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休闲旅游业升级提速—长安区构建新型产业建设经济强区报道之四
让休闲旅游业升级提速
——长安区构建新型产业建设经济强区报道之四
翠华山入选世界地质公园、上王村荣膺省级农家乐明星村、五台民俗古镇建成开街……一个又一个的喜报不断向世人展示出长安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今年以来,长安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不断发展特色旅游,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使旅游业成为了区域经济腾飞的“助推器”。截至10月底,全区接待游客353.36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1554.2万元,创出了旅游业又一个丰收年。
城里小朋友在农家小院玩的很开心
长安南依秦岭终南山,北靠西安主城区,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围绕服务大西安的发展目标,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产业,不断满足日益增多的市民自驾、观光休闲等短线游的需求,成为了长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为此,近年来长安区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入手,紧紧围绕生态保护、旅游开发和农家乐经营等,充分挖掘区域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垂钓、农家观光、采摘体验等新型旅游产业,实现了市场与产业的共生效应,创出长安特有的旅游新品牌。
为了加快以农家乐为主的特色产业不断升级,长安区率先在全市制订了《西安市长安区农家乐产业化建设方案》,投入资金40多万元,聘请专家学者对长安的农家乐产业发展进行研究论证,科学合理地编制了《长安区乡村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前往全国农家乐的发源地成都进行考察学习,因地制宜地对全区农家乐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按照“一带三路,双核八片”的基本格局,积极引导扶持引镇街道大峪口村、太乙街道太乙村等发展农家乐经营,着力构建虹鳟农家、翠竹农家、古镇农家、山野农家等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营规范的特色农家乐产业体系。全力推介“庄园式”、“农家院落式”、“竹篱茅舍式”、“城堡式”、“窑洞式”五种特色农家乐服务模式,将长安沿山地区打造成全市最具活力的农家乐聚集区。为了规范全区农家乐经营行为,提高农家乐服务管理水平,长安区农业、旅游、劳动等部门通力协作,对农家乐经营户进行烹饪技术、接待礼仪、服务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全区630名从业者拿到了行业资格证,成为了农家乐经营的行家里手。同时,还不断完善农家乐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山公路沿线的上王村、祥峪沟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进行了提标改造,投入资金831万元,对上王、祥峪、杏元等农家乐村的建筑立面进行改造,完善了水、电、路等硬件设施。
如今,游秦岭山水、品长安农家,已成为广大市民休闲旅游的新选择。农家乐旅游的火爆带来了群众的致富增收,仅上王村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就从过去的几百元,迅速增长到现在的5万多元,全村128户农家乐经营户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
在加快农家乐产业发展的同时,长安区还将旅游业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依托发展都市新型农业的基础,重点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建立起一批产业型、服务型、生态型农业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加快都市观光农业建设,大力培育新型旅游产业,逐步形成了以王莽鲜桃、大兆西瓜、栾镇葡萄和马王草莓等为主的区域观光农业发展新格局。曾经荣获“全国平原绿化百佳乡”的王莽乡地处秦岭北麓,当地群众有多年种植鲜桃、莲藕的习惯,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中,不断加大投入资金,建起了总面积1.3万亩的大型无公害鲜桃基地和清水莲藕基地,成功开发了“桃花源”、“荷塘月色”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新亮点。每到桃花盛开、嫩荷摇曳、硕果满枝的时节,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而至,嬉戏桃花间,泛舟碧水上,呈现出一派“终南山下桃花源,荷塘月色轻采莲”的盛景。独具特色的生态观光项目,促进了旅游产业的不断兴旺,实现了群众的有效增收。据统计,全区围绕生态旅游所开发的各项产业,每年可为农民增收近亿元。(记者 范惠萍 通讯员 王润年 杨丹)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