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爱你长安
我生在长安,长在长安,是地道的长安人。几十年的土生土长,让我深深爱上了父母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为长安的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而自豪,为这里的的厚重文化底蕴而骄傲,为这里勤劳智慧的人民而荣耀。长安,这响亮而辉煌的名字已经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刻在我的骨子里,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长安,东西52公里,南北55公里,总面积1580平方公里,地貌多样,物产丰富。这里山是名山,川是名川,河是名河,塬是名塬。巍巍终南山,是我国著名的四小佛山之一。山上不但寺院星罗棋布,而且还有铁顶武当太兴山、小华山嘉午台、国家地质公园翠华山、火莲花的南五台、水帘瀑布高冠峪,以及小五台、青华山、万花山等优美如画的自然景观。由于地理位置紧靠终南山,是秦岭的北麓,所以,在山流的常年冲刷下,就形成了南北走向的白鹿塬、八里塬、少陵塬、凤栖塬、神禾塬。这五道塬,由于土层深厚,不但是沃土良田,还是制造砖瓦的优质原材料。塬塬相夹,中间便形成了樊川、马兴川、王曲川,这几道川更是旱涝保收,粮丰民安。特别是樊川,由于风光旖旎,是皇家贵族踏青狩猎的好地方。长安八水,千古流传,其中沣河、潏河、浐河、灞河、滈河、皂河都在长安境内。水是生命之源,它不但养育了长安人民,也为西安大都市作了贡献。长安这种多样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环境,使得各种粮食作物都能在这里生长,长安也名副其实地成为米粮川。也正是多样的地质条件,给长安的经济作物赋予了不同的特色。像五楼的白菜东大的藕,王莽的鲜桃申店的韭,也都是享誉西安,非常抢手。还有内苑的板栗、石砭峪的核桃、沣峪的黄杏,也都是干水果中的佳品。
长安的历史,要追溯到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沣河下游不到七公里长的两岸,分布有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38处,客省庄新石器时期文化是关中父系社会文化代表。从西周时起,历经秦、西汉、王莽新、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朝代,都曾在这里建都,被称为京畿胜地。长安和欧洲的罗马,被称为世界文明古都,就像两颗熠熠生辉的明珠,交相辉映,照亮了世界的历史,也留下了众多遗迹。在长安,随便圈一块地,就可能挖出文物;随便点一个地名,就有一段典故。从沣镐遗址车马坑到秦阿房宫前殿夯土台基,从汉宣帝杜陵到明秦藩王十三陵,整个一个气势恢宏的地下历史博物馆。在宗教领域,长安更是独领风骚。全国七个佛门祖庭,其中法相宗祖庭兴教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华严宗祖庭华严寺、律宗祖庭净业寺都在长安。他们为促进我国佛教文化发展,弘扬佛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长安的人文景观还有仓颉造字台、杜公祠、杨虎城陵园、柳青墓等,可以说是俯首皆是。由于长安的悠久历史文化,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美丽的传说。而流传最广,人们耳熟能详的就是牛郎织女石刻像、崔护借水赠钗和翠华姑娘三大爱情故事。其牛郎织女石刻就是现在斗门地区的“石爷”“石婆”像,距今已有二千一百多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大型时刻雕像瑰宝,也成为传统节日“七夕节”的起源。
长安的水土不但养育了长安人民,也赋予了长安人民厚道、朴实、勤劳、智慧的秉性。他们见面的第一句问候话就是:“你吃了么?”缺少客套,直奔主题。待客吃饭也是一样,他们不用城里人使得那种小茶碗,而是粗瓷大老碗,尖尖地给你籀上一碗粘面。长安人从来不耍那种让人是个礼,锅里没下米的嘴皮子把戏。南方遭受水灾,全区踊跃捐款捐物,甚至有人亲自押送救灾物资到灾区。贫困人没房住,又是这些人迅速捐资400多万元,帮助1029户构建起新房。为了弘扬柳青文学艺术,广大民营企业家自愿捐款120多万,建立了柳青文学奖基金。这些都说明长安人有爱心、很热心,是中华美德的真正传人。他们不但厚道,而且勤劳、智慧。北张村的原始造纸,相传比东汉蔡伦造纸还早300年。直至现在,那里还有人以这种方法造纸谋生。中国的方块字也是起源长安。仓颉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中国的汉文字,为文化的表现和传播提供了载体。相传,八水之一的潏河以前没有固定的河床,经常给两岸人民带来灾难。当时的秦始皇便下令北修万里长城,南修五里潏河,改变了河水为患的状况。到了解放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长安人民更是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他们车拉肩扛,相继修起了石砭峪、大峪、许家沟、小峪、正岔等大大小小的水库,就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在秦岭北麓。长安人民的这种精神感动着我,也激励着我,成为我工作中不竭的动力。
回首往昔,长安辉煌;展望未来,辉煌长安。在改革春风的吹拂下,长安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西部大学城已入驻各类院校16所,在校学生数十万人,成为陕西最大的教学园区。郭杜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引进项目190个,引资额为220多亿元。韦曲航天科技产业开发区引进21个航天民用产品项目,总投资23﹒5亿元。这两个开发区已成为长安腾飞的两个翅膀,丰满艳丽的羽毛令人瞠目。长安广场、樱花广场、柳青广场以其不同的风格和优雅的环境,吸引着广大市民前来健身、娱乐,成为人们释放个性的大舞台。今天,当你走进长安,已经没有了远郊县的那种感觉。这里高高的楼房,繁华的商铺,宽阔的大街,仿佛置身于大都市之中。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更是令人神往。长安,已紧紧地攫住了我的心,令我牵挂,无论走到哪里,都忘不了她。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散文)韦曲曾经有个坡
- 下一篇:(书评)长安文化的集结号—读徐树安先生…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