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旧事]想起红苕
一天,孩子回家说她买了两个红苕就花了七块钱,我听了感慨万千。没想到以前见了就胃作酸的东西,如今身价竟这样昂贵。
红苕也叫番薯,一听就知道是舶来品。也确实,我们这里以前是不种红苕的。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年年闹饥荒,国家为了补足粮食的短缺,便号召人们种红苕。但是,咱们这里人不懂这技术,更不知道红苕苗子咋务弄。所以,村干部便从河南请来师傅,在生产队饲养室的院子里垒起了秧床,务上了红苕苗。待到大麦一收割,人们便从秧床上起出苗子,上原栽红苕了。我们按照河南师傅的指导,规规矩矩地挖好坑浇上水,把红苕苗斜放进坑里,最后给上面盖上土。这些程序一点都不能乱,也不能大意,生怕弄日塌了不结红苕疙瘩。也正是大家的认真,再加上红苕是耐干旱的作物,所以在原上长得很欢势。到了秋后,红苕成熟了,一亩地竟打了四五千斤。那一年,村上家家户户都分了上千斤的红苕。这么多的红苕一时半会儿肯定是吃不完的,为了能够长期保存避免腐烂,人们便在自家院子挖起了红苕窖,把红苕窖了起来。
红苕做熟以后面面的,甜甜的,大家都喜欢吃。所以,村上家家户户每天都是烤红苕、蒸红苕、煮红苕、炒红苕,三顿两晌地吃红苕。反正自从有了红苕,确实节省了不少粮食。而且红苕不但可以当饭,也可做菜。农村过年过会,红白喜事,红苕都被做成菜上了席面。但是,红苕吃的时间长了,就吃出毛病来了。由于红苕含糖分高,人吃多了就会胃涨、烧心、喉咙犁、吐酸水。有的人更惨,将红苕和柿子同时吃了,结果是肚子疼,拉不下屎。拉到医院一诊断,医生说是胃溃疡,使穷日子更是雪上加霜。虽然吃红苕有不良的反应,但为了度过饥荒,红苕还是年年种,年年吃。那时候人们在饮食上是不讲究的,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
红苕不但能顶粮食,连叶子蔓都有用处。生产队待红苕出了以后,把红苕蔓弄成堆堆,分给一家一户。人们把红苕蔓拉回家里,将叶子和叶子杆儿摘下来做菜,把红苕蔓用刀剁碎煮了给猪吃。红苕叶子凉调了吃虽然有点粘粘的,但味道还是很好的。叶子你要是炒了下锅,有个坏处,就是把饭会染黑的。可那时人们都经济短缺,有菜吃就不错了,他们是不在乎颜色的。要说最好吃的,还是醋溜红苕叶子杆儿,吃着很脆很下饭。后来,又有人把红苕叶子剁碎,和进面里擀成好吃又筋道的菜面,开辟了一条粗粮细作的新途径。红苕叶子既然这样好吃,而那时候人兜里又缺钱,便经常有偷红苕叶子的。可人常说,光看贼吃饭,甭看贼挨打。偷红苕叶子的一旦被逮住,那就是偷盗集体财产,那就是反革命,就得批斗游街。虽然这样,可还是有人去偷,毕竟人的生命是第一的。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大面积种红苕了,可它内在的作用却变大了。后来,我从网上看到一条消息,在世卫组织评选最健康食品中,红苕被评为最佳蔬菜。红苕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具有防止亚健康、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抗糖尿病及健美和抗癌等作用。同时,红苕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并且对保护人体皮肤,延缓衰老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国外许多女性把红苕当作减肥和驻颜美容食品。这时我才明白,正是这种宣传,这种无比美好的作用,才使得以前果腹充饥的东西,变成现在的神奇保健食品。这样,红苕价比人参也就容易被理解了。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长安旧事]卖猪
- 下一篇:[长安旧事]老家的豆腐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