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代表谁的心
“中秋”一词大抵最早源自《周礼》,“中秋节”作为固定节日始于唐朝,故《唐书·太宗记》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之谓,中秋吃月饼则起自元朝,而“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及朱元璋之“月饼起义”等美丽的传说,更是脍炙人口、激荡人心。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困难日子里,每到中秋将临,妈妈都会用大铁锅给家人烙烤一个大月饼和数十个小月饼,用的是平素拮据的小麦白面,包的多是黑、白糖,用麦桔杆慢慢烤制,虽然用料单调,但烙出的那些金黄色的大小月饼,香甜、纯正,尤为那个大月饼,烙好后由妈妈切成多份,爸爸、妈妈、大哥、二哥、妹、弟和我每人一角月饼,团圆吉祥,其乐融融,令人回味无穷。“月到中秋分外明”,人逢佳节倍思亲,母亲去世后,就再也吃不到她老人家做的月饼了,留存的多是思念的泪水和永恒的记忆。
几十个中秋节,弹指一挥间。当初的“大家”时下已成五小家,各自过着自已的中秋,除妹妹每年中秋烙做月饼外,其他多是吃着买来或单位发的月饼,其包装日新月异,原料丰富多彩,味道各有不同,却总让人感到匮乏了点什么,甚至“买还是不买”,都是一个问题——价廉的质差,价高的不忍买。
面对那些令人眼花缭乱、工艺登峰造极、动辄成千上万元一盒的“高端”月饼,不知有谁在买、买后谁用?昆明一款月饼标价31万元,沈阳还出炉了直径8米,重12吨的“中国第一大月饼”,究竟是为了什么?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陈水扁的“新丑陋”
- 下一篇:是刘翔这次上错了“跑道”还是另有隐情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