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山:长安桃花赏不足
年年都有春来到。
斯时的你倘身有余暇,不妨抽空到长安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舒活舒活筋络,清新清新耳目,和缓和缓情绪。或至少也得去看看点缀在山野田园那春意盎然的桃花;或循了古人的屐痕,以天赋向美之心,去寻觅桃花丛中那些情意绵绵的诗句。
我想,当你一旦驻足于长安郊野那风姿绰约而又落落大方的桃花面前时,你的脑海便会自然而然地推出一组款款移动的诗行:“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是的,这首几乎妇孺皆知的《题都城南庄》,不仅成就了一个情种崔护,也更撩拨了并将继续撩拨着千千万万颗多情善感之心。其实,长安城南那位清纯女子并没有远去,她依然伫立桃花掩映的柴门,手捧素碗恬然以待。只是,她掌中的那掬甘泠,以及那脉脉秋波是断不会轻易遗人的。我不知道,长安城南
崔护那次流芳千古的郊游,应该是桃花家族永远的无形资产了,然而,在另一位更具诗名的才子笔下,桃花与桃树却无辜充当了一回与其恬美温柔大不相谐的角色。
那是在一千多年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①之后,诗人刘禹锡被贬到连州(今广东连州)等地,一蛰就是十个秋冬。后在朝廷“牌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同僚好友向唐宪宗建议调他回京做官,这样,诗人才得以返回长安。不过,由于人处荒远已久,反而对京城的繁华与人际关系深感不适而时常郁闷不乐。于是,有朋友劝他去游访京都的一座名叫玄都观的道观。这座道观素以桃树著名,又时值桃花盛开的季节。到了道观,他看到桃花,便联想到人世沧桑,万物轮回,不由心潮澎湃,感叹万千,于是即兴挥毫,题了《游玄都观》:“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别后栽。”
刘诗本就驰名,这首新诗一出,便很快传到反对者那里。他们琢磨,此诗明写桃树,实则影射他们这批新贵,于是就向宪宗打小报告。这样,刘便再度遭贬。
十四年后,是宰相裴度设法将刘调回京城。诗人回到长安时正值暮春时节,此时,他很自然地想起了那个使他刻骨铭心的玄都观,以及观里的桃花,便故地重游。想不到历经十余个春秋的桃树,已是枝残叶衰,一派颓象。由此,他又联想到了那些曾经权倾一时的新贵们的相继倒台,而自己却依然故我,老来弥坚,于是欣然命笔,一首《游玄都观》的姊妹篇《再游玄都观》又跃然纸上:“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那些不甘寂寞的朝臣获知这首诗后,依旧如获至宝而在皇帝面前煽风点火。不久,这位不识时务的“刘郎”就又被请出了京城。
好一个率性文人,强项诗豪 ②!除了献上遥远的敬意,我还很想隔了历史,侧耳倾听灼灼而绽的桃花,看她们对诗人这种不计后果的“愚顽”行为作何样的评论。
长安,桃花依旧。
【注释】①二王八司马事件:即唐代“永贞革新”事件。那次革新失败后,其两个首领,王叔文和王伾被流放至死,八个重要人物则被贬为各州司马,故称“二王八司马事件”。 ②诗豪:刘禹锡有“诗豪”之称。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胡克正:碧绿满长安
- 下一篇:高亚平:(散文)地名志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