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 网站首页
  • 魅力长安
  • 长安人物
  • 映像长安
  • 长安旅游
  • 农家乐园
  • 长安教育
  • 本站动态
  • 长安开发
  • 长安文苑
  • 长安艺苑
  • 长安民俗
    • 话说长安
    • 生态长安
    • 科教长安
    • 文化长安
    • 历史名人
    • 文化人物
    • 政坛之星
    • 科教精英
    • 影视歌戏
    • 传媒新锐
    • 业界骄子
    • 根在长安
    • 秀美风光
    • 历史人文
    • 景象万千
    • 长安旧照
    • 旅游动态
    • 长安风景
    • 长安古迹
    • 乐在农家
    • 长安特产
    • 农家报道
    • 开心农场
    • 名店推荐
    • 农家人物
    • 特色美食
    • 农家特产
    • 院校动态
    • 重点大学
    • 民办高校
    • 职业教育
    • 中小教育
    • 幼儿教育
    • 编委成员
    • 顾问理事
    • 网站简介
    • 专题活动
    • 城市新貌
    • 乡村建设
    • 企业风采
    • 居家长安
    • 长安印社
    • 百姓热贴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 长安书坛
    • 长安画坛
    • 摄影天地
    • 艺术收藏
    • 筹建中...
    • 民俗文化
    • 七夕专题
    • 社火专题
    • 民间工艺
    • 何家营鼓乐

    栏目导航

    • 文友天地
    • 名家赏析
    • 三民说事
    • 凤栖杂集
    • 辛亥革命与长安
    • 何琼专题
    • 董颖夫《平民记忆》专集

    本月排行TOP10

    • 春日汉服秀定格古韵浪漫

    最新推荐

    • 西安市长安区区长张军
    • 中共西安市长安区委书记吕强
    •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
    • 宁夏音乐家协会会员刘耀光
    • 长安人网站创办十周年大型征…
    • (散文)潏河,我的母亲河
    • 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东峰
    •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
    • 深圳出任金融办主任何晓军
    • 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副…

    网站统计

    查阅网站在线详情 >>
    您现在的位置:长安人>> 长安文苑>> 文友天地>> 薛志毅>>正文内容

    薛志毅:情樊川

    作者:薛志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20日 点击数:

    樊川出诗,诗在樊川,这是研究长安人的共识。翻开中国古诗的颠峰——全唐诗,你会常常看到樊川二字在闪光;翻开中国词学的宝典——宋词也可看到樊川吹来的阵阵仙风。樊川的历史是诗的冷艳、词的瑰丽,一起融入中国文化的方阵。

    出古长安(西安)永宁门,南去九公里就是樊川的西大门—韦曲。据宋《长安咸宁志》载:“东自南山西至韦曲即樊川也。”汉宣帝的杜陵原、晋谷结双穗的神禾原为南北两堤;秦之人工河---潏河置中映带,杜曲韦曲散布两端。几万倾稻田与河而兴,春之红桃白梨、夏之荷艳稻绿、秋之谷黄枫红、冬之雪飞原丽,乃四时之美,明末冯梦龙著的《醒世恒言》中曾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说。

    驱车韦曲,就可看到诗圣杜甫的古居—杜公祠。公元754年杜甫举家迁此,他本人从此号称“杜陵叟”、“杜陵野老”、“杜少陵”等等别号。就是以樊川北面的杜陵原(也称少陵原)为号的,他的祖籍是晋代杜陵的杜预杜武库;在唐代城南韦杜,为杜佑。也是他的本家。这些都是他号称杜陵的注解。杜甫在樊川十余年,写下了他一生一半的诗,“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三月三日天地新,曲江水边多丽人”,在这里他也写下了<<三吏三别>>“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

    从杜公祠东去三公里的朱坡,就是盛唐宰相的杜佑别墅。杜佑是诗人杜牧的祖父,著有〈〈通典〉〉一书。而被史学家誉为的小杜——杜牧,、从小在这里长大,写了大量的诗词。他的成名作——〈〈阿房宫赋〉〉就在这里写成。同时他也写下了。许多歌颂故乡的诗:“遨侣以官解,泛然成独游。川光初媚日,山色正衿秋。野竹疏还密,岩泉咽复流。”“秋草樊川路,斜阳复盎门。猎逢韩嫣骑,树识馆陶园,带血经荷沼,盘烟下竹村。如今归不得,自戴望天门。”“下杜乡圆古,泉声绕舍啼”。在诗人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山水的深情,他一生虽然走遍了大江南北,但最后他的诗集还称为〈〈樊川集〉〉。、

    在杜佑别墅的朱坡有中外闻名的华严寺,它是佛教华严宗的祖庭。现在华严初祖杜顺师塔和四祖清凉国师塔还耸立少陵原畔。现人有诗云:“千载塔峥嵘,华严播东风。贝叶传今古,经哲贯西东。”

    从朱坡南行到杜曲,这里更有一道名胜——桃西堡,即唐崔护讨水遇村姑的遗址。当年搏陵才子崔护在这里遇村姑,写下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相映桃花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个故事从那时起,就变成了全中国人的传奇。被搬上了舞台,编成电影、戏曲、电视剧久演不衰。

    樊川的南畔,在太乙宫下。从此上山就是人称终南锦绣、古城之花的〈〈翠华山〉〉,〈〈终南山〉〉。白居易有诗云:“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这是在终南山的“观音台”上看当时的长安的盛景。

    樊川的韦杜,韦为唐中宗的韦后家族居住地;杜为杜佑家族的居住地。一家为皇后家;一家为宰相家,。韩愈有诗云:“昔者谁能比,今来事不同。寥寥青草曲。散漫白榆风。”而钱起在朱坡却说:“数亩园林好,人知贤相家。结茅书阁俭,带水槿篱斜,古树生春藓,新荷卷落花。”这也是在韦后弄权已败,杜家如日中升时写的。

    在宋代贤相寇准、诗人苏舜钦也多次来樊川访古巡游,写下不少诗句。寇准在华严寺写道:“寺对南山积翠浓,水村鸥鹭下遥空。层楼望见樊川景,恨不凭栏烟雨中”。苏舜钦有提樊川李老官庄一首云:“杜曲东村风物幽,我来系马独淹留。门前翠影山无数,竹下寒声水乱流。”

    在韦曲南畔杜公词旁有杨虎城将军墓、小萝卜头墓一座,是千古功臣。也是如今的爱国教育基地。今人有诗云:“兵谏亭前辩是非,置身度外为国危。杀身成仁秦有将,樊川同秀万古垂。”

    现在樊川被长安区规划为宗教旅游区,将重现终南万座玉栏杆和樊川八大寺院的胜景,同时西安大学城也在樊川建成,古代的文化与现代的科学相映,在相互启发相映生辉。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正在这诗铺成的樊川路上写下新时代的诗歌,在诗中迈向小康……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小 大】【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 上一篇:薛志毅:林场重逢(小说)
    • 下一篇:薛志毅:相会潏水湾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友情链接 | 版权声明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06-2022 陕西.西安.长安 长安人的网络精神家园. 备案序号:陕ICP备06013096号 All rights