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游春的文化风情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唐人游春的文化风情
□董长君
踏青男女两情相悦即互赠芍药。王弘力 作
踏青风俗由来已久,到了唐代则更加盛行。
如今,春回天地,万物复甦。忙碌之余,人们去游春、赏花,拥抱自然。其实,游春赏花,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是京城长安的一大盛事。
唐代长安是一座花园之城
唐代长安是一座花园之城。城北有规模宏大的皇家禁苑,凿池叠山,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奇花异树;城东的灞浐一带有许多皇室园林,是皇家贵族奢侈豪华的游览区;城南曲江的樊川,也是园林胜地。而长安城内,垂柳依依,古槐行行。从宰相等大官僚的私邸到皇宫门口的主要大街上都铺有沙土,以减少灰尘飞扬和雨天泥泞。樊川的桃花,曲江的芙蓉,杏园的杏花,寺院的牡丹,更把长安城装扮得秀丽多彩。当时,风靡牡丹种植,每值暮春时节,牡丹竞艳,游人如织。诗人白居易曾经写道:“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长安的春天非常绚丽,游春赏花乃是倾城之盛举。唐朝诗人王建为此写道:“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桃花红粉碎,柳絮白云狂。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在游春赏花时节,文人题诗咏赞,皇族贵戚炫耀豪华,呈现出一派盛世色彩。
文人百姓游春之乐
每年三月三日“上巳节”是唐长安人士游春的季节。游春之人常采摘鲜花插在头上或身上,杜牧有诗云:“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人们踏青于曲江池,于是这里“长堤十里转香车,两岸烟花锦不如”。曲江池,以它美丽的景色,使四方游人陶醉。岸上垂柳婀娜,池中彩船戏逐。髻饰花朵、身着艳装的妇女,也漫步嬉戏于池畔,形成了“
唐曲江池西有一座杏园,诗人姚合有《杏园》诗曰:“江头数顷杏花开,车马争先尽此来。欲待无人连夜看,黄昏树树满尘埃。”可见,当时杏园内数顷杏花盛开,是长安一大奇景,引得无数人前来观赏。
唐长安牡丹种植之风盛行。据载,当时兴善寺内种有很多牡丹,其中有一丛,一次花开1200多朵,成为长安一大奇观;长安城东罔极寺内有一棵牡丹一次花开2100朵,长安游赏人士络驿不绝;慈恩寺内元果院和太真院也种有牡丹,据说元果院的牡丹比一般牡丹早开半个月,而太真院的牡丹比别处的晚开半个月,所以每当暮春时节,长安人士竞赴慈恩寺看牡丹。
唐时樊川是一条美丽的川道,位于西安城南
皇宫贵族游春之奢华
“上巳节”这一天,皇帝照例要带着后妃在曲江池大设宴会,赐宴公卿百官。据载,春时,唐玄宗要在宫中举行盛大宴会,嫔妃们在头上插上艳丽的花朵,他则亲自捉来粉蝶放飞。还有,天宝初年的春天,沉香亭畔牡丹花五彩嫔纷,玄宗和杨贵妃前去观赏。诗人李白奉旨醉写了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清平调》三章;唐穆宗时,宫中百花盛开后,要在栏槛上搭起双层帐棚以保护花朵,并且专门设置“惜春御史”掌管此事。当时把这种活动称作“括香”;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内苑中桃花盛开后,唐玄宗每天都要和杨贵妃在花下饮宴,观赏桃花、饮酒、作诗;又据记载,唐中宗时代,一年春日,在西苑桃花园举行赏花宴会,宴会上管弦和鸣、丝管声声,唐中宗命李峤等人写了《桃花行》一组诗,赞叹桃花“岁去无言忽憔悴,时来含笑吐氛氲”(李峤)、“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苏廷)、“红萼竞妍春苑曙,粉茸新吐御宴开”(赵彦昭)。第二天,中宗又令宫中乐师将这组《桃花行》配乐演奏。
唐人游春有皇家奢华浪漫的风情,有文人抒春的歌咏,也有普通百姓淳朴、开放的欢娱。透过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我们看到了唐人对生活美和自然美的礼赞。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