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人轩:那份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
每每轻轻地读起余光中的《乡愁》,作为一名漂在广州的外乡人,每天的生活象陀螺一样转个不停,长年奔波在高速公路钢筋砼的工地,《乡愁》又把我带回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此时想起故乡,我不禁思绪万千,去年国庆期间,也正是故乡秋收农忙的时节,那时的故乡也定是一番沸腾的景象,一望无垠的水稻田里,同龄人定是挥镰抢收,汗洒如雨。年迈的父母也许在劳作的田间,可是我在千里之外的广州,身也由不得己了,人已陷入江湖,把自己奉献给了东新高速这片热土。家庭、事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重叠在肩,再也潇洒不起来了,倒是越来越怀念在故乡曾经的美好时光。
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我,老家在陕西农村,每年的国庆假期,刚好是农村最迷人的时节。现在想起来是那样的千山景秀,万木葱茏,繁花似锦,瓜果飘香,田园如画。山上、树林里那些数不尽数、味道各异的野味在频频向人招手;山下、田间地头、果园里,沉甸甸的瓜果总是和人不期而遇,火红的柿子像灯笼一样在红叶中摇曳,金灿灿的稻穗一望无垠……;小河里、池塘边,只要一出家门,无处不藏着乐趣,无论走到哪里,花上半天时间,都可以满载而归。嫩黄的玉米棒,田间地头随手摘来的野菜,活蹦乱跳的蚂蚱……,都会令人兴奋不已,农村的一切都满载着美好而永恒的记忆。
当然,这些令人神往的事情属于那些“不务正业”的农村孩子的乐趣,我们在一起进行各种比赛,做作业比赛、玻璃球进洞、纸三角、风筝、捉鱼比赛,看了《少林寺》以后,我们也依照进行比武大赛。但是我出生于书香门第,主要任务是读书,当然白天也免不了和父辈们一样劳作于田间地头。晚上爬在坑头(北方农村基本上都有土坑),借着昏黄的油灯读着小学的课文,有时不小心,头发或眉毛就被油灯的焰火燎掉一大片,最后鼻子脸被油烟熏得黑乎乎的,看着父辈们笑吟吟的延伸,分明充满着对我无限的期待,我暗暗地告诫自己,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并且还要读出个名堂,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当一名英勇的解放军,到台湾去解决自己的兄弟同胞。因为他们正在受着资产阶级的压迫,过着贫穷的生活,后来才知道,人家那时的生活要比我们大陆好得多。
在我们陕西农村,生活的艰难,沉重的咏叹调……。父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过着,他们亲身的经历总结了一条教训:“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而且在那个贫穷的年代,父辈们坚信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被看作家族中读书最认真,最有前途的,所以自然也成为他们打造的对象,也因此我被全家人当宝贝一样侍候着,只要我手上拿着书,他们打心眼里高兴。
初中、高中我先后疯狂地爱读琼瑶的书,为里面主人公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大喜大愁,使我也迷恋于对武功的神往,但最最使我收益最大的一本书是
最后,我通过个人不懈地努力。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农村,也远离了家乡那片曾生我养我的热土,也远离了家乡的亲人以及“混混军”的兄弟伙。后来每每听到父辈中的老人一个个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却禁不住眼睛湿润了,勾起我对他们无限的思念。
一份乡愁,一弯明月,我在这头,家乡在那头。突然间,我想回家作一名现代农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风凝雪望飞鸿—云中飞鸿(吕虎平)印象
- 下一篇:种德仁:漫话终南山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