意推荐给画商,但画商看重的是画能不能卖出去。因此不愿买画。他说,平心静气对待这个社会,要尊重大众,但仍要引导大众的艺术审美。
媒体影响审美取向,要把好的艺术介绍给大家
对于本报参与主办的九城联展,刘永杰认为美术界与媒体界都应该有这样的平台展开讨论,“媒体导向关乎人们对事物的认定。大众通过专业的宣传,切身感受到媒体强有力的影响人们的审美取向。媒体要把好的艺术介绍给大家。”
因为身在学术界,同时受到市场的青睐,刘永杰对美术市场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在学术界,因为市场的冲击,取向也是各种各样。一般大众观点,中国传统画笔墨文化是一种贵族文化,老百姓看不懂。现在要把笔墨文化引导到大众面前,学术领域要起到引导责任,通过媒体放大。”
刘永杰对九城联展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中国画的特性决定着高品位是否能拉开距离。因而要靠媒体引导大众对中国画艺术有本质的了解,这也是媒体的责任。主动举办这样的活动,是主流媒体的一种责任感,在大众文化宣传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记者 谢勇强 闫文青摄
画家简介
刘永杰,1950年8月生,陕西长安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省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刘永杰工作室主任。
作品《过年》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丝路风情》(合作作品)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关中金秋》1994年获中国当代工笔画第三届大展三等奖。《关中汉子》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凉山秋》1997年获全国中国人物画展铜牌奖。
1997年获国务院“文化艺术教育事业有突出贡献”的政府特殊津贴。
出版有《刘永杰速写》、《国画》、《中国名家作品精选刘永杰作品》、《当代名家工笔人物精选刘永杰》、《当代名家刘永杰写意人物》、《当代名家技法图例经典刘永杰写意人物》等画册。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