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从"大时代"里捕捉“鲜活”新闻
我采写的消息《西部开发让在外老陕返乡挣大钱》继荣获1999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和陕西日报社社级好新闻一等奖后,又荣获了年度中国晚报新闻奖。不少同行问我,这一区区小稿何以有如此"能量"?我觉得,这篇稿子之所以能多次获奖,不仅得益于记者敏锐的新闻洞察力,更得益于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个大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就新闻报道角度而言,西部大开发就好比一片汪洋大海,需要报道的方方面面的东西很多,但如何能从这片汪洋大海里,捕捉到一些鲜活东西来,并非易事。但通过对这篇稿件的采写,使卢剑利更加意识到,做为一名记者,特别是党报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具有敏锐的新闻“嗅觉”,更要能从大的政治、经济等环境中以及大背景下挖掘出能够反映时代发展要求的东西来。而从消息《西部开发让在外老陕返乡挣大钱》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
1999年6月,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总动员后,西部各省迅速行动起来。陕西全省上下,各行各业,方方面也迅速行动起来。擂响了西部大开发战鼓。而省内的诸多新闻媒体,以陕西日报为重点,拿出了"西部开发,舆论先行"的姿态,迅速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西部大开发宣传报道战役,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西部的地域现状、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存问题的稿件。三秦都市报也从8月下旬开始,连续在报纸头版重要位置刊发了多篇相关报道。而纵观一些媒体的相关报道,多属政策性的宣传和时事言论,而缺少一些细致入微的东西,而这也正是广大群众所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做为省内主流媒体必须有所突破。于是,在10月初,报社领导便确定卢剑利参与有关陕西西部大开发的报道,以打破整体报道单一的局面。我欣然接受,迅速投入到采访之中。
发现新闻 穷追不舍
1999年国庆期间,我随几位友人前往西安某大学一个姓苏的教授家中做客。闲聊之中,我得知这位教授前几个"下海"去深圳,现在听说西部大开发国家将会有系列优惠政策向中西部倾斜,西部的投资环境以及税费减免等也会相对宽松,对他很有吸引力,他已产生了回陕西创业的念头。他认为目前回家乡办企业,正是时候,而且大有文章可做。此次回乡,他正与老家略阳县洽谈矿产开发……。从苏教授的谈话中,我敏税的意识到一条重要新闻线索:即前些年被新闻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孔雀东南飞"现象,现在正发生着变化,不少人已意识到西部开发的大动作,抓住机遇返乡创业赚钱,这不正是一条能紧跟时代步伐,密切配合当前政治环境的好线索吗?职业的本能使我立即采访了苏教授。再无心思闲聊了,卢剑利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仅在深圳、香港、广州等地,类似苏某这样的回乡创业者已有不少。他们回乡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眼下西部大开发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宽松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使他们感到回西部,回家乡再创业,大有可图。
我敏锐的捕捉到这一"活鱼"后,无形中有一股冲劲在牵动着我,震撼着他,摧动着他尽快投入到采访之中。卢剑利想:一些知识分子能够调转船头,那么前些年陕西一批南下"游子"现在的心态又如何呢?要采写这篇稿子,没有方方面面的情况,没有全省各地、市、县的情况是不成的。随后他迅速确定关中的长安县、咸阳的礼泉县、陕北的安塞县、陕南的石泉县、渭北的合阳等县为采访点,注意发现同一素材,通过调查走访上述地域的工商部门、农业管理部门、乡镇企业和劳务市场、人才中介机构的有关情况后,最终得到充足的新闻素材:前些年,陕西一大批有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先后在南方大城市打工、经商,特别是其中一些有头脑的人在沿海地区闯荡拼搏后,积累了经验,更新了观念。而正值西部大开发开启动之际。这些"游子"的们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许多人调头回陕。光我的老家长安县就有上万名"游子"回乡创业。
由点到面 深入采访
得到上述新闻素材后,我便下笔写稿,但在成稿的过程中,我觉得似乎还缺些什么,如果就此发稿,稿子会很平淡。几番思索后他觉得很有必要去一趟陕西省政务大厅、省工商局等相关部门了解全省的情况。在省工商局企业管理处,我意外的发现了一组数据,即从 1999年9月16日 到 11月18日 ,短短两个月时间,省内就有110多家沿海驻陕分支机构在此注册登记,而其中就有90余家是在外老陕返乡者创办的,仅凭这一组数字,况且又是由政府权威管理部门提供的,便足以证实在外老陕返乡创业的举动,正在成为一种趋势,是条难得的好新闻信息。至此,从当年10月初的发现新闻线索直到11月底采访省工商局企业管理处,历时近两个月时间,卢剑利才采访完成了此稿。如果没有省工商局提供的数字,那么这篇稿子的分量可想而知了!对此,欲成就一篇好稿,全面而深入的采访至关重要。
采写此稿,记者卢剑利认为,由点到面的采访办法非常必要,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不要轻视和忽略了记者在省工商局采访所获素材,它是此稿成败的关键所在。由此联想到采访每一起新闻事件,不能晴蜓点水,更不能敷衍了事;发现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不能仓促上阵,更不能急于求成。而要做到心中有数,采访哪些方面,谁该要去采访?都应该想到,这样采写出来的新闻稿件相对来说质量会高一些。
一篇小稿 获益匪浅
此稿发表后,立即引起了国内新闻媒体的关注,许多兄弟媒体纷纷予以转载。稿件发表的第二天,新华社以《西部大开发吸引大批"游子"返乡创业》为题向全国转发了卢剑利这篇新闻稿,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之后在一次报社编采人员大会上,杜耀峰总编就此稿谈了看法认为,在媒体竞相进行西部大开发报道这一浓厚氛围中,做为党报、都市报、晚报的记者如何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发现新闻,捕捉新闻,发表独家报道,不搞 "人去亦云的东西"是摆在当前每一位编采人员身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卢剑利在大背景下却发现了细致入微的新闻信息,并由点到面深入采访,值得新闻同行去借鉴。按照杜耀峰同志的这一启发,卢剑利继续以此办法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采访,先后在三秦都市报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陕西成为西部开发桥头堡》、《西部大开发陕西专利越来越多》、《西部联手开发陕西高科技产品》、《人事代理为西部人才开发创造条件》、《世界54个国家在陕投资办企业》、《西部开发不卖力 失职领导受重处》等数十篇独家报道,这些报道见报后,不但引起了省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一些在外省的"老陕"纷纷给报社和卢剑利打来电话询问有关情况。与此同时,《羊城晚报》、《重庆晚报》赴西部采访团的记者还专门找到我,相互交流有关采访写体会,获益匪浅。
[附获奖作品]
西部开发让在外老陕返乡挣大钱
本报讯[记者卢剑利] 前些年,纷纷到全国各地打工、经商办企业、学习技术的陕西人,如今却借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陆续返回家园,投身家乡经济建设,成为我省西部大开发战场上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省一大批有文化知识的年轻人在劳动信息部门的帮助下,先后到北京、广东、深圳等地经商办企业。特别是一大部分人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闯荡拼搏后,不仅学到了使用科学技术,更新了思想观念,而且还聚集了大批资金。现在许多陕西人“调转船头”返回家乡,积极利用本地的资源和他们掌握的信息与技术,有的搞起了养殖、服装、娱乐,有的投资开发旅游业、商业;还有的从事机械修理、汽车运输等。原在西北工业大学担 任副 教授的苏某,几年前辞职“下海”到深圳闯荡,今年10月他看到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后立即返回西安,在陕南略阳县投资200万元开发当地矿产资源,他对记者说:“回到家乡创业就是借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时机,投身家乡经济建设赚大钱。”长安县农村青年郑育才前些年在河南等地做生意达10年之久,最近他回到家乡,大胆承包了当地10个大棚蘑菇,并利用所学科技,建起了全县最大的蘑菇生产基地。类似他俩这样的陕西“游子”返乡创业现象时下已很普遍。据省工商局企业管理处人士介绍,从 9月16日 至 11月18日 ,到省工商局注册登记、办理营业执照的公司和外省驻陕西公司有110多家,大多数都是在外返乡者创办的。
据悉,宝鸡、咸阳、商洛、安康等地的返乡青年创办经济实体已达上万家,成为各自地区发展经济的骨干力量。
原载《三秦都市报》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诗圣”杜甫长安十年生活的可贵收获
- 下一篇:终南山:释道交流与互容的精神财富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