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长安宗教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本月排行TOP10

    • 长安区中招与城六区并轨?趋…
    • 理性看待“长安中考并轨”传…
    • 社区帮找回遗失物品 八旬老人…
    • 政协长安区文化艺术界委员工…
    • 双节氛围渐浓 社区活动传递节…
    • 普法宣传进社区 让法律服务与…
    • 西安市全国道德模范事迹宣讲…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旅游>> 长安古迹>>正文内容

    法相宗圣地一兴教寺

    作者:林定忠 郭海文 来源:《长安古迹》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5日 点击数:

     

     

    兴教寺距西安市约20公里,位于长安区樊川的少陵原畔,196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这里南望终南山,万峰耸立,山色如黛;西眺神禾原,沃野平畴,起伏如画;俯视樊川,阡陌纵横,滴河如带,秀木苍翠。兴教寺是唐代高僧玄奘法师与弟子窥基、圆测的安葬地,是闻名全国的佛教寺院,建国后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慈恩殿,还有最具历史价值的玄奘法师及其弟子窥基、圆测的灵塔。

    兴教寺建成后,千百年来几经沧桑。唐代时,樊川寺院密集,兴教寺与法幢、兴国、华严、牛头、观音、禅经、洪福寺并称"樊川八大寺",兴教寺位列八寺之首。宋朝对,兴教寺虽经战乱,但仍"殿宇法制,精密庄严"。明清时寺院历经荒乱,几度兴废。到清同治韧年,寺内殿堂均为战火所毁,惟三座灵塔幸存,绝妙地象征着玄奘法师不屈不挠之精神。

    现在的寺院建筑是近代重建的。据樊耀亭著《长安兴教寺》载,民国九年(1920)前后,妙法住持兴教寺,打官司要回兴教寺地至民国十一年(1922)盖法堂木料基本备齐。此时妙阔来兴教寺住持,妙法离寺,妙阔住持修建起五楹法堂。法堂建起不久,妙法复回寺住持,妙阔离寺,在妙法住持下,建起法堂前东西十楹廊房。此事在康寄遥所写《陕西佛寺记略》中说得很清楚:"妙阔法师募修大殿五楹,寺僧自理修东西寮房十楹"。大殿即指今法堂,寮房指东西廊房,自理是妙法法号。民国二十年(1931)秋朱子桥修葺兴教寺,这次主要修复玄奘、窥基、圆测三塔及钟鼓二楼,共用银1800圆《重修长安樊川兴教寺碑记》《重修兴教塔寺记》均有记载。此后朱子桥、杨虎城还捐资外建山门添僧寮、塔亭各三楹等。

    民国二十三年(1934)甲戍一月立石的《重修慈恩塔院记》与民国三十三年十一月立石的《护国长安兴教寺建修大殿、经楼、山亭及为寺购地等捐资碑》今藏兴教寺,详细记载了兴教寺一次最大规模的修复,这次耗银127006圆,当时寺住持为妙阔,由程潜发起,蒋介石、程潜等几乎所有国民党要员都参于其中。国民党这次重修兴教寺主要出自当局的一种政治目的,即西安建为陪都之需要。这次主要修的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山亭等。今立于兴教寺大雄宝殿东侧的由程潜撰文的《重修护国兴教寺碑》亦记载了这件事。l949年后,政府曾多次拨款修寺院。l982年,在常明法师主持下,兴教寺又经修缮,形貌为之一新,成为国内外游人香客参观访问、进香朝拜的圣地。这也就基本形成了兴教寺现在之形制。

    现在的寺院青瓦红墙,古木森森,傍原依川,气势庄严。寺院由正院、东跨院、西跨院组成。正院由正门、钟鼓楼、大殿、法堂和禅堂组成,寺院坐南朝北形成中轴线。砖石砌成的山门呈楼阁形式,山门门额上有金字正书"护国兴教寺",左右护壁上分别书有"法相"和"庄严"字样。楼脊两角雕有龙头、凤首,栩栩如生。山门开了三个门洞。门内东西两侧有四角攒顶。钟楼和鼓楼夹道相对。拾级而上则是重檐叠柱、雕梁画栋气势雄伟的大雄宝殿,殿门上悬有康有为题写的"兴教寺"匾额。殿内供奉着元代铸造的千佛绕毗卢铜像,高两米多,重2700余斤。殿后法堂中供奉新塑释迦牟尼佛像,殿壁镶有《金刚经》刻石,石刻字迹刚劲,为书法珍品。法堂正中立柱上有瓦楞楹联,"法海仰奘公,西土亦称大遍觉;宗学宏唯识,此地堪比那烂陀。"佛像下是千佛铜座,高约一米。堂壁上则悬有十八罗汉拓版像。这些都是珍贵文物。前后殿宇与东西两排僧舍,组成封闭的四合院,院内广植松竹花卉,益显雅静清幽。

    正殿两侧为东西跨院,东跨院为藏经院,西跨院为慈恩塔院。东跨院内主要建筑为藏经楼,五楹两层,其内收藏着明清刻印的佛经和近代影印的经典达万卷之多,包括《藏经》、《续藏经》、《大藏经》等经书,还珍藏有多片秘不示人的巴利文《贝叶经》,还有缅甸赠送的白玉弥勒佛,造型优美,光洁细腻,由于形制大且为整玉雕成,实为稀世之珍宝。龛台前门,香港典居士赠送的幢、帐、幔,从屋顶垂吊下来,黄白相间,熠熠发光。

    西跨院则为三灵塔所在地。三灵塔巍然耸立于院内古柏和竹林之间空地上,中间最高的一座是玄奘塔,左右两座是其高徒窥基、圆测灵塔。三灵塔呈品字形耸立。灵塔北面有一座构筑精巧的"慈恩殿",共三间,亦称塔亭,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气遍觉堂"匾额悬挂在正门上方。殿内有玄奘及弟子窥基、圆测石刻影像,这三座石碑为l930年和1934年间刻制。玄奘和窥基法师的画像是依照日本东京收藏的我国唐代宫中所供的玄奘及窥基画像印制而成的刻石,修葺圆测灵塔时在塔下觅得圆测塑像一尊,再依之作画刻石。在修整窥基灵塔时亦曾发现一尊窥基塑像,经比较后与画像吻合。由此可证依圆测塑像来刻制其画像还是有历史根据的。三座像旁都有赞词,壁间刻有玄奘负笈图、玄奘行程图和玄奘传记条幅、像赞等物。玄奘负笈图线条生动,笔法传神。画面上玄奘粗衣短褐,赤足芒鞋,手执雨伞,身负满载佛经的行笈,行笈上挂有一盏明灯。整幅图体现出玄奘法师不畏险阻,风雨兼程,仆仆风尘于取经途中的感人形象,使人对这位跋涉万里历尽艰辛的文化使者肃然起敬。这幅玄奘负笈图系宋代无名氏所绘的摹本,原画收藏在日本东京博物馆。玄奘法师这一形象不只在中国,而且在印度也十分有名,已成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的代表。

    玄奘灵塔高23米,建于唐总章二年(669),是我国现存最古的一座枋木结构楼阁式砖塔。塔身为青砖砌成,为四角锥体,共五级,侧面各级平面呈正方形,底层边长为五米,塔面为枋木结构,用砖砌成扁柱、栏额及斗拱。塔檐叠涩砌出,檐下均饰两层菱角牙子。二层以上塔心实砌,不能登临。塔底层南面有拱形券洞。龛内供奉有玄奘法师的泥塑像。塔底层北面壁上镶嵌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9)刻的《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碑文详细叙述了玄奘法师出生、出家、受戒、取经和译经的生平事迹,由文宗时屯田郎中侍御史刘轲撰文,僧建初书册。玄奘灵塔因唐中宗谥玄奘"大遍觉",故又称大遍觉塔。这座古塔造型庄重稳固,装饰简洁明快,在我国建筑史上久负盛名。

    玄奘的遗骨安葬在兴教寺,顶骨却分葬多处。唐时玄奘弟子窥基应尉迟敬德儿子宝林的请求,在玄奘迁葬兴教寺时,把顶骨送往尉迟宝林所在的户县紫阁寺供奉,后经多次转迎遂至失没。l943年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在南京中华多山丘上修筑神社时,意外地掘出装有玄奘顶骨的石函。据石函铭文称,这份顶骨是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僧人可政从户县紫阁寺迎归,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埋葬于金陵长干寺并建三藏塔,明清时曾迁葬三藏塔,后毁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太平军与清军间的战火。

    现在玄奘法师七份顶骨分藏于七地,国内有五份,分别供奉在南京灵台寺、北京法塬寺、广州六榕寺、成都大慈寺和天津佛教协会。国外有两份,一份藏于日本琦玉县慈云寺;另一份l957年由我国政府赠给印度,在玄奘法师当年求学讲经的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的废墟上,重建了宏伟的庙宇和玄奘纪念堂,玄奘法师的这份顶骨就置于一精致的金塔之中。

    玄奘(602~664),尊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学者,著名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姓陈,名棉,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缑氏镇附近)人。玄奘幼年家贫,自幼学佛。13岁时在洛阳净土寺出家,21岁受戒于成都空慧寺。唐贞观元年(627)来到长安,跟从名僧研究佛教经典。他天资聪明,很快誉满长安。当时佛教宗派纷杂,汉文佛经的译本拙劣晦涩。他在深究经典义理之时,发现许多隐蔽难明之处。为了探求佛经奥义,释疑解难,他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今印度)去探索研究,寻求真经。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西去印度取经,历时17年,备尝艰辛,于贞观十九年(645)携带经典返回。回国后,又以全部精力亲自组织人力译经。据史书记载,玄奘西行印度求法,带回大小乘梵文经律论共657部,回国20年间,翻译出75部、1335卷。玄奘依据游历见闻所著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中亚、印度、巴基斯坦的古代历史、地理的详细情况,今天仍是研究这些国家古代史的重要文献,受到中外学者的极大重视。据说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取经回国时,长安城迎接的人很多,太宗李世民还在朱雀大街亲自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玄奘归国后长期主持译经,积劳成疾,于高宗麟德元年(664)二月逝世于宜君县(今铜川市)玉华宫。

    消息传到京城长安,朝野为之悲泣,唐高宗悲叹:"朕失国宝矣。"玄奘遗骨初葬于长安城东白鹿原上。白鹿原地势高亢,高宗每登上大明宫含元殿时便会触目伤情,时动悲思,遂于总章二年(669)下诏将玄奘遗骨移葬于少陵原今址。先建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后唐肃宗李亨(一说为睿宗李旦)在前往瞻礼时题寺额"兴教"二字。从此,寺院以兴教为名,历千余年而未改。因玄奘是佛教法相宗的创始人,故而兴教寺也被认为是法相宗的祖庭。

    窥基灵塔建于唐高宗永淳元年(682)。窥基灵塔与玄奘灵塔形制略同,只不过较小而已。。其高约七米,底层边长两米,每层叠涩檐下只饰一层菱角牙子,塔下也有石刻塔铭和塑像,有砖砌"基师塔"匾额。窥基(632~682),俗姓尉迟,字洪道,唐开国大将军尉迟敬德的侄子,17岁出家,是玄奘嫡传大弟子,出家先住弘福寺,后移住大慈恩寺。初时玄奘遇见未出家的窥基,见其聪慧过人,决意收为弟子。窥基提出"若让我娶妻,不忌荤血,我才答应。"玄奘爱其才,欣然应允。窥基出身名门,行为落拓不羁,每次出f-In有三车相随,前车载经论箱笑,中间一车自乘坐,后车载家妓、什从与食物,所以人称"三车和尚"。窥基聪敏博学,从玄奘参与翻译经籍,深受器重,担任"笔受",后与神叻、嘉尚、普光号称"奘门四哲"。玄奘法师圆寂后,他专事著述,阐发唯识宗精义,主要著作有《成唯识论述记》20卷,《瑜珈师地论略纂》16卷43种,现存31种,可谓著述丰富,被称为"百部疏主",与其师同为法相宗创始人。

    圆测塔是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圆测遗骨迁葬到兴教寺时完全依照窥基灵塔建成的,故形制大小与之相同。圆测与窥基同为玄奘嫡传弟子。圆测(613--696)是唐时新罗(朝鲜)僧人,幼年出家,l5岁到中国学法。玄奘从印度归国后从学于玄奘,通梵语、藏语等6种语言,助玄奘译经。玄奘圆寂后,他受朝廷派遣,到洛阳大内(宫廷)助译。也曾住在西明寺,著述弘扬唯识宗教义。公元696年去世后,葬于河南洛阳龙门香山寺,后其弟子迁葬至终南山丰德寺东岭。宋时从丰德寺迁葬部分遗骨于玄奘塔侧。

    现在兴教寺已成为中日民间友好往来的一个重要场所,特别是在佛教界更是如此。现在寺院东院藏经楼后尚存有一为纪念中日友好而由日本友人捐资修建的龟驮巨碑。碑周围有几十株日本友人栽植的樱花树。另外慈恩塔院内栽有珍稀树种水杉。1953年,周恩来总理曾陪同印度总理尼赫鲁来兴教寺瞻仰玄奘灵塔。l954年至l956年,先后有缅甸总理吴努及尼泊尔文化部长乾达来瞻仰玄奘灵塔。今天,兴教寺已成为促进我国与东亚各国特别是日本友好往来的一个重要桥梁。(林定忠 郭海文撰写)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常宁宫•休闲度假•好地方
    • 下一篇:华严祖庭一华严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