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 兰花寄养“开出”致富新路径
    • “魔法菜园”出圈记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王小虎>>正文内容

    (散文)韦曲曾经有个坡

    作者:王小虎 来源:西安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4日 点击数:

    如果从西安沿长安路一直朝南走,就要过韦曲坡,因为它是长安的北大门。

    韦曲坡是在凤栖塬上开凿出来的。以前的坡面是用沙石铺的,路面很窄,坡度很大。如果你是一般劳力的人,骑个空自行车都蹬不上顶。坡两边是土崖,遇到下雨天,崖上的土被冲下来,形成黄泥水,流到大街上,怎么也收拾不干净。天一放晴,没收拾净的干泥经过人踩车碾,就成了尘土。这时候,如果你穿一双新皮鞋,在大街上走不到两三分钟,鞋面就变成了土灰色。为此,当时的县政府也感到很头疼,因为韦曲是县城,是长安的脸面。

    由于韦曲坡很陡,给人们的出行也带来了不方便,特别是对拉脚的苦力来说。记得当时我们镇上有一个废品收购公司,收的废铁是送给西安的各个钢厂的。因为这个公司在我村的地面,所以,送废铁的美差就非我们村的人莫属了。当时用架子车拉一千多斤废铁,往西安送一趟能挣五块钱。如果拿我们村的劳动日值来说,顶在村上干近十天的活。可要往西安送铁,就得经过韦曲坡。如果是几个人搭帮,到了韦曲坡以后,大伙互相帮助,一辆一辆往上送,那还可以。如果碰上单车单送,那就麻烦了,家里非跟个挂偏套的人不可。家里人只要把车送上韦曲坡以后,就可以返回了。后来,这种现象有了改变,开始有人在那里挂坡了。这些人有的肩上搭条麻绳,有的牵着牲口。你如果拉着重东西到坡下,用人把你送上去,一次五毛;用牲口把你送上去,一次一块。当时挂坡的人很多,可见这行当还是很红火的,当然也确实方便了拉脚的人。更有人从韦曲坡的现象中看出了商机,在坡头上摆起了茶摊儿。因为人上坡时出了很大的力,也出了很多的汗。到了坡上,都会在茶摊儿歇歇脚,补充补充水分。所以,别看一杯水二三分钱,摊主的一天收入也是很可观的。

    我以上所说的话,如果对年轻一点的人来讲,你可能不相信,因为我说的是老话。韦曲坡现在已经找不到了。自从长安区政府实施韦曲坡的改造扮靓工程以后,这里已经变成了六车道的大街,坡度已经很小了。这时候一个人骑自行车上坡是很轻松的,不会觉得累。坡两边的土崖也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矗起的一座座高楼和琳琅满目的商铺。特别是茗景置业、吉源花园、丽景大厦、吉安小区、吉源美郡等住宅小区,不但给这条大街增添了人气,也为大街增添了繁华。现在,如果你走进漂亮干净的韦曲坡,就如同置身于西安的东大街上,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了。到了晚上,韦曲坡更是亮似白昼,彩灯如花,店面堂皇,游人如织。他们或购物,或进餐,或闲逛,脸上都带着喜悦,幸福感溢于言表。如果说,韦曲坡以前是长安的难堪,那现在韦曲坡就是长安的脸面,是一种荣耀。不过,对于喜欢怀旧的人来说,如今要寻找旧时韦曲坡的踪迹,那会令他很失望的。

    韦曲坡已成为过去。

     

    地址:http://epaper.xiancn.com/xarb/html/2011-08/10/content_38312.htm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散文)麦黄季节
    • 下一篇:(散文)我爱你长安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