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苗:割稻子
长江以南水稻区,农民一般在“秋分”前后割稻子,俗称秋收。接下来,要赶在冬至前赶紧种麦子、栽菜麻,冬天的时候才能安生。
我是农民。在具体的农活上,还算合格,但是,在与农事密切相关的农谚、节气方面,几乎大脑空白。
印象最深的,就是秋分前后水稻的收割。前些年,父亲在工厂,我们兄妹上学,家里只有母亲一个劳力。我家一般要到
家里没有拌桶。趁星期天,父亲和我们都要回来,和别人家换工:先给你家割稻子、打拌桶、捆稻草、扛麻袋装车,然后再是我家。
一般换工,也是找双方实力相当或亲戚关系,人手多的人家绝对不会找人手少的人家帮忙,嫌划不来。在谁家帮忙,谁家管饭。做饭也很重要,饭菜差了,就会落闲话,第二年就不好换工。父亲会买些地瓜什么的,拿到地头,让大家吃;母亲做不来啥饭,动作也慢,基本是换面皮,经常招来父亲的骂。好在我家地块小,6分田,四个小时也就完了。
一般打三把稻草,需要一捆,捆草动作慢了,另一方就要等你,这样导致窝工。我最害怕的是捆稻草,动作慢,且捆扎不够结实,有时候来不及,就撂成一捆一捆的,回头自己慢慢捆或者搬父亲母亲当救兵。
拌桶装满了,需要把稻谷装进麻袋,再拉回家晾晒。一麻袋一般120斤左右,力气活。
分田到户各顾各,人手少的户家,农忙时候,找人帮忙越来越困难。父亲节衣缩食,花三四百块,从汉中买回来一台小型打谷机。两个人脚踩踏板,布满铁钉的轮子转动起来,稻草随着钉子轮番的碰撞撕扯,谷穗就掉下来。踩轮子也是需要技巧的,等它起来,你再借力踩下去,不能使蛮力一直踩着不放,要不然机器就停止了。拌桶是结实木头做的,二三百斤,必须得两三个人以上才能挪动;打谷机,轮子有个五六十斤,谷仓是铁皮的,不重,一个人就可以拾掇。
有了省力气的机器,不愁没有人来帮忙。好多人帮着我家收割完,然后把打谷机拉到他家田里,等这一圈下来,打谷机走了二三十户人家。
父亲对钱看得淡,似乎从来没有提过收费使用的事情,门里门上的,抹不下面子。只有等坏的那一天,机器才能停歇下来吧。
16年过去了,老家的打谷机,还能用吗?
稻谷归仓,翻地种麦。“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当然,这都是在正常的天气情况下。如果收割时下雨,种麦时下雨,那就惨了,再像我家没有劳力,等种上麦子,都已经“霜降”时节,可人家麦苗都出来了。村里的能人就经常笑话我父亲,不会种庄稼。
写于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