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伏于古塬的雷江
古代文人雅士多以居士自称,如李白自称青莲居士,欧阳修自称六一居士,苏轼自称
这个不俗的别号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雷江还很年轻,一个如此年轻的书法家能有“伏塬”这样的心态和境界是很不容易的。塬,是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地貌,也可以说是三秦大地的象征,雷江多年来蛰居僻远的终南山下,读书养性,涵泳墨海,可谓深谙“伏”之妙理禅机。须知:张扬易,潜伏难;走马兰台易,韬光养晦难;诸葛亮躬耕南阳,姜太公垂钓渭水,莫不为“伏”;然而只有“伏”的功夫足够扎实,来日才能拥有无限广阔的天地。
昨日得闲,与一朋友同访雷江,进门便看见“伏塬斋”三个古朴稳健的大字。在我们欣赏四壁悬挂的书画时,雷江微笑着泡茶,请我们落座。“这些书法和国画都是您的作品吗?我之前只见过您的书作,没想到画也相当不错啊!”朋友有些惊讶,“而且很早以前就看到你的行书很好,怎么现在你又写起楷书来了?”雷江说:“画画是我习书之余的消遣,多作以大段书法补款的文人写意作品;至于楷书,我向来认为写好楷书是很难的,楷书从唐朝时期已经基本成熟,从书法家的角度来看,唯有创新才有生命。一幅作品除了要美观,还要耐人寻味。也象草书一样,要有自己的创意,写出个人的风格,情感,思想等,这些专靠临摹是远远不够的,对书法家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自唐以后写楷的名家甚少,这是主要的原因。我想多写几年楷书,把基础打的更扎实些。”
闻听此言,我不禁莞尔,雷江果然不愧“伏塬”二字,他能以学识为大海优游其间,将素养做靠山依仗其厚,养精蓄锐于书斋,笔耕砚田度岁月。作为一个年轻的书法家,他勤勉安静,以深厚的文化积淀来弥补生活历练的不足。幸哉,他生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陕西合阳,毗邻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诗人、书法家
陕西这块浑厚的黄土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名家辈出,文人墨客实在是太多了。实事求是的说,我还是第一次给年龄这么小的艺术家写评论,总觉得但凡够得上“艺术家”这个称号的,多半年长历丰,照常理忖度:一个八零后的年轻人,即便投身艺途,目前也处在初学阶段,有多少可写的?可是在我看了他的作品之后,不禁为之前的想法而感到惭愧。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丈夫未可轻年少”,雷江对艺术的追求与表现彰显着年轻一代的勃勃生气和郁郁灵气,饱含着超越世俗、空明清纯的心灵追求和精神境界,自有邈远之意境,丰盈之气象。现在还很难说他将会达到了怎样高的成就,因为年轻人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雷江又懂得“伏”、擅于“伏”,来日“江出伏流,一泻汪洋”,未可挡也。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大学教授与农民切磋书法
- 下一篇:张博文:伏塬斋记略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