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黎明前的几个记忆碎片
解放那年我十一岁,已有了记忆能力。所以,解放前一些事情,在我稚嫩的脑海里,还留存着记忆的碎片,在悠悠六十多年的岁月里,还不时闪现。
1 精美的鸡骨头棍
当时的长安县政府在现在的大兆镇,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我就读于大兆小学。冬天下雪,去学校的路冰冻湿滑,母亲便特意挑出一根儿鸡骨头棍儿让我拄上,以防摔跤。我拿着它,顺利准时地到校上课。
下一节是班主任的语文课。老师进教室后,一眼就看到我桌子旁边放的鸡骨头棍儿。它也确实很打人眼:光滑耀眼,曲曲弯弯而又端直,全身布满可爱的鸡眼——大概因此叫它鸡骨头棍吧。这时他板着面孔,大声问道:“谁把棍子拿到教室里来了?”我胆怯地回答:“是我!”他没好气地说:“没收了!”不讲任何理由,便拿走了我的心爱的鸡骨头棍儿。
我当时想:老师下课或放学后一定会还我的,这时收了怕影响我听课。但是,出我的意料,不但下课没还我,放学后也没还我!我只好怏怏地回家,其中的原委也不敢告诉家人,只等老师开恩,以后能还我。也好给家人有个交代。
从我上学到现在,还没有受过这样的委屈,况且当时我也算是官家子弟(父亲在县政府里任职),不看僧面看佛面,老师怎么说也该把棍还我罢?等了一天又一天,还是没个结果。
鸡骨头棍儿终究没有还给我。当时给我留的印象是:当老师的也可以不讲道德!
后来好长时间我想:当时正处在改朝换代的非常时期,所有人心里都乱糟糟,说不准谁得势,谁认倒霉,横下心霸道一次,不管你是官家还是平头百姓,我不讲道理一次,谁管得着?
2 “国大代”选举掠影
大街上开来几辆大卡车,车上绿男红女,弄姿飞吻,喊着同样的口号,旁边洋鼓洋号,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街两旁观众如堵,不知什么事,大多只看热闹。有人听清了口号内容,窃窃私语道:“哦,这是选举‘国大代’拉票的!”。这样的场面连续了几天,但每天车上人喊的口号却不一样:今天喊“选×××!”;明天喊“给×××投一票!”,每天一个花样,每天换一批呐喊的人,煞是好看!
当时我只有八岁左右,只听大人们说“国大代”这个名词,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退休后有暇读到《剑桥中华民国史》,才知道是国民党准备实行宪政体制,要召开国民立宪大会,制定新宪法,还要选什么总统、副总统。“国大代”是“国民立宪大会代表”的简称。
这是在走过场,忽悠大众,还是要老百姓真正当家作主,后来的历史已经说得清清楚楚。上述这些热闹场面,便是不折不扣的贿选,是用来愚民,遮人耳目的。当时就有民谣传云:“一张选举票,一碗羊肉泡。”老百姓当然不管谁选上选不上,投一张票,就有羊肉泡吃,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听说蒋介石当选为总统,孙科败选,让李宗仁当了副总统。这是后话。
3 “儿童节”讲演
由于父亲工作不固定,我的小学阶段竟上了六个学校:本村私塾小学,户县牛东小学,西安第二实验小学,西安北郊南康村小学,长安县大兆小学和解放后的户县秦镇小学。所以,系统的知识学习根本谈不上,但阅历却比别的同学丰富——阅历也应该是知识罢。
解放前的“儿童节”是每年的四月四日,照例要举行庆祝、纪念之类的活动。这时候,我已从西安北郊的南康村小学转到长安县大兆小学就读。“儿童节”前,学校要出一名代表去县上参加讲演比赛,除了内容方面的要求外,还要用“国语”讲演(‘国语’即我们所谓的普通话),因为推广“国语”是“新生活运动”的一项内容,中、小学生也应该与时俱进,普及国语,公开讲演更要求讲“国语”,以为示范。(国民党败走台湾后仍普及“国语”)
不知老师怎么知道了我会讲“国语”(我在第二实验小学学过,当时老师们讲课都用“国语”),就指定我代表学校去县上参加讲演比赛。这对我来说是天大的难题,我从来没有在稠人广众面前露过脸,更不用说讲演了!我于是害怕,哭闹,千方百计表示不愿意接受这个任务。班主任老师反复劝慰,鼓励,甚至动用了家长,轮番给我做工作。一定要打着鸭子上架。最后,我只得勉为其难,很不情愿地答应下来。
讲演稿是班主任老师写好的,我只需要把它背熟就行。在老师面前试讲了几次,就准备参加比赛。讲的内容我现在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总之是这次讲演全用“国语”。
“儿童节”那天,是在县政府(现在长安大兆镇的大庙里)的戏台上比赛。人多人少,共有多少人参赛,我都不管。上台前,老师担心我害怕,告诉我要把台下的群众看成一片石头。我照办了,但还是非常胆怯,就硬着头皮一股脑背完讲稿了事。
出乎我的意料,这次讲演比赛,我竟然得了全县第一名!还有奖品:几本书和一部《王云五四角号码小字典》。
后来我想,得奖的原因可能是:一.我用了“国语”;二.父亲是县政府秘书(县政府第四把手),评委们特别关照。
4 “二 实”
“二实”,是西安市第二实验小学的简称。在解放前,她是西安市四所著名小学之一,其它三所分别是:西安市第一实验小学、西师附小、女师附小。当时,西安市凡有比赛活动,譬如歌咏比赛,讲演比赛等,这四所学校无疑都榜上有名。
我是九岁那年来西安的。父亲为我能就近上学(我家租住梆子市街二号郗家大院内),又因羡慕名校,就让我参加插班考试,考入了“二实”的四年级。我是从户县牛东小学二年级考试跳级到四年级的。
能在省城上名牌学校,妈妈喜不自胜,就用月白色的洋布赶制了一个新书包,还特意让爸爸写了“良友”两个字,细心地用白丝线绣在书包正面,送我上了新学校。
“二实”位于夏家什子北口的菜坑岸儿,从家里到学校要经过一条街,走一刻钟左右时间。有一天走在路上,有个大哥哥挡住我,问我叫什么名字,同时看到我的书包,说:“你叫张良友?李良友?”我这时有些怕又有些好笑,我笑他把我书包上的字,当成了我的名字。其实爸爸写这两个字的意思,是要我把书包当做我的好朋友。
解放前,在我所上的几所小学中,“二实”是最正规的一所。她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国语,二是一位体育老师。
史载,蒋介石一九三四年曾发起所谓的“新生活运动”,表面上倡导儒家的“礼、义、廉、耻”之类的道德风尚,实际上在推行他的法西斯独裁统治。“第一夫人”宋美龄也不干寂寞,到处讲话发演说,似乎中国一夜之间就变成一个文明国度。然而,我们抛开他们的政治目的不论,其副产品倒值得一提,其中就有在各级学校提倡“国语”一项。
我也是在“二实”上学期间,初次接触“国语”(即今之“普通话”)的.当时老师上课都讲国语,要求学生课堂答问、课下交谈、讲演朗诵等都要用国语。年龄小,学得快,不到一年时间,我讲国语已可以做到大致不错。
学讲国语曾给我带来过荣誉。后来到长安大兆小学,班主任老师让我代表学校参加“儿童节”讲演比赛,竟荣获第一名。就是后来上中文系学汉语拼音,测验中也成绩不错,因为读音标准。
后来看电视剧,总感到台湾演员的普通话比香港的标准。其原因也是因为国民党败走台湾后继续推行“国语”。
第二件事说起来有些羞于开口:我尿裤子了!
记得“二实”的操场在学校西边一个大坑里,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菜坑岸儿”。有一天上体育课,据说体育老师原来是个军官,反正是上课时非常严厉。他号令一出,同学们大气也不敢出!我刚从乡下到城里,在这样的老师面前,更是战战兢兢,不敢越雷池一步。有困难时向老师提要求更是不敢想象。
偏偏这时我排泄系统不争气,内急得厉害!按正常情况,我向老师举手告急,得批准后立即上厕所解决问题。然而我现在面对的却是一个凶神恶煞,出口气尚且不能,更别提举手告急了!情急之下,没有别的办法,解决内急要紧,就只有尿裤了!
好在事后无人知晓,我回家后也耻于告诉家人,只让这件事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罢。
5 自信没有错别字
地点:长安大兆小学五年级教室。
时间:一九四八年某月某日。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是班主任老师的语文课。老师要讲评作文,说到错别字的问题,老师从这次作文本中,找出不少错误的例子,然后给出正确答案。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更加佩服老师的知识渊博。讲完错别字后,老师挑战性地问同学:“你们谁敢说自己没有写过错别字?”大家面对这样的问题,都沉默了一会儿。我回想了一阵儿,突然举起手说:“我没有!”只见老师这时也出乎意料地笑了笑,然后无可奈何地说:“不会没有罢,你再仔细想想!”这时全班同学的眼光都聚集到我的身上,有的惊讶,有的钦佩,也有的鄙夷不屑,……这时我也窘态十足,不敢再说什么,但心里还是认为我就是没有写过错别字。
是自信,还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总之是我那么想,也那么做了。
6 老师读错了一个字
这个读错了音的字,让我跟着读错了好多年。
那是我在西安北郊南康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老师上语文课(当时老师既教算术,也教语文),课文中有“翱翔”一词,而老师却读成了“滑(huá)翔”!
好长时间,我也一直按这位老师的读法,把“翱翔”读成“滑(huá)翔”,小学这样读,初中这样读,到了高中还这样读!
高中语文老师是竇俊杰先生。有次给我们范读课文,读到这个词,读成“翱(áo)翔”。我有些诧异,以为竇老师读错了。原来先入为主的印象,促使我去翻字典。待查到这个词的注音时,才恍然大悟,顿觉“今是而昨非”,我把“翱翔”这个词错读了许多年!
大学毕业后,我也当了中学语文老师,这件事便成了时时提醒我的一种警觉:老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应力求准确;否则,闹笑话不说,还会影响学生一辈子。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游记]走近“豳风子孙”的心灵家园--彬县
- 下一篇:(散文)翠华山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